第三十六章 打胎之法 - 江山许你 - 白芥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江山许你 >

第三十六章 打胎之法

甘霖宫,皇帝寝殿。

高安跪在床边,仔细地帮紧闭着眼睛的祝云u擦拭额头上的冷汗,方太医一针一针地在他肚子上施针,小心翼翼,不敢有丝毫差错。

半个时辰后,老太医再次探了探祝云u的脉象,终于松了一口气,低声与伫立在一旁紧拧着眉面色凝重的梁祯禀报:“陛下的脉象已经平稳下来,腹中胎儿应是无虞了。”

“陛下如何?”

“卧榻歇息,不要再动了胎气,下官再开些药,休养一段时日便能无事。”

梁祯望了一眼床上冷汗淋漓,像从水里捞出来一般的祝云u,点了点头,沉声吩咐:“你先下去吧。”

老太医退了出去,梁祯走上前去,接过了高安手中的帕子,想要亲自动手帮祝云u擦汗,祝云u侧过头避开,梁祯刚刚抬起的手顿了一下,收了回来:“……陛下再生气,也别拿腹中的孩子发泄,您打他,遭罪的还是您自己,最后躺在这里痛苦不堪的也是您自己。”

祝云u闭着眼睛沉默不言,梁祯轻声一叹,又道:“您不想看到臣,臣这些日子不来了便是,但是您得好生歇息,太医让您卧榻,您即便是与臣过不去,也别与您自个过不去,这个孩子连着您的骨和血,他的命便是您的命,陛下请务必保重自己。”

见祝云u依旧不肯出声,安静片刻,梁祯只得道:“……臣先退下了,陛下好生歇着吧。”

梁祯去了偏殿,方太医正在开药方,见着他进来便停了笔站了起来,梁祯摆了摆手:“坐下继续写。”

待到太医把药方开完,梁祯才问他:“你方才未有仔细说,孩子到底怎么样了?会不会有暗疾?”

方太医斟酌着小心翼翼地道:“现在还看不出来,得等到孩子出生以后,好在现下陛下的脉象已经平稳了,只要之后再无剧烈腹痛,理应不会有太大问题的,只是同样的事情,再不可经历第二次了,若是这个孩子……没了,陛下也会有性命之忧。”

见梁祯的眉头紧锁着,方太医跪了下去恳求他:“还请王爷多体谅陛下,千万莫要再刺激他了……”

梁祯闭了闭眼睛:“本王知道了。”

寝殿之内,高安端着刚刚熬好的药,一勺一勺喂进祝云u的嘴里,祝云u皱着眉抬手一挥,高安手上不稳,药碗翻倒在地,一片狼藉。

“陛下……”

“叫人来打扫收拾了吧。”祝云u哑着嗓子吩咐。

高安红着眼睛跪到地上,苦劝道:“陛下,无论如何,这药您都得喝啊,为了您自个的圣体……”

祝云u扯开嘴角苦笑:“有什么好喝的,没了朕,倒也合了许多人的心意。”

“陛下您千万别这么说,您是天子,就算是为了这天下江山,您也要保重圣体……”

“这天下江山,有没有朕又有何异?”祝云u微微摇头,“朕不过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罢了。”

高安哭着爬到祝云u跟前,用力磕了几个头:“陛下,奴婢求您了,您好歹……好歹想想国公爷吧,您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他要怎么办?您不是想见他吗,您就传旨也好,给他写家书也好,请来他京里,或许您见了他就能高兴了呢?”

提到祝云Z,祝云u面上的神色终于柔和了一些:“兄长……朕如今这副模样,不敢让他见到……”

“国公爷见到您这样,不定会怎么心疼您,您何苦一个人强撑着啊!”

祝云u还是摇头:“不行,这里太危险了……朕怎能牵连了兄长,不行……”

“陛下您怎知国公爷他就不想见您?有定国公在,他不会有危险的,兴许……兴许他和定国公还能帮您,给您出出主意呢?”

祝云u微怔,高安知道他被自己说动了,再次磕了磕头:“陛下,您就听奴婢一句劝吧,国公爷他们是眼下您唯一可以依托的人了,您又何必将他们也拒之于千里之外?”

祝云u犹豫不决,慢慢握紧了拳,腹中忽然又是一阵绞痛,他呻吟出声,痛苦地蜷缩了起来,高安见状顿时慌了神,手忙脚乱地又要去传太医,祝云u喊住他:“别去……”

“陛下!”

祝云u紧咬着牙根,冷汗大颗大颗往下掉!话到嘴边改了主意:“你叫方太医来,朕有话……问他。”

方太医再次匆匆赶来,祝云u被高安扶起靠坐在床头,缓了许久才哑声问道:“朕要打了腹中这个东西,可有法子?”

闻言高安先喊了出来:“陛下使不得啊!”

方太医亦是吓了一大跳:“陛下,不行的……男子逆天受孕,一旦怀上便不能打掉,否则便是一尸两命,自我朝开国研制出生子药后这两百余年从未有过例外,万万不行的啊!”

祝云u苍白的脸上没有半分波澜:“法子都是人想出来的,在我朝之前,男人生子本也是天方夜谭之事,既然当时能有名医研制出这生子的药方,朕只是想要把孩子打了,就有这么困难吗?”

太医急道:“胎儿在腹中以吸食精血为生,与父体血脉循环连在一块,非得等瓜熟蒂落才能与父体分离,强行将之打掉便如同挖了人的心脉,是万万不可的啊!”

祝云u微蹙起眉:“朕不想听什么万万不可的话,朕让你想法子你便去给朕想,自己想不出来便去翻阅古籍,朕就不信这药会这般霸道,一点办法都没有。”

“陛下您又何苦这样,即便当真侥幸成了,您的身子也必然会受到极大的损伤,您……”

“够了,”祝云u不耐烦地打断了老太医的苦劝,“你回去给朕想办法去吧,你给朕听好了,这事不得给昭王透露半句,朕到底还是皇帝,昭王能做的朕也能做,为了你的身家性命着想,你给朕好生掂量着。”

老太医只得硬着头皮应下:“……臣不敢。”

高安还想劝:“陛下您三思啊,万一……若是当真有个万一可怎么办?”

祝云u不在意地闭上了眼睛:“朕乏了,你们都退下吧。”

皇帝又病了,连着半个月未有上朝,群臣议论纷纷,梁祯有时会去甘霖宫,却也只是远远瞧祝云u一眼,找高安和方太医问一问祝云u的状况,没再去扰着他惹他厌烦。

有一回他在外头听到摔东西的声音,忍不住冲进了殿内去,祝云u正在呵骂匍匐在地不敢抬头的方太医,见着他进来又立即冷了神色,梁祯让方太医先退了下去,低声劝祝云u:“陛下何必如此,您身子要紧,何必为了一些小事动怒?”

祝云u一声冷笑,并未搭理他,梁祯兀自在那里站了许久,才不得不离开。

半个月之后,祝云u下了一道圣旨,将圈地一案涉案的宗室勋贵和朝廷命官尽数处置了,革爵的革爵,撤官的撤官,没有留半分情面,也曾有其他宗室私下里进宫来想为显王求情,都被梁祯派人给挡了出去,连祝云u的面都未见着。

至于曾淮,则被判了全家流放,是涉案的一众官员里判得最重的,有不少人为曾淮鸣不平纷纷上书,认为犯事的是他的子侄,不该牵连到他本人,祝云u压着那一堆求情的奏疏没有批,负责审案的官员特地来请示,他也只是道:“圣旨已下,就这么判吧。”

“可是……”

“做下事情的虽是曾晋,打的却是当朝首辅的旗号,以致民怨沸腾,曾淮说他不知情,谁又能证明,他是朕的老师,因而朕更不能偏袒他。”

他没有说的是,是狱中的曾淮托人给他送来了血书,泣血恳求祝云u务必将他从重处置,才能借此机会将显王一干人等尽数料理,肃清朝堂。

便是到了最后,他的老师依旧是向着他、为他着想的,能辅佐他的并非只有梁祯一人,只是梁祯从来就不懂,又太过自以为是,看不到别人的长处罢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