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横渠与天泉 - 白龙庙的传说 - 诗画济水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白龙庙的传说 >

第一百四十一章横渠与天泉

白龙庙(第一百四十一章横渠与天泉)

经济自由后,周明也玩起了文化。

老家破旧的小独院,在周明的精心打扮下逐渐成长古朴拙香的茶室。茶室门前左右分别是一尊彩陶漩涡双系壶和垂弧锯齿纹双耳彩瓮。一幅对联赫然映入眼帘: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上书:耕读传家。

一只彩绘龙纹陶盆,精巧绝伦,傲然独立在室内春凳上。

这句很经典,据说出自苏轼《三槐堂铭》。以三槐王氏的忠义事迹,喻家风、讲家教。古人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优良的家风必先以“德行”为重。

坐在周明的茶室,任部长一边品茗,一边有感而发。

任部长,啊,不,任老师,你听说过阳明四句吗?

没有,不过我很喜欢张载的横渠四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任部长最爱的人生信条。

横渠四句,出自北宋大儒张载之手。张载认为,天地本无心,但人有心,人的心应当秉持仁爱之心,以天地为心,关爱万物,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张载的终极理想是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为后世子孙创造一个和平、繁荣的世界。

与横渠四句相比,我更喜欢阳明四句: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阳明四句,又称“天泉证道”,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心学思想的核心表达。任部长插话而言,因为任部长就知道这么多。

王阳明认为,心的本体是纯净无染的,超越善恶的分别。这启示我们,在认识世界时,应保持一颗清净之心,避免被主观偏见和情绪所左右。

谈起王阳明,谈起格物致知,谈起,知行合一,周明侃侃而谈。

当人的意念发动时,会对事物产生善恶、是非的判断。这提醒我们,在行动之前要审慎思考,确保自己的意念是出于善良和正义。

人内在的良知能分辨善恶,这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道德直觉。在现代社会,这可以看作是倡导自我反省和道德自律的重要性。

王阳明认为,通过实践行动去除心中的恶念,追求善良,是实现自我完善和社会和谐的关键。这启示我们,要将良知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横渠四句与阳明四句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后世儒家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两人正谈论得兴起之时,外面忽然传来一阵吵闹声。周明皱了皱眉,起身出去查看。原来是村里几个年轻人,看到周明这里弄得古色古香,好奇地围过来,却不小心碰坏了那只彩陶旋涡双系壶。

周明脸色一变,这可是他心爱的藏品。其中一个年轻人吓得不知所措,忙不迭道歉。任部长这时也走了出来,见状便劝周明莫要生气,东西虽珍贵但也是身外之物。

周明叹了口气,想到刚刚还在谈论的横渠四句中的仁爱之心,还有阳明四句里的为善去恶。他摆了摆手说:“罢了罢了,你们也不是故意的。只是以后做事可得小心些。”

几个年轻人没想到周明如此大度,纷纷表示愿意赔偿或者帮忙修复。周明笑了笑,邀请他们进茶室一起喝杯茶,并给他们讲述了刚刚正在讨论的横渠四句和阳明四句背后的深意,几个年轻人听得津津有味,原本尴尬紧张的氛围变得充满文化气息。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