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仙 - 老牛车上的钢琴 - 孙春平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老牛车上的钢琴 >

成仙

成仙

道士来山上的观里修行已经九年了。

山叫龙山,观叫龙山观,道士法号可玄。

道士修行,为的是想成仙。

道士知道,要成仙,就必须做好事,行善举。

龙山观位于龙山山顶,一条山路如飘带一般,从山脚沿山坡透逸拉到山顶,打龙山观门前穿过,又从另一面山坡飘下去了。每天日出日落,陡峭的山道上总有三三两两的行人或挑担、或背包,从此攀登而过。

道士来龙山观修行的头九年里,每天天一亮他就下山啦。他无数次地来到山脚下,迎接他修行路上的第一位施主。是挑担的,道士就接过他的担子挑起来;是背包的,道士就接过他的包裹背起来。施主在前,道士在后,一前一后从山脚爬到山顶,到了观门前,道士再把担子或包裹交还给施主,目送施主下山。送走一位施主,道士又回到山脚下迎接另一位施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道士已记不清自己挑过多少担子,背过多少包裹,送走了多少行人。一晃,九年过去了,道士就想,自己也该成仙啦。道士这样一想,成仙的机会竟就真的来了。

这天,道士迎来了他修行路上的一位非常重要的施主。开始道士根本没有觉察到这位老婆婆有什么与众不同。他像往常一样,从山脚下接过老婆婆的担子挑起来,老婆婆在前,道士在后,一前一后向山上爬去。

老婆婆问:“道士师傅你姓啥?”

道士答:“我姓可。”

道士肩上的担子加重一斤。

老婆婆又问:“道士师傅你姓啥?”

道士答:“我姓可。”

道士肩上的担子又加重一斤。

老婆婆又问。

道士又答。

担子又重。

也不知老婆婆把同一句话反反复复问了多少遍,道士反反复复答了多少遍,道士肩上的担子已从五六十斤增加到二百多斤。到了半山腰,道士开始喘粗气,道士开始打翅超,道士已经热汗淋漓了。老婆婆还在问:“道士师傅你姓啥?”

道士气喘吁吁,口气就显得有点冲:“我说姓可就是姓可!”

道士的话一出口,老婆婆不见了,道士肩上的担子不见了,地上摆着一张纸,上面写着四行字:

道士你性可,

心中就有火。

你是想成仙,

神仙就是我。

道士立即就明白了,这是神仙来试探他的心的。道士知道自己错过了一次成仙的好机会。

错过了一次机会的道士还是想成仙。道士在他修行的第二个九年里,仍然像以前那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挑担子、背包裹、爬山路、送施主。第二个九年很快又过去了。道士就想,自己也该成仙啦。

道士这样一想,他就看到了山脚下走来的那位老婆婆。道士像往常一样,接过老婆婆的担子挑起来,老婆婆在前,道士在后,一前一后向山上爬去。

老婆婆问:“道士师傅你姓啥?”

道士答:“我姓可。”

道士肩上的担子没有加重。

老婆婆又问:“道士师傅你姓啥?”

道士答:“我姓可。”

道士肩上的担子还是没有变重。

老婆婆又问。

道士又答。

担子又没变重。

也不知道老婆婆把同一句话反反复复问了多少遍,道士反反复复答了多少遍,道士肩上的担子还是像开始那样五六十斤的样子。

到了半山腰,老婆婆还在问:“道士师傅你姓啥?”

道士大声答:“我说姓可就是姓可!”

这一回,老婆婆还在,担子还在。老婆婆笑了,瘪着嘴巴大声说:“道士师傅,这一下我总算听清楚啦!”

道士立即就明白了,老婆婆是一个聋子。道士隐隐约约意识到,自己也许这一辈子都成不了仙了。

意识到自己成不了仙的道士在他修行的第三个九年里,还是像以前那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挑担子、背包裹、爬山路、送施主。

以前这样做,道士是为了成仙,道士感到很累很辛苦。现在他觉得这样做好事,行善举,木身就是一种快乐,一种神仙般的快乐!

第三个九年过去了。

第四个九年过去了。

九九八十一岁的道士在送走他修行路上的最后一位施主后,在龙山观安然仙逝。

接替可玄道士的是一位小道士。

小道士像可玄道士那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挑担子、背包裹、爬山路、送施主。

小道士每接到一位施主,施主总会问:“可玄道士呢?”

小道士总是答:“可玄师傅成仙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