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碑 - 老牛车上的钢琴 - 孙春平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老牛车上的钢琴 >

无名碑

无名碑

瓜篓屯和宋化泉,被公牛河从当中不偏不斜地截开。河水南北流,村子东西长,就像两头牛站在一个槽子的两旁。

河当中,有一块三角地,两村人说,那是个牛槽。牛槽有三角的吗?

两村人有个传说,从前,瓜篓屯和宋化泉是一个村,人丁兴旺,五业发达。后来,不知哪个黑心烂肠子的人发了不义之财,下雷雨的时候,天老爷爷一个雷把村炸开,留下的那块三角地,是个神符。意思是说,两头牛在一个三角槽子里吃草,能吃饱了?

从前的事不知是真是假,如今两村可是没有一家富的,家家户户穷得饥一顿饱一顿,地瓜干白开水一年365天能顿顿端着,就是大人孩子的福。

所以,每年春天家家的小鸡都是赊来的。卖小鸡的来到两个村,大人孩子围在鸡笼旁挑一阵,要几只,就写下个字据,按上个手印。到了秋天,鸡大了,开始下蛋了,赊小鸡的就来收钱。卖小鸡的大多是河南人。

幸亏如今两个村的人讲信用,收钱的人来了,不管是不是当时卖小鸡的那一位,只要看到自己的字据和手印:就爽快地回家拿钱送来。有心好的,到了吃饭的时候,还把收钱的人领回家吃顿饭。

这样一来,两个村人家多,又诊脂用,每年春天,来卖小鸡的是成群结队的。

这年春天,来了个赊小鸡的。也是从河南来的。是个50岁出头的矮瘦老头。老头待人热情,嘴也甜,主动帮人挑小鸡。有要公鸡的,他提着两个鸡爪,让鸡头朝下,脸朝上,只要小鸡能弯上头来,就是公鸡。弯不上头的,老头就给要母鸡的。这一年。两村人差不多都赊了这个老头的小鸡。家家户户还学会了认公鸡母鸡的窍门。

到了秋天,老头来收钱,家家的公鸡和母鸡跟老头说的八九不离十,所以人们交钱交得很痛快。

不过,收到傍黑时,有一份钱没法收,找不到人家了。老头找了东村,东村说,你到西村问问去;找到西村,西村说没有这么个人。不过,看过签字的人都知道两村出了个黑心烂肠子的人。那人给老头签的名是:瓜篓屯、宋化泉。把村名当人名签上。

天黑透时,还没有人认这钱,老头哭了,道:

“这是命钱,命钱呢!”

有人问:

“怎么说是命钱?”

老头抹着泪说:

“这小鸡是用火车从开封拉来的,第一车皮好卖,我又回去拉了一车皮,谁知车到德州翻了,我闺女被压死了。鸡我是赊人家的,这钱是要回去还账的。”

两村人不再劝了。就心酸着走回家去。

家家吃晚饭的时候,天忽然阴起来,黑黑的厚云像压在头顶上,闷雷从远处响起,一个比一个近,一个比一个脆快。

收钱的老头,站在那块三角地上,哭着吃喝:

“瓜篓屯、宋化泉,赊俺的小鸡不给俺钱,呜呜……”

鞭杆雨哗哗地浇下来,闪电把公牛河和两村照得一阵阵埋明瓦亮,雷响得像要把天和地炸裂。

雷停的时候,两村人就能听到三角地里老头的哭喊:

“瓜篓屯、宋化泉,赊俺的小鸡不给俺钱!呜呜……”

第二天早晨,雨停了,闷雷还在响着,公牛河发了大河水,浩荡的河水朝南奔去,真像是一头暴怒的公牛扬蹄飞奔。

两村人出来找老头,三角地上没有。有人顺着河往下找,老头在一个积水湾里漂着。

河水消了的时候,两村的人商议商议,把老头埋到那块三角地里。

人们没有钱,有的是力气,把坟头培得老大老大,像个小山一样。

第二天,坟前树起块碑,没有碑文,不知老头的名字,当然没刻,下面的落款是:瓜篓屯、宋化泉。

逢年过节,坟上就会被人培上几锨新土,坟头就压上两张烧纸。

只是不见培土压纸的人。

不过,从那以后,瓜篓屯、宋化泉再也没河南来的赊小鸡的。别的地方来了卖小鸡的,也不赊,收现钱。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