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分身乏术
白龙庙(第一百九十五章分身乏术)
船迟又遇打头风,屋漏偏逢连夜雨。难、难、难,怎一个难字念不展。为了给儿子买房子,金凤求爷爷告奶奶到处借钱。同时,为了及早还款,金凤给自己架设人生的最高标准,拼命打工挣钱,拼命省吃俭用。人就像一条橡皮筋,过犹不及。标准太高,压力就太大,往往容易出事。
就在金凤一筹莫展的时候,金凤弟弟打来电话,母亲身体不好,想让金凤回来照料。
急匆匆放下手头挣钱营生赶回娘家的金凤发现,母亲并没有大碍,无非就是食欲不佳,心情不好,想找个亲人唠唠嗑。弟弟妹妹忙于农事,没有时间,更没有精力去陪伴老人,更不想听她每天就那几句像臭婆娘烂裹脚的陈芝麻烂谷子的陈年往事的叨唠。爱叨唠,食欲不佳,对于已经八十开外的老人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围拢着母亲的金凤拉着干瘪的茧手娓娓道来:妈,你哪里不舒服?
我没有大毛病,就是老胃病,肚子里一直咯咯喳喳的不得劲。
那,我带你去昕阳大医院瞧瞧吧?
好,那感情好,我也好长时间没有到昕阳了。天天憋在这穷乡僻壤,没有人愿意听我说话,烦啊!
这句话说到了点子上,老人其实没有啥病,就是在家待烦了,想出去走一走、散散心。
可是,子女身上的担子很重,面对生活的重压,只有招架之势,没有还手之力,哪有心情去游山玩水。
实在是没有其他办法了,毕竟老母亲提出的要求,仔细想想好像也并无不妥之处。而且自己特意放下手头正在忙碌的工作,大老远地跑了上百里路赶回来,总不能就这样空手而归吧!
于是乎,金凤在这一年里,频繁地往返于老家和昕阳之间,来来回回足足有十几趟之多。有时候是为了带老母亲去看她那久治不愈的老胃病,有时候则是为了治疗母亲的白内障。要么就是母亲到昕阳小住上十几日,要么就是金凤赶回老家里照顾母亲十几日。
然而,在那个挣钱比在大街上中彩票还要困难的年代,金凤这样频繁地来回奔波,不仅让她不得不放弃了原本正在忙碌的工作,导致一分钱都没能挣到,而且每天还要面对如此高额的开销。
夏末的时候,一个挣钱的机会终于降临了。仁玉的公司在西川县接到一个大工程,预计建设工期两年,金凤跟随仁玉奔赴西川常住工地。工程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大概有二十余人,需要临时起火做饭。金凤悄悄地和仁玉商量,你有机会和经理商量商量,让我去食堂当厨师做饭吧。
仁玉作为管理人员,作为公司的老资格,还是有人脉的,开始还有点抹不开情面。经不住金凤软磨硬泡的枕头风吹着,想想金凤说的也有道理,两人挣钱肯定比一个人快,再说有事干,回老家就没有那么方便了,也省得一年十几次给车轮藁油。
公司项目经理黄木林和仁玉之间有着深厚的交情,可以说是老伙计,更确切地说,黄木林是仁玉的老部下。
想当年,黄木林刚刚从重庆建专一毕业,就被分配到了公司上班。从他踏入公司的第一天起,就每天紧跟着经验丰富的老技术员仁玉,一同穿梭于各个工地之间。
无论是扎钢筋、倒模板,还是混凝土浇筑,仁玉都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技术和经验传授给黄木林,可谓是手把手地教导。在仁玉的悉心指导下,黄木林进步神速,很快就能够独当一面,成为了一名出色的项目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