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深渊与未来
夜里来了一场急雨。
林幽篁是被冷醒的。山区的气候,昼夜温差极大,哪怕是三伏天气,一场雨下来,夜里的气温也会低到需要盖薄棉被的程度。
检查了前后的门窗,从柜子里将薄被取出,又给自己倒了一杯水,林幽篁才在书桌前坐下。
夜色安宁,只有雨水倾泻而下,打在窗棂和其他遮挡物上发出的声响,让这栋小屋如同浪潮中的孤岛,短暂地与世隔绝了。
林幽篁打开电脑,点播了一首蔡琴的《被遗忘的时光》,在这如喁喁倾诉般的旋律之中,翻开了一本书。
王尔德的《deprofundis》,中文译名《自深深处》,也有叫《深渊书简》的。
书是罗老师借给她的,大概本意是想让她看看翻译大师们的手笔,但林幽篁此刻看它,为的却不是推敲字句,而是单纯地看书。
这封王尔德在狱中写给恋人的长信,矛盾又痛苦,悲怆而轻灵,是一代美学大师最后的自白。
即使自恋、狂傲、离经叛道如王尔德,也依旧未能超脱爱的藩篱,在这封信里表现得风度全失,尖酸刻薄。但与此同时,他关于艺术、自然、生命、哲学,关于爱与美的种种探讨、分析和解释,很能引起林幽篁的共鸣。
爱情是什么?
王尔德认为爱是想象,林幽篁觉得爱或许就是误解。
说不清是劫是缘,但一个人想要靠近另一个人,本就承担着巨大的风险。
从这个角度来说,林幽篁甚至称得上是幸运。虽然她的爱情是失败的,但她并没有看错人,江独照确实就是她以为的那样热烈而明亮,只是她的光芒不仅照耀着林幽篁,也照耀着别人。
——她曾经以为是这样。
但如果这些都只是误会呢?如果江独照从一开始,就已经将她摆在了最特别的位置上,只是她们都不曾察觉。
随着信中王尔德矛盾反复的控诉、放下、哀怨,林幽篁也在不断地对照、审视、剖析自己。
即使发生了那么多不堪的事,即使身败名裂、屈辱痛苦,王尔德仍对出狱后的见面心怀期待,仍对两人的未来心怀期待。
那她呢?
林幽篁重生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转学。
她告诉自己,只是想看看这个时候的江独照是什么样子,想知道这段时光何以让她那样念念不忘。
她坚信自己在已经失败了一次的情况下,不可能再犯下同样的错。
她认为自己可以只远远地看着,当个旁观者。
可是如今恍然回望,才发现不知不觉间,她又跟江独照成了朋友,允许对方进入她的生活之中。这种进入,甚至比上辈子她们做朋友的那些年,更深入得多。
或许她心里也仍有期待,只是自欺欺人地假托了不爱的名义。
林幽篁抬起头,凝视着窗户里的倒影。大雨冲刷在窗玻璃上,蜿蜒流淌出一片斑驳的水痕,像是为玻璃里的自己绘上了一层泪痕。
她想起某一天,也是坐在这张桌子旁边,她曾经用玩笑一般的口吻,说了一句“智者不入爱河”来声援想要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学习上的徐莹莹。
但除了她自己之外,其他人都不知道,这个梗还有后面半句。
智者不入爱河,冤种重蹈覆辙。
而现在,她这个大冤种,已经开始思考是否要就此解开误会,敞开心怀,重新接纳江独照的感情,试着走出一条跟上辈子不一样的路了。
人终究是骗不了自己的。
可是,林幽篁心里也仍有重重疑虑。
她之前就已经想过,两个人最后走到那一步,不可能只是江独照一个人的错,她也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方面,因为不知道江独照的感情,所以她总是不平衡、不满足,心里便总怀着怨愤,无法冷静地去看待江独照身边的人和事。
另一方面,却是林幽篁最近才发现的,因为原生家庭的影响,她对人心、对爱情,都报以一种消极的态度,生怕“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于是一有疑虑就忍不住想要退却。
现在,前者已经豁然开朗。林幽篁不仅知道了江独照的感情,更彻底融入了江独照的朋友圈中,想必不至于会再生出这方面的怀疑。
但是后者,林幽篁很清楚,直到此刻她也仍然抱着这种消极的态度。
——能够把自己剖析得清楚明白,并不意味着就能改。
恃才傲物如王尔德也未能免俗——王尔德出狱后,很快就与那被他斥为庸俗、浅薄、虚荣的情人和好了——何况林幽篁只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俗人庸人?
这封长信的另一个译名,正暗合了尼采那句最著名的格言:“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人心是这样的不可捉摸,不仅仅是别人的心,也是林幽篁自己的心。
所以,她怎敢轻易做出决定?
何况现在,她们又都正处在人生之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之中。
虽然对林幽篁来说,在有了足够多的阅历之后,她早已明白,高考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命运,但远没有到能够决定人的一生的程度,但她仍然无法否认它的重要性。
江独照原本的高考成绩,要比上个学期的期末考分数高得多。
总不可能她重生一次,不仅没有给江独照帮上忙,反而还拖了对方的后腿吧?
这不是没有可能的。毕竟感情这种事,不管结果是好的还是坏的,都能极大地分散人的精力。上辈子江独照不认识她,所以能在高三发愤图强,全力冲刺,最终考出一个好成绩,现在就不好说了。
在这种时候,还去考虑自己要不要再跟江独照在一起,显然是很不合时宜的。
何况林幽篁自己也有太多的事情要忙。
所以,最好还是维持现状吧。至少现在,她拥有的已经足够多,足够好了。
正如王尔德所说,“有了自由、书籍、鲜花,还有月亮,谁能不快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