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新臣与老臣的对决
陆离被喊的一愣,随即扭头看向一旁的尉缭。
这逼谁啊?
这么能逼逼.
这是要批斗的我的意思?
陆离可不是那种逆来顺受之人。
“这位老先生,咱们且不说大秦有没有我能不能富强,那我倒是想问问先生,如何才能治国?”
陆离反问道。
尉缭皱着眉头看了看陆离:“治国当然要以民为本,以法为根基,民富而国强!
这种问题老夫还不用你教,老夫现在说的是你不上早朝的事情!”
尉缭呵斥道。
“哈哈哈!”
陆离笑了笑。
“那既然老先生都说了,治国应当以民为本,那在下还有一个问题请问老先生,老先生现在可知晓粟米价格,六谷的价格,亩产多少担吗?”
陆离再次问道。
陆离的这个的问题尉缭一时间有些回答不上来。
而员在一旁的嬴政也没着急说些什么,他倒是想看看陆离怎么说。
“这些事情自然有下人上呈,用不着老夫知晓。”
尉缭皱着眉头说道。
“老先生说的轻巧,下方百官每日的公务众多,且不说这有没有过错,便是一句话意思就差了千丝万缕,事关民生大计,难道说听一人之言,就能断取天下大事?
若是真的如此,那大秦的国库就不愁钱粮了。”
“若是整天站在这富丽堂皇的大殿上就能解决民生问题,那朝廷上官员们都在这大殿上站着好了,我倒要看看这朝中的事情能不能解决。”
站在大殿最前方的陆离大声的喊道。
顿时,大殿之中鸦雀无声。
不管别人觉得怎样,嬴政还是十分赞同陆离所说的话的。
嬴政可以说是一个常年都在外面的皇帝了,自从秦国扫灭六国之后,嬴政便开始了他那东巡之路。
一方面是为了巩固大秦皇权,另一方面也为了抚恤民情。
嬴政始终认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他只相信自己所看到的。
如果有些事情不亲眼看到,怕是一直都会被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