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拉麦秸 - 白龙庙的传说 - 诗画济水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白龙庙的传说 >

第一百六十二章拉麦秸

白龙庙(第一百六十二章拉麦秸)经过金凤和同学秀芝多方协调,梨终于全部清空。

闲下来的李木匠和银凤又无所事事,李木匠又开始了,每天约上三五牌友,一打一整天的日子。银凤看不过眼,一天趁着李木匠还没出门就拉住他说:“当家的,咱不能天天这么混日子呀。这梨卖出去了,咱得想想接下来干点啥长久营生。”

李木匠满不在乎地摆摆手,“急啥,这不刚忙完嘛。”

银凤气道:“你不急我急,孩子上学要钱,家里处处要用钱。”

李木匠听了这话,沉默了会儿。

这时秀芝跑来说村里有人要翻新房子,正找手艺好的木匠呢。银凤眼睛一亮,赶忙推搡着李木匠,“这不机会就来了。”

李木匠心动了,可又有点犹豫。银凤给他打气,“你这手艺怕啥,以前给自家打家具不也做得挺好。”李木匠最终点了点头。

于是李木匠跟着秀芝去见了那家主人。看过房子后,李木匠心里有了数,谈好了工钱和工期就准备开工。银凤在家也没闲着,帮忙准备工具材料。从此,李木匠又重新忙碌起来,家里也多了份稳定收入,生活渐渐走向正轨。

昕阳是农业大县,地方沃野千里,附近没有工业,唯一比较多的就是棉纺厂、造纸厂。家家户户春天小麦收割后,套种栽种棉花,成为家家户户的主要经济来源。

造纸厂需要大量的麦秸,星罗棋布的棉纺厂需要大量棉花。

运输麦秸和棉花,是个很好的经济机会。

秀芝家开了一个小型棉纺厂,机会就在眼前,说来就来。银凤和李木匠一拍即合,说干就干。可是,首要的问题是要买一辆四轮拖拉机,钱从哪里来?

找你二姐,咱周哥月月发工资,有固定收入有积蓄。李木匠给银凤敲着边鼓。

最近,二姐帮咱们不少忙,我都不好意开口。

可是,搜索了一遍亲友,能拿出买车钱的亲戚好像没有。

第二天,银凤还是到二姐金凤家。银凤到了二姐金凤家,扭捏半天才说出借钱的事。二姐金凤听了,并没有露出为难的神色,而是笑着说:“妹子,我早料到你们会有更大的想法。这钱啊,姐借给你们。”银凤又惊又喜,紧紧握住二姐的手连声道谢。拿到钱后,李木匠夫妇很快买了四轮拖拉机。

在运输刚刚开始之际,由于路况实在糟糕透顶,一路上遭遇了无数次剧烈的颠簸。这可让负责运输工作的李木匠吃尽了苦头。每当有空闲时间时,他便毫不犹豫地拿起工具,对道路上那些坑洼不平之处进行一番精心修补。就这样,日复一日,经过不懈努力,原本崎岖难行的道路渐渐变得平坦起来。

随着时间推移,运输工作愈发顺畅无阻,收入自然也是水涨船高。李木匠一家人终于松了一口气,不仅迅速还清了之前向二姐借下的债务,而且还有余力进一步拓展业务领域。他们积极与一些规模较大的工厂展开合作,并成功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与此同时,秀芝家的棉纺厂也因得到了充足且优质的原材料供应,生产经营蒸蒸日上,发展势头良好。一时间,银凤家都像是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焕发出勃勃生机。人们亲眼目睹着李木匠一家通过辛勤劳动和巧妙经营取得如此显著成就,不禁心生羡慕之情,于是纷纷仿效其多元化经营的模式,试图在各自领域闯出一片新天地。

如今,银凤和李木匠站在家门口,看着家中热闹非凡的景象以及村庄日益繁荣昌盛的模样,内心深处充满了欣慰与自豪。他们深知一个道理:只要始终保持勤劳苦干的精神,并且善于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那么未来的生活必定会如同那燃烧旺盛的篝火一般,越过越红火!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