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击
伏击
宋如玥等人从黎国返辰,距离断水关不过一日功夫。宋如玥知道辰静双驻军在此,因此难忍期待,急急召回原本在黎国外待命的卫队,听了张湘等人至今未归,还有些不悦。
之后行军愈发匆忙,若非顾虑军中将士,她几乎要不饮不食。只有刚能堪堪望见断水关之后,过了一阵,突然问道:“启王在何处?可还安分?”
天铁营也格外重视此事,随即回道:“启王殿下安分守己,并无异动。”
“用过饭了没有?”
“回王妃,启王殿下用过膳了。我们送去的东西,殿下没剩多少。”
那便不至于挨饿了。宋如玥略点了点头。
正说着,他们渐渐行入了一处山谷,方才冒出了一个尖的断水关城墙再度消弭不见。宋如玥看了看天色,忽然有些心慌。领兵在外,这样的直觉不知救了她多少次,她断然道:“我们快些行军,不要在此地耽搁。”
她不祥的预感成了真。
片刻之后,前锋的马蹄就踢到了一根绳索。
天铁营的前锋皆是百战之士,马身一栽,那前锋登时翻身跃起,免了一番人仰马翻之祸。不料暗处有人正瞄准了这时,射出一支冷箭,直指他眉心而去。
人在半空,如何能躲?
所幸旁边另一个天铁营将士一声大喝,举刀断箭,这才保下他的命来。
一阵细微的战栗从前锋传到队尾,不必大声通告,“敌袭”二字已经昭然若揭。
行军戛然而止。
宋如玥伸手比出一个手势,队伍中无声分出左右两翼,没入山林之中。
中军缓缓而动。
高央高声道:“吾等乃辰国卫队,敢问阁下是哪一方的朋友?”
风簌簌而过,无人应答。又一支暗箭从浓密的叶子后窜出来,这一回,瞄准的是宋如玥。
宋如玥冷冷瞧着箭锋逼近,没有动。直至它近到身前,高央劈手将那支箭凭空折握,掷于地下。
“躲躲藏藏,三流行伍。”宋如玥只负责不屑地冷笑,“花观!”
被她点到的是个瘦小的将士,双眼已经搜寻了半晌,闻声拨弦。不同于敌军前两箭射空,他一箭射出,密林里就见了血。
这一箭仿佛触发了什么信号,四面八方忽然射出一轮铺天盖地的箭雨。天铁营众人纷纷举盾、挥剑抵挡,可是待到箭雨初歇,正要循迹追击,那伙伏兵却不见了。
草木里窸窸窣窣,可是,四下无人。
宋如玥的手心里开始渗冷汗:“看牢皇兄。”
这时,方才分出去的一支小队已经返回,手里拎着溅了血的一串木牌,人没少,脸色却不大好看:“殿下……”
殿下。
眼见着要入辰国境,这些人竟忽然又改回口了。
宋如玥瞧他拎着的东西不对,伸手道:“那是什么?”
那支小队的头目犹豫了一下,还想藏,却显然来不及了,只能一咬牙递过来:“……请殿下不要伤心,以伤势为重!”
宋如玥不顾虑那许多,接过来就定睛细看,谁知一看便怔了怔,忽然觉得可笑:
这些,都是辰军的腰牌。
反复查看,也无破绽,正是辰国左右大营近些年才改换的新腰牌。这木头还是当年宋如玥安排林荣亲自挑的,质地坚硬耐磨,木纹清晰可辨,色如黄玉。制成的第一批样,辰静双还曾拿到望凤台给她把玩。
她空着的那只手,拇指狠狠掐住了食指指腹。她拖着伤赶了一天的路,被这腰牌一催心肝,猛然呛咳了一声。
她敏锐地察觉了喉间的血腥,捂着嘴,将那口血吞回了肚子里,恶心得想吐。
“留了活口吗?”
那头目摇头道:“属下无能。原本留了两个活口,可是一时不防,他们……自刎了。”
宋如玥抓住一丝异样。
“性子这么烈?”
“……他们自刎前,还骂了殿下薄情寡恩,背叛了辰王殿下。”
“背叛”这两个字,终于,令宋如玥眼神一飘。
她想起昨夜,宋玠说过的话。
——这笔账,他得算在你头上吧?
——那可要小心,倘若路上遇到了什么,耽搁了……那么,辰王被假消息先入为主,想来也难以抽身亲验,这其中误会,可不就更深了吗?
宋如玥想起她的皇兄,素来是玩弄人心的高手。
这样的皇兄,从前只让人觉得强大可靠,如今想来,却是汗毛倒竖。她不得已压平声音,才好冷静下来,发号施令。
“不管他们是哪一方的人,不要手软,格杀勿论。杀错了人,我来担。”她终究不是任人宰割的人——更不能拖着天铁营与自己一起任人宰割,横心道,“把皇兄带到我这来——不,高央,还是你亲自去看着他,万不能让他离去。”
高央道:“殿下,您的伤——”
“——速去!”
宋如玥前所未有地心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