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检查肺功能有何意义?检查内容有哪些?
(1)意义: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主要是了解肺功能的基本状态,明确肺功能障碍的程度及类型,观察肺功能损害的可复性,分析疾病的预后和劳动能力的鉴定,判断药物治疗的效果等。
(2)检查内容:主要包括肺容量测定、通气功能测定、小气道功能测定等。
1肺容量测定。包括潮气容积、补吸气容积、补呼气容积、残气容积、深吸气量、肺活量、功能残气量及肺总量等。其深吸气量为肺活量的主要组成部分,反映肺及胸廓的顺应性和参与吸气的肌肉力量,补呼气容积反映气道的通畅度和呼气肌力量。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补呼气量受影响,吸气肺活量大于呼气肺活量。肺活量减低见于气道阻塞,胸廓、肺扩张受限及肺组织损害。功能残气量与残气容积改变,通常是同时存在的,常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因其胸廓和肺弹性减退或气道阻力增加,残气容积是增加的,其肺总量也是增加的。
2通气功能测定。包括每分钟静息通气量、肺泡通气量、最大通气量、用力肺活量及呼气高峰流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最大通气量及肺泡通气量通常是降低的。用力肺活量反映较大气道呼气期的阻力,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辅助诊断与疗效判断的良好指标。呼气高峰流量较常用于哮喘患者24小时病情的动态观察,以指导用药。
3小气道功能测定。包括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闭合容积、闭合容量等流量容积,主要用于小气道阻塞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如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
其他肺功能的检测还有通气分布、弥散功能及通气/血流比例测定等。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通气分布通常是不均匀的,弥散功能减低,通气/血流比例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