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一人心里一本账
第十七章一人心里一本账
余保国收起手机,对张志强说:“我小舅子不接电话呢。八成是正跟人谈着,怕打搅……要不我给他微信留言吧。”
张志强说声“不用了”,问余保国:“你确定案发时,开皮卡车的人是唐明清?”
余保国的口气不容置否:“这能有假?”
梁松对张志强耳语:“别处的监控录像显示,开车的确实的唐明清,但他回家的时间跟黄斌的死亡时间对不上。”
听见梁松的话,余保国轻舒一口气,问梁松t:“现场没有目击证人吗?”
梁松一怔:“目击证人……老余,你懂得不少嘛。”
“小时候认识不多字,就爱看福尔摩斯,大侦探波罗啥的,多少懂点儿。在厂里上班的时候我进了保卫科,也一直有上调到公安部门的想法。”
“上调这词儿,好像不对吧?”梁松故意调侃余保国。
“不是寻死那个上吊,是上调,就是更上一层楼那意思。”余保国心说,还刑警呢,文化水平连我都不如。
法医李良进门,将一份尸检报告递给张志强。
张志强将尸检报告放到桌上:“你简单说说。”
李良说,黄斌的死亡原因是大量液体进入
呼吸道
,影响气体交换而引起的。从尸体表征来看,属于典型的溺死特征。
张志强点点头,命令梁松:“立即传唤唐明清。”
回洗车铺的路上,余保国忽然想起唐明清在电话里说的那句“把金佛卖了,得来的钱给胡友仁,然后跟他借钱打发张九月”的话,不禁动心,感觉唐明清的智商比自己高了不少。对呀,就算那个金佛是胡友仁的,我把它卖了,钱给他,也不算是不上讲究嘛,我这“屎堵腚”了,哪那么多讲究?
余保国想起来,当年的那个玉手镯唐明清卖给了“默之古玩店”。默之古玩店老板沉默之余保国认识,决定先去咨询咨询沉默之再作主张。
在“默之古玩店”,沉默之拿着放大镜查看一番余保国手机里的金佛照片,打开自己的手机,找出一张金佛照片,仔细对比着两尊金佛。
余保国问道:“这两个应该是一对吧?”
沉默之收起自己的手机,指着余保国手机里的金佛:“你是什么时候得到这玩意儿的?”
余保国翻了翻白眼,说:“算是昨天吧,怎么了?”
沉默之沉吟片刻,颔首道:“时间应该差不多……实不相瞒,这玩意儿我见过,就在不久前。而且,这玩意儿曾经在我的手里好几天。”
余保国有些心虚:“这玩意儿是你的呀?”
沉默之不语,眯眼瞅着余保国。
“瞅金佛呀,瞅我干嘛?”
“你搂货啊。”
“什么意思?”
“持宝人相互把对方的货拿走,代为销售,行业内称作搂货。”
“我不搂货。”
沉默之一笑:“正经的行内人士没有搂货的。不做不守信用之事,这也是本行业的传统规矩。”
余保国点头道:“东西在我手里……”
沉默之打断了余保国:“请我掌眼?”
“行话我不懂,反正就这意思,您给看看这玩意儿值多少钱。”
“收古玩,藏古玩,收点古玩好艰难,好不容易攒点钱,还没收藏眼先乱……”
“这咋还唱上莲花落了?”
“买旧不买藏,是藏不收藏,估计这话你也弄不明白。我就问你,你是想收藏,还是想卖呢?”
余保国促声道:“卖!您给估个价看看。”
沉默之摇头晃脑地说:“这尊佛像的身体肥大,肉厚骨粗,特别是腹部和胸部,形象庄严肃穆,给人以肃然起敬之感。据我观察,此佛像属于元代金佛。元代佛像的线条简洁流畅,轮廓简单明了。尤其是这尊金佛的表情和神态都非常生动,眼睛和嘴巴的表现,更是给人以深刻印象。再看这面相、体型和服饰……”
余保国摇手道:“您别啰嗦,我给鉴定费的。”
“五百。”
“五十。”
沉默之说声“得嘞”,盯着手机里的金佛,仿佛是在自言自语:“初步判断,这是个真玩意儿。价钱嘛,至少值三十万元。”
余保国的眼前就像打了一个闪,这个闪,金光灿灿,闪得他两腿一颤,撒腿跑出了古玩店。
沉默之坏笑一声,拨通了黄金彪的电话号码:“黄老板,不忙吧?不忙的话,我发个玩意儿照片你瞅瞅。”
黄金彪在电话那头问:“是不是那玩意儿有消息了?”
沉默之将那尊金佛的照片发给黄金彪,说,这尊金佛,价值连城。对你来说,它的价值更是非比寻常。别的我就不说了,你拿三百万元来赎吧。
几分钟后,黄金彪来到沉默之的古玩店,笑着对沉默之说,都是老熟人,“下出笼”的事情不要做。
沉默之故意问黄金彪“下出笼”是什么意思?
黄金彪明白沉默之的心思,强调说:“利用他人的生意,偷偷摸摸私下交易的行为,这种行为令人不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