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年节前的准备2
第二天,也就是腊月二十五,又到了推磨做豆腐的时候啦。据说在这一天,玉皇大帝会下凡巡查人间善恶,百姓们为了表示自己生活清苦,便会选择食用豆腐渣。因此,在前一天,奶奶、妈妈和伯母婶婶们就已经提前将黄豆浸泡好了。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厨房时,她们就早早地起床,开始动手制作豆腐。先将浸泡好的黄豆放入石磨中,然后一圈一圈地推动着石磨,让黄豆慢慢变成细腻的豆浆。那白色的豆浆顺着石磨流淌下来,仿佛一条银色的小溪,散发着浓郁的豆香。
“小懒猪,起床了!要不一会豆浆都被哥哥们喝了了啊!”
“不行,豆浆是小小的!”还没睁开眼睛,晓敏就一脸贪吃的说。
“那还不快起来洗漱啊!”
“哎呀!!!不是小小不睁眼,是眼睛自己不听话!”晓敏一脸心虚耍赖道。
“对,就是眼睛和被窝不想放开小小的,就是这样!”此时的晓敏,主打一个理不直气也壮!
终于把小小收拾好了后,晓敏也心满意足的喝到奶奶特意为留下香甜可口的豆浆。那温热的豆浆滑过喉咙,带来丝丝甜蜜,让人回味无穷。除了豆浆之外,还有那嫩滑无比的豆腐脑。奶奶亲手调制的卤汁更是一绝,咸淡适中,香气扑鼻。每当吃到奶奶做的豆腐脑,我总是忍不住多吃上一碗米饭,那种满足感真是无法言喻。
当然,最后的重头戏还是那一块块洁白如玉的豆腐。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序之后,豆腐终于成型了。它们被切成大小均匀的方块,摆在案板上,等待着被烹饪成各种美味佳肴。无论是红烧豆腐、麻婆豆腐还是凉拌豆腐,都是餐桌上备受欢迎的菜品。
就这样,在欢声笑语中,一家人共同完成了腊月二十五的传统活动——推磨做豆腐。这些看似简单平凡的事情,却承载着浓浓的亲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腊月二十六这一天,可是个热闹非凡的日子!按照传统习俗,这一天要杀猪割年肉啦。遥想过去,老百姓们平日里省吃俭用,只有到了一年一次的盛大节日——春节时,才能够品尝到美味的肉食。如今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咱们天天都能吃上香喷喷的猪肉了。不过即便如此,腊月二十六这天早上起来凑凑热闹,亲眼目睹杀猪的场景,再美美地吃上一顿新鲜的猪肉,仍然让人充满期待与欢喜。
“杀猪喽!”“杀猪喽!”“杀猪喽!”...
随着这头大肥猪的一声惨叫,大人们忙碌了起来。晓敏看着这头猪心里想着“锅包肉,红烧肉,大肘子,熘肝尖......”不行了口水忍不住了。
转眼间一天就过去了,今天腊月二十七,这也是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天哟!人们会宰杀肥美的年鸡,然后奔赴热闹的集市去采购各种年货。从春联福字到烟花爆竹,从鸡鸭鱼肉到蔬菜水果,凡是过年需要用到的东西,大家都会趁着这个时候精心挑选并置办齐全,只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
各种各样年货让人挑花眼啊!
紧接着就是腊月二十八啦!在这一天里,家家户户都忙着打年糕、蒸馒头,还要贴上精美的窗花呢。说起这贴花啊,其实还有一段有趣的历史故事。古时候呀,人们认为桃木具有驱邪避灾的神奇功效,所以常常用它来制作辟邪之物。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就被鲜艳的红纸所取代了。这些红彤彤的窗花、对联不仅给家里增添了喜庆的氛围,还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最后迎来了腊月二十九,这可是一个庄重肃穆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会上坟祭拜祖先,并恭敬地献上丰盛的祭品,请他们回家过年享用。对祖先的崇敬和感恩之情,在中国已经传承了千百年之久,这种深厚的家族情感纽带始终维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
作者有话说:这两章写的不好主要是感觉事情好多要是一点点写的话怕你们说我水字数还请见谅!!!还有你们那过年之前都有什么准备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