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要开学啦 - 重生在那个年代我躺平了? - 一个小小小菜鸟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十七章要开学啦

大年初二这天,阳光明媚,春风和煦,阵阵清脆的狗叫声仿佛在向人们报告春天的到来。按照传统习俗,亲眷们纷纷出门互相拜年。大家喜气洋洋地走街串巷,东家热情地挽留客人一起吃饭,西家则精心准备了丰盛的酒筵来款待亲友。欢声笑语在街头巷尾回荡,处处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

时间来到大年初三,这一天被称为“肥猪拱门”日。女婿们一大早就带着精心挑选的礼物,前往岳父岳母家中探望,以表达对长辈的尊敬和关爱。而已经出嫁的女儿也会在这一天回到娘家,与父母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按照习俗,所携带的礼物必须是双数,寓意着好事成双、吉祥如意。

大年初四,传说中的三羊开泰之时。据说这一天,灶王爷会下凡查户口,因此家家户户都会恭敬地迎接灶神回归民间。人们会在炉灶前摆上供品,焚香祭拜,祈求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顺遂、衣食无忧。

初五清晨,太阳刚刚升起,勤劳的农民就赶着健壮的耕牛下地劳作,开启了新一年春耕的序幕。与此同时,五路财神也降临人间,东、南、西、北、中五个方向的道路都充满了财运。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迎接财神的到来,希望能够在新的一年里财源广进、富贵盈门。

初六,大街小巷热闹非凡,人们骑着高头大马,手持美酒佳肴,在街道中央虔诚地祭祀,以求来年事业顺利、马到成功。无论是富裕人家还是普通百姓,都积极参与其中,共同祈愿送走贫穷,迎来富足美好的生活。

初七是人日,又称“人胜节”。这一天,人们讲究人寿年丰,通常会在家中摊煎饼、煮七宝羹食用。这些美食不仅美味可口,还蕴含着人们对健康长寿、幸福美满的美好期望。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着食物,感受着亲情的温暖,同时也让疲惫的身心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调养。

初八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人们会选择放生各种生灵,以此来积累功德、祈求福报。此外,当天也是众星下界之日,夜幕降临时,人们会制作小巧玲珑的灯笼点燃后进行祭祀,以示对星辰的敬意。正所谓“一寸光阴一寸金”,在这个万象更新的时刻,人们珍惜时光,努力奋斗,期待着新的一年能有更多的收获和成就。

大年初九这一天,乃是玉皇大帝的生辰——玉皇天诞。作为主宰宇宙的至高神祇,人间处处洋溢着喜庆与庄重的氛围。从皇宫到民间,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纷纷举行盛大而隆重的祭典仪式,以表达对这位伟大神明的崇敬和庆贺之情。

初十之时,人们怀着感恩的心祭祀石头。因为他们深知,天地之间万物生长、繁衍不息,不仅有人畜房屋,还有那赖以生存的稻米、麦子以及各种谷物,皆是大地所孕育而生。所以,在这特殊的日子里,人们通过虔诚的祭祀来感谢上天赐予的福祉,同时也感恩大地无私的滋养。

正月十一这天,则是专门用来祭拜紫姑的日子。紫姑是一位深受压迫的女性形象,但却被广大民众奉为弱女子们的保护神。无数受到不公待遇或身处困境中的女性,都会在这一日向紫姑祈求庇佑,希望能得到勇气和力量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艰难险阻。

随着时间推移,正月十二悄然来临。此时,距离热闹非凡的元宵节已越来越近,家家户户开始着手搭建灯棚,积极投入到制作元宵和筹备赏灯活动的忙碌之中。大家齐心协力,精心设计并制作出各式各样精美绝伦的花灯,期待着在元宵之夜点亮整个城市,让欢乐的气氛弥漫每一个角落。

到了正月十三,按照传统习俗,人们会在灶台下点燃灯火,并预先放置好即将在元宵佳节享用的美味元宵。而且,从这一天开始,大街小巷、桥梁道路两旁,到处都可见到用竹子编织而成并悬挂着璀璨明灯的景象,宛如一条条流光溢彩的长龙蜿蜒于城中,美不胜收。

正月十四,又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临水娘娘诞辰。这位被尊称为“顺天圣母”的神仙,以拯救难产妇女而闻名于世。在这一天,许多待产的孕妇及其家人都会前往庙宇祈福上香,祈求临水娘娘保佑母婴平安顺遂,顺利迎接新生命的降临。

正月十五,夜照田蚕(神),观其颜色,犹如预测师般判断一年的丰歉,而后这一习俗逐渐演变为元宵节观灯。

热热闹闹的元宵节过后,晓敏如一只欢快的小鸟,即将振翅飞向知识的殿堂——开学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