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我以为你不会来的
拓跋祜和拓跋仁美都是一愣,没想到赵察竟然会跳出来。御史台一见赵察出来进谏,众御史立刻声援。
拓跋仁美唇角微勾,道:“既然御史台众卿都如此以为,那朕也得顺应不是。关申楠即刻卸任京城府尹之职,着御史台和刑部彻查关申楠一事。至于京城府尹,由哪位大臣接任啊?”
众人都是低头不语,京城府尹这位置可是不好坐啊,上下得罪人,京城的官员又动也动不得。
“怎么?我朝已经无人可用至此了吗?”拓跋仁美蹙眉道。
“陛下,”赵察略一思索上前躬身道,“微臣以为不如让天祜公主暂摄此职,带京城大考结束之后,在着大臣补替。”
“天祜?”拓跋仁美摇了摇头,道,“她还不过是个孩子,不当此重任。”
“非也,陛下天祜公主确实自幼多是顽童之名,但是经此一事可见天祜公主的正直之气,办事之能。若是公主只在后宫中玩闹,怕是反而浪费先天之才。既然公主不愿读书,不如在处理政务之中学习。”赵察说道。
众大臣仔细一想,拓跋祜是陛下的宠妹,自然是不怕得罪上面,京城众官员拓跋祜更不是个会息事宁人的性格。特别是现如今还有个安平乐,这拓跋祜已经摆明要跟安平乐过意不去了,还不如让她恶人做到底。说来拓跋祜那还真是唯一一个做京城府尹,不大会丢了性命的人。一个个担心这“好事”会落到自己脑袋上的大臣们忙出列躬身道:“臣附议。”
拓跋仁美仍是摇头道:“京城府尹事务众多,岂是儿戏?天祜自小不喜读书,哪儿有这处理政务的本事?”
“知己不足,才得长进。”赵察仍劝道,“以公主学武、学医的速度,若真是踏实读书很快也就会有长进的。公主只是不知读书何用,这才始终提不起兴趣。再说,公主也不是独自一人,不说京城府衙中的幕僚,就是明大人、暗影、杨公子定然也会倾囊相授,再不济还有陛下亲自指导呢,难道还能出什么大乱子?”
拓跋仁美想了想,若是能让拓跋祜老老实实地待着,就不得不给她找点儿事儿干。若是能让她收收心,读读书倒也是好事。况且京城这地方还是应该握在自己手里才行,若是京城府尹是拓跋祜的话,倒是不用担心了。
拓跋仁美沉吟半刻,点点头道:“既然众位爱卿都是此意,那便令天祜公主暂摄京城府尹一职吧。”拓跋仁美垂眸看向拓跋祜,道:“天祜,京城府衙可不是儿戏,你可定要上心才行。”
“我从来都没有儿戏过。”拓跋祜嘟囔一句。
拓跋仁美见拓跋祜仍是一团孩子气的样子,不禁摇头,轻叹道:“今日还有什么别的事情吗?”
等到退朝之后,拓跋祜立刻便要去京城府衙上任。暗影道:“祜儿,你新官上任,又是公主,我怕京城府衙那些人会瞧不起你。”
“他们敢!”拓跋祜瞪着眼睛说道。
“他们明里是不敢,但是难免他们会不会消极怠工。再说了关大人在京城府衙也经营多年,定然有他自己的势力,祜儿你新官上任,他们若是不听你的,你一时也无人可用。确实得给他们个下马威!”杨永清也说道。
暗影点头,道:“这样,我一会儿带一队御前侍卫和你同去,先震慑他们一番。一会儿永清,你把玉衡公子送回去,然后带着我的名牌去九门提督府拜会左将军,就说天祜公主暂摄京城府尹一职,以后多有合作。左将军该明白我的意思。”
杨永清点头道:“放心我这就去。”说着杨永清便拖着两腿发软的玉衡走了。
暗影也很快,在等着拓跋仁美下旨,内侍呈着圣旨出来的工夫,他已经点了一队御前侍卫在午门外等候。
拓跋祜远远地便看到了自己的绝尘,三步并作两步冲了上去,亲昵地摸了摸宝马的颈部,道:“几日不见你好像又大了不少,好久没带你出去溜溜了,今天就跟本公主出去出出风头!”
拓跋祜说着一拉马缰,飞身上马。
这马还是拓跋祜十岁生日的时候,拓跋仁美从各地进贡上来的宝马之中精挑细选出来的。那时候还是个幼马,如今也大了不少。
前面众内侍开道,向京城府衙而去。中间拓跋祜骑着马缓步而行,身侧暗影在旁跟随。随后两列身穿金甲的侍卫,映衬得拓跋祜的朝服越发光彩照人。这么一行人在街上行走,难免会引人微观。
很快周围便有人窃窃私语道:“这是什么阵仗?”
“这中间的是天祜公主吧,带着一队的御前侍卫这是做什么?”
“看方向是京城府衙,难道是抓人的?”
京城府衙的衙役远远地便看见金光耀眼,马队绵延见不到尾,立刻打起了精神。就听内侍一声通传,道:“天子降旨,众人接旨!”
京城府衙众人一听忙打开大门,端着香案,涌到前厅。内侍率先下马,呈上圣旨。拓跋祜等人也纷纷下马,随着进了京城府衙。
众衙役见拓跋祜一身朝服前来,后面明晃晃的跟着两列御前侍卫,又是好奇又是惊惧。他们很多都是芝麻小吏,少见这样的阵仗,不禁心里好奇。又想着地牢里关着的那位和拓跋祜的关系,便觉得他们此来不是善茬。
拓跋祜垂眸扫了众人一眼,站到内侍面前,一撩衣袍跪地,朗声道:“臣妹拓跋祜接旨。”
内侍清了清嗓子,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原京城府尹关申楠形式不轨,有私结党羽、草菅人命之嫌,即刻卸任京城府尹一职,着刑部、御史台审明后待判。天祜公主以天下苍生为念,力排众议,彻查安氏公子一案,见其中纰漏,避免百姓枉死,可见其善其能。因事发突然,特命其暂摄京城府尹之位,待吏部商议后在择人选。望京城府衙吸取前车之鉴,鼎力合作,平埠安民,钦此!”
拓跋祜稽首道:“臣妹拓跋祜领旨。”
拓跋祜站起身拿过圣旨,送了众内侍离开,回首看着表情各异的人,轻咳了几声,道:“既然来都来了,也别闲着了。谁管你们这里的名册啊?把名册拿来看看,暗影你一一对一对,知道都有些什么人。”拓跋祜四处张望了一下,道:“我先去看看淇奥在哪儿。”
众人都噤若寒蝉,只是垂首不语。拓跋祜只好绕过他们,自己寻去。这时,一人从人群后面跑出来,也不知是被绊倒了,还是腿软,扑通一下跪倒在地。
“这.....这位公子,不,不至于,不至于啊。”拓跋祜有些失笑地说道。
那人深吸了一口气,道:“小人,小人愿带公主过去。”
“淇奥?”
“是,是,小人知道淇奥公子在什么地方。”
拓跋祜一把拉起那人,道:“你叫什么?做什么的?”
“小人刘幄诗,京城府衙的文书,不过就是抄写一些公文的工作。“
拓跋祜点点头,道:“淇奥在什么地方,带我去看看。”
刘幄诗躬身伸手,引着拓跋祜往地牢而去。两人一路无话,快到了地牢,刘幄诗才鼓起勇气道:“公主,您得心里有点儿准备。”
“怎么?”拓跋祜一听紧张起来,道,“淇奥是,是快不行了?”
刘幄诗叹了口气,道:“听闻公主的医术了得,大概应该性命无忧吧。小人也没有亲眼见到,只是听其他说,实在是不忍.....不忍直视。”
拓跋祜双手攥拳,沉声道:“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定能救他。”
两人说话间,便进了地牢,一股扑面而来的阴森混合着血腥味,让拓跋祜不禁皱了皱眉。
刘幄诗一直打量着拓跋祜的神态,忙道:“请公主恕罪,这里污秽不堪,确实不是公主千金之躯该来的地方,不如小人让人把淇奥公主带出去与公主相见。”
拓跋祜摆了摆手,道:“我没事,你只管带路吧。”
刘幄诗轻笑道:“听闻公主女中豪杰,果然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