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李半仙 - 白龙庙的传说 - 诗画济水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白龙庙的传说 >

第一百九十一章李半仙

白龙庙(第一百九十一章李半仙)

扁鹊提出中医“六不治”,它源于古代《黄帝内经素问》中:“生而不治者六”:

“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

轻身重财,二不治也;

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

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

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

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

老郎中李半仙坐在一旁,手中握着毛笔,微微颔首。他深知这短短几句歌诀,蕴含着中药配伍的关键禁忌,是行医之人不可逾越的准则。看着学徒们认真的模样,他仿佛看到了中医药传承的希望。

此时,一位病人被搀扶着走进医馆。老郎中起身,快步迎上前去。他熟练地为病人搭脉,神色凝重。思索片刻后,他在纸上写下药方,每一味药都斟酌再三。

终于轮到仁玉了,李半仙撩起衣袂,仔细查看创伤,嘴里喃喃道:

“这蛇胆疮颇为棘手,但也并非无药可治。”李半仙缓缓说道。随后,他拿出自制的膏药,一边涂抹一边讲解:“此膏药乃是我依据君臣佐使之道精心调配。君药猛力祛毒,犹如将军冲锋陷阵;臣药辅助君药,增强药效同时护住周边肌肤;佐药调和二者药性,避免过猛而伤体;使药引导药力直达病灶之处。”

仁玉瞪大了眼睛,满脸惊奇地聆听着关于这种神奇膏药的描述,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钦佩之情。当他小心翼翼地将那散发着淡淡草药香气的膏药贴到患处时,一种清凉舒爽的感觉瞬间传遍全身。

令人惊喜的是,仅仅过了一天,那原本如针刺般的剧痛竟然明显减轻了许多!仁玉忍不住轻轻触摸着伤口周围的皮肤,那种疼痛已经不再像之前那样剧烈难忍。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第二天,奇迹再次发生。红肿的症状开始逐渐消退,那些令人担忧的水泡也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停止了继续蔓延的势头。看着病情一天天好转,仁玉和家人的心情也从焦虑不安转为欣喜若狂。

与此同时,只见那神秘莫测的李半仙轻抬手指,搭在了仁玉的手腕之上,双目微闭,聚精会神地开始为其把脉诊断。

片刻之后,他缓缓睁开双眼,脸上露出一抹若有所思的神情。接着,李半仙在处方上龙蛇笔、走天马行空写了满满一页君臣佐使。

金凤拿着处方到隔壁药房取药,一个女人从身旁的药柜里取出了十几种珍贵的中草药,并将它们一一放在桌上,捻着一根小称各种草药依次称重。这些草药有的散发着浓郁的香气,有的则带着淡淡的苦味,但无一不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炮制而成的。

回到家中,金凤翻找出药罐砂锅,加上药引,添上水,噗噗腾腾熬起药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锅里渐渐飘出了阵阵药香,弥漫在整个房间之中。

就这样,仁玉坚持连续使用了几天这款神奇的膏药。渐渐地,蛇胆疮失去了往日的威风,开始干涸、结痂。眼看着曾经狰狞可怖的疮口慢慢愈合,仁玉一家人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们对李半仙的感激之情简直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仁玉的父母带着厚礼亲自登门道谢,而仁玉则拉着李半仙的手,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这件事很快就在邻里之间传扬开来,人们纷纷对李半仙的医术赞不绝口。

从此以后,李半仙的名声越发响亮起来。四面八方的患者听闻了他治愈蛇胆疮的传奇经历,纷纷慕名而来。一时间,他家门前门庭若市,前来找他看病的人络绎不绝。大家都怀着好奇与期待,渴望亲眼见证这位依靠古老智慧配制出独特膏药的神奇医者施展妙手回春之术。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