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仁玉归队 - 白龙庙的传说 - 诗画济水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白龙庙的传说 >

第十二章仁玉归队

白龙庙(第十二章仁玉归队)

人徜徉在幸福里,总觉得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稍纵即逝,而在焦头烂额、踯躅苦闷中时,又觉得长夜漫漫、不见彼岸。

日子就这样匆匆溜走,探亲假一晃而过,仁玉踏上了归队的征程。于是,一副家庭的重担理所当然地放在妻子还稚嫩的双肩上。虽然有政策,哺乳期军属可以适当照顾一下不用从事劳动。但是要强的金凤不愿让人瞧不起,先后担任了大队幼儿园育红班的民办教师、卫生防治员,整天田间地头的东奔西跑。在那个年代,医疗资源极具匮乏,更别说医生护士的配备了,于是一个具有时代特色的职业出现了——“赤脚医生”。这个群体担负起时代赋予的特殊使命,每天不仅走村串巷给孩子打疫苗接种,而且负责给鸡鸭鹅猪打防疫针。当然,偶尔还给头疼发烧的乡亲们简单处理。

按照习俗,满月给孩子起名字了,两人商量了一个漂亮的名字“俊杰”,结果老太太极力反对,理由是孙子是马字辈,必须要按老规矩,哪怕是“俊马”也行。最后,银拴居中调和,孙子乳名马儿,大号“俊杰”。既然银拴一锤定音,老太太只好默认。

得了孙子的奶奶并不太高兴,逢人就讲:我还有四个儿子,我要赶紧干活挣钱,还得给他们也娶媳妇成家。有一次,婆婆终于憋不住了,明确告诉金凤:你这孩子,我可没有时间带。有一天,母鸡从鸡窝里咯哒咯哒地出来,小孙子蹒跚起步准备跑去捡鸡蛋。于老太太一个箭步窜过去一把抢过了热乎乎的鸡蛋。小家伙一看见是奶奶过来了,竟第一次含含糊糊的喊道“奶儿、奶......”于老太太虎着脸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小孙子一看这架势吓得大哭起来。

麻二婆子来串门,于老太太正在纺车前织布,便劝道:老于啊,棉布织的这么好,给咱杰儿做个洋布头子衬衫。

正在忙着扔梭子的于老太太说道:我就叭嚓着赶紧多织点布卖钱,好给几个小的娶媳妇。

旁边逗儿子的金凤一听火了:不要,俺就从来没有过要她的东西。

为了能自食其力,参加大队医疗队赤脚医生的金凤,每天抱着八个月大的儿子奔波在田间地头。时值炎炎夏日,太阳炙烤着大地。没几天,一个胖乎乎的儿子便被太阳沐浴成黑瘦的小猴子。自己也经常饥一顿饱一顿的,几个月下来,儿子得了严重的肠胃炎,面黄肌瘦。随后的童年时光,经常拉肚屙稀,偶尔一次大便成型,儿子兴冲冲的拉着金凤欣赏一下自己的进步,母子俩搂在一起,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已经分产到户的家家户户,虽然都分了诺干红薯、玉米等粗粮,微乎其微的白面尽管不舍得吃,但很快也吃完了,只剩棚郣上的红薯干了,没办法,只好带着孩子回娘家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