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牡丹亭记
此时台上正演着一出狸猫换太子的戏,一众仆人在台下站着看的津津有味,时不时的叫好鼓掌几句。
张嫂子带着我入席坐下,我有些拘谨,没有适应这样的环境,放眼望去,四周的人全部都是站着的,只有我和张嫂子才坐着。
狸猫换太子演完,很快又有下一班人借着上台,这一出演的的是牡丹亭还魂记。
牡丹亭讲的是官宦之女杜丽娘一日在花园中睡着,与一名年轻书生在梦中相爱,醒后终日寻梦不得,抑郁而终。
杜丽娘临终前将自己的画像封存并埋入亭旁。
三年之后,岭南书生柳梦梅赴京赶考,适逢金国在边境作乱,杜丽娘之父杜宝奉皇帝之命赴前线镇守。
其后柳梦梅发现杜丽娘的画像,杜丽娘化为鬼魂寻到柳梦梅并叫他掘坟开棺,杜丽娘得以复活。
随后柳梦梅赶考并高中状元,但由于战乱发榜延时,仍为书生的柳梦梅受杜丽娘之托寻找到丈人杜宝。
杜宝认定此人胡言乱语,不信自己的女儿还阳,随即将其打入大狱。
后来得知柳梦梅为新科状元之后,杜宝才将其放出,但始终不认其为女婿。
最终闹到金銮殿之上才得以解决,杜丽娘和柳梦梅二人终成眷属。
这出戏我渐渐入神,戏曲的魅力深深吸引着我,几乎沉迷进牡丹亭之中,融为戏的一部分,仿佛我自己就是杜丽娘,也渴望有这么一份爱情。
戏正演到高朝,忽然张嫂子怀中的小孩张烨一哭。
我这才回神过来,抬眼四周一看,我这才察觉。不知道什么时候席子上多了这么多人,几乎是座无虚席。
但奇怪的是这些人都和张家仆人一般,依旧是定定的站着没有坐下,而且他们眼神呆滞,面色苍白,瞪着一双死气沉沉的眼盯着戏台子一动不动,没有任何的表情,眼睛一眨不眨。
仔细一看,发现他们虽然站着,但是脚不点地,如同飘着一般……
顿时,我心沉海底。
这些人,只怕不是人。
小时候听村子里的老人家说过一些陈年的鬼故事,据说,唱戏也有分阴阳。
阳戏,是给活人看。
阴戏,是给死人看。
而跳阴戏的多半都是农历七月十四晚跳的,老一辈人说,这天晚上的戏不要去看。
因为这场戏从午夜子时开始一直到凌晨天亮,是演给那些阴人看的。
倘若不小心深陷其中,则不要声张,不要让这些阴魂注意到你的存在,否则他们会把你一起带到鬼门关,哪怕你阳寿未尽,到了那里也会成为枉死鬼。
但是除此之外,也有一种戏名为阴阳戏。
当然,这种戏曲没有特意看的人群,只是因为戏演的太过精彩,加之唱戏的地方属于比较聚阴的地方,便会将附近一带的冤魂都吸引过来一起看戏,故而才被称为阴阳戏。
听老一辈人说,遇到这种情况不要声张,也不要去点破,安安静静的等戏终了,让这些阴人安安静静的看完戏,自然就会离去,但切忌千万因为害怕而打断阴人看戏,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想到这里,我顿时又是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暗想着自己怎么会这么倒霉,第一次看戏竟然招鬼了。
坐在我身旁的张嫂子却又依旧看的津津有味,仿佛没看到这人山人海,我暗自嘀咕,难不成只有我自己看得到?
“张嫂子,这戏唱到什么时候?”我不由低声问道。
她看了我一眼,说快结束了,这是最后一场,但是她请这个戏班子在这里连唱三天,所以后面两天还是有的。
我点点头,没有作声,却发现自己两条腿都止不住在颤抖。
不多时,台上的戏终于散了,戏子纷纷登台谢幕,退去。
这时,看戏的阴人也在这时候匆匆离去,一个个消失在夜幕之中。
我二话不说就向张嫂子告辞了,不管她在身后怎么叫我,我都没有回头,脚步飞快的走出张家,我在街上拦了一辆黄包车,让车夫将我拉回医馆。
回到之后,发现阿瑶在里头算着账,我一看到立马抱住她,心有余悸的把刚才的事情和她说了一遍。
阿瑶听后直蹙眉,道:“她说连续三天唱戏?”
我点头。
“这样吧,我明天先不出去行医了,若是她明天再来请你一同看戏,我就和你一起去谈谈究竟。”阿瑶道。
当天晚上我睡的极其不安稳,满脑子想的都是阴阳戏,翌日醒来,已是艳阳高照。
阿瑶早早起来开了档口,我出来的时候外面竟然排起了看病的队伍,我赶忙净了手,在药柜上按照阿瑶开出来的药方开始抓药。
我看着药方上,发现大都是千篇一律的风寒感冒,到这个季节,总会有很多人患上风寒。
这时,有个尖嘴猴腮的妇女过来取药,一见到我在抓药满脸堆笑,让我给她多抓一些。
我苦笑不已,暗想这个妇人是疯了不成,这些药又不是什么好东西,连药都想要贪小便宜了吗?
我看了看那张药方,上面写着的名字是周兰。
“周大姐,不是我不给你多一些,我们苗医可不同你们平时去看的中医和西医,这个药一不小心服多了,可是会死人的,你还要不要?”
周兰一听,顿时吓得脸色惨白,再不敢贪小便宜。
待我把药抓好拿给她,她付钱的时候,突然说:“妹子我看你长的也是水灵灵的,好心提醒你一句,晚上的时候千万不要出门了,不然……”
看她欲言又止,四处张望的模样有些滑稽,我不由问:“不然会怎么样?”
“你不知道,昨夜……我邻居家的闺女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