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仁玉驻地
白龙庙(第一百四十六章仁玉驻地)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虽然已经是春打六九头,在中原腹地白龙庙已经柳树萌芽。
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位于津门重地的部队驻地还是冰天雪地,下了火车转汽车一路纵横在无垠的田野,两边高高的堤坝上一架架裹着外衣的大炮清晰可见。
赵宝才指着远处一个高高的土球悄悄地告诉周明:看到没有,那是机窝。
叔叔,鸡窝里有很多小鸡吧?
哈哈,哈哈,赵宝才忍俊不禁地爽朗地笑出声。
孩子,这是飞机的机窝,里面藏了很多飞机。
到站了,同志们,咱们下车了。
三个人拿着大大小小行李,各负其责迈着脚步正准备向近在眼前的营地走去。突然之间,周明想起外公送他们母子俩挑担子的扁担落在了车顶货物架上。周明伸手一把抓住汽车屁股后面的梯子不肯松手,哭着喊着:汽车你别走,我外爷的扁担还在车上。
仁玉早早在营区外迎接母子俩的到来,见到儿子一把抱起来举得高高的,用粗硬的胡子在周明小脸上亲来亲去。
儿子,来看这是什么?
仁玉小心翼翼地走进卧室,金凤的目光落在角落里那个巨大的木箱上。这个木箱看上去有些陈旧,但却承载着一份特殊的期待。
仁玉深吸一口气,然后弯下腰,双手紧紧抓住木箱盖子的边缘。用力一掀,伴随着一阵轻微的嘎吱声,箱子缓缓打开了。刹那间,一股浓郁的肉香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
只见那木箱里面满满当当的,堆满了一块块新鲜的猪肉和一条条肥美的鱼肉。这些食材摆放得整整齐齐,仿佛在等待着被人们享用。仁玉看着眼前的这一幕,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亲爱的,这可是我辛辛苦苦攒了整整两个月的肉啊!”仁玉轻声说道,眼中闪烁着温柔的光芒,“现在终于可以拿出来,让你们母子俩好好过过瘾啦!”
要知道,这里是冰天雪地的北方。严寒的气候使得大地都被冰雪覆盖,温度极低。但也正因如此,根本就不需要什么冰箱来储存食物。因为大自然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超级大冰箱,可以将这些美味的肉类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
“爸爸,快看呀!这到底是什么鱼啊?它怎么长得如此之长呢?远远望去,简直就像一条蜿蜒游动的蛇一样!”孩子瞪着那双充满好奇的大眼睛,紧紧地盯着眼前这条奇特的鱼儿,惊讶得嘴巴都合不拢了。
只见爸爸微笑着蹲下身子,耐心地解释道:“宝贝儿,这可是来自大海深处的带鱼哦。它们通常生活在海洋里较深的区域,身体细长而扁平,所以看起来才会有点像蛇呢。而且呀,除了带鱼之外,这里还有很多其他种类的海鱼,比如那边的黄鱼。”说着,爸爸用手指向旁边一个装满各种鱼类的水箱。
几天后,周明对部队驻地周边已经相当熟悉,附近的海滨有一条长长的河流通向大海,河面结了厚厚的一层冰,足足有一尺来厚。很多孩子在河面上滑旱冰,来往工人运输货物也通过冰面节省很大的成本。
周明和金凤在河边玩耍时拾到了一条长长鱼,比带鱼还要长的鱼,俩人很是好奇,于是拖回了家。
这是一条鳗鱼,也是可以吃的,仁玉看着这条鳗鱼说道:“这可是难得的美味啊!”到了晚上,仁玉小心翼翼地拿起菜刀,对着鳗鱼砍下去,只听“咔嚓”一声,一小截鳗鱼被切了下来。
仁玉将切好的鳗鱼段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和少许盐巴,然后点燃炉火开始煮。随着水温逐渐升高,锅里冒出阵阵热气,鳗鱼的香气也慢慢飘散开来。不一会儿,水煮沸了,仁玉用筷子轻轻搅动着鳗鱼,确保每一块都煮熟煮透。
终于,鳗鱼煮好了。仁玉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块放入口中,轻轻一咬,鲜嫩多汁的鱼肉在舌尖绽放出美妙的滋味。虽然只是简单的白水加盐烹饪,但鳗鱼本身的鲜美却完全被激发出来,让人回味无穷。
仁玉对这次的尝试非常满意,她决定把剩下的鳗鱼好好收藏起来,以便能够多享用几天。就这样,接下来的整整一个星期里,仁玉每天都会从收藏处取出一些鳗鱼来烹饪,或清蒸、或红烧、或炖汤……每一种做法都让她大饱口福。而那条鳗鱼,也成为了仁玉这段时间餐桌上最美味的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