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怎样服用中药汤剂才恰当?
汤药煎成以后,服药时间和方法是否合适对疗效也有一定影响。一般来说,汤药宜饭前服,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在饭后服,滋腻补益药宜空腹服。根据病情,有的可以一天数服,有的也可以煎汤代茶不拘时服。前人认为,“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而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即是说病在上焦,欲使药力停留上焦较久者,宜食后服;病在下焦,欲使药力迅速下达者,宜食前服,可作参考。服药的方法,一般是1剂中药分为2~3次服,病情紧急的则1次顿服,还有根据需要采用持续服药,以维持疗效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汤药,一般每日1剂,分为头煎、二煎,混合后分早晚2次服,如遇特殊情况,也可1日连服2剂,以增强效力。
中药汤剂一般多用温服。热证用寒药则宜冷服,寒证用热药宜温服。但有时寒热错杂,相互格拒,可出现服药后呕吐的情况,如系真寒假热,则宜热药冷服;如系真热假寒,则宜寒药热服,此即《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所说:“治寒以热,凉而行之,治热以寒,温则行之”的服药反佐法。服药呕吐者,宜先饮少许姜汁,或嚼少许陈皮,然后再服汤药,或用冷服、频饮少进的方法。对于使用峻烈或毒性药,宜先进小量,而后根据情况逐渐增加,至有效为止,慎勿过量,以免发生中毒。总之,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病情的需要和药物的性能来决定不同的服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