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如何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心理治疗? -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调治190问 - 尹国有,肖亚珍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178.如何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指医务人员在和患者的交往过程中,借助包括语言、表情、态度、行为等,去影响患者的认识、情绪、态度和行为,调动患者防治疾病的积极因素,促进或调整机体的功能活动,以达到促进疾病治疗和康复目的的一种防病治病方法。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病程缠绵,根治困难,反复发作,限制了体力活动,妨碍生活和工作,影响患者的心理,使得他们易滋生抑郁、自卑的情感,或变得较易冲动,过于敏感。这些更进一步阻碍了患者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再加上长期用药产生的耐药性等,从而使病变过程形成恶性螺旋式的演变,影响病情的好转。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包括躯体和精神方面,需给予适当的中西药物控制症状,同时还应针对患者精神因素和情绪进行心理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心理治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疏导和接受:即引导患者用语言、动作表达出他们的恶劣情感体验,让患者通过回忆再现引起疾病的精神创伤,详尽地把创伤体验发泄出来,一吐为快。一般来说,通过语言表达或非语言表达可以解除患者内心的情绪紧张。在疏导的整个过程中,始终要以患者述说为主。

(2)支持与保证:医生或家人在全面掌握和研究了患者的情绪障碍及引起的症状,并找出发病原因后,要向患者解释疾病的本质,让患者了解病因病机,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疾病,解除不快心情。在向患者保证其病经过治疗后定能改善并逐渐好转康复的同时,还应鼓励和支持患者增强与疾病斗争的信心。

一般心理治疗通常每周进行1次,病情处在恢复和巩固阶段之时可渐减至每月1次。对于伴有情绪忧郁或严重焦虑的患者,需加强支持的劝慰,可每周交谈2~3次,必要时还可以临时联系,增加治疗次数。每次交谈通常是半小时到1小时,以免患者疲劳,并应安排在上午或下午,不宜在晚间进行,因为在交谈中患者诉说其精神创伤的经过时,必然会伴有情绪波动,在晚间不但可因精神疲劳影响交谈,且易因激动而影响睡眠。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