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术业有专攻
起初,沈慧兰心中时常挂念着二人,隔三差五的就要去转一转,帮顾竹心撑腰。
当她看到自己的女儿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娇气,做起事情来一板一眼,充满了魄力,她心中的忧虑才逐渐消散。
不仅如此,沈慧兰还发现自家女儿对于人员管理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这让她感到十分欣慰。
渐渐地,也放下了心头的顾虑,开始放心地将庄子交给女儿打理。
这座庄子是皇帝赏赐给顾武的。因着这来历的不同,这庄子上所有的田地都是不对外租赁的。
只聘用了附近没有田地或者田地不够支撑家中生活的农户来打理,每年根据他们所种植的粮食比例而付相应的报酬。
这片庄子占地广阔,拥有数千亩肥沃的良田,其背后的深意不言而喻。
作为皇帝的恩赐,这座庄子不仅代表了皇帝对顾武的赞赏和信任,更是一种特殊的荣誉和地位象征。
同时,也暗示了顾武在朝廷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这样的庄子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财富和权力的象征,也是顾家荣耀的体现。
此外,皇帝赐予庄子的行为还可能有更深层次的政治意图,如巩固统治、拉拢人心等。
顾武将这庄子看得很重,并且交给了非常信任的人去打理。
大部分所种植的都是粮食,蔬菜类的反而要少一点。
因为这庄子所生产的这些农作物收成基本上都用于军队。
一旦打仗,这个庄子就是底牌。
有了它,就不用惧怕粮食的短缺,也会让士兵们无后顾之忧。
所以,当顾竹心想去尝试培育一些适合冬季种植的农作物的时,顾武都激动的站了起来,也派了人手跟着过去帮忙。
之前从那些普通老百姓手里买来的一些菜种,包括粮食种子,都带了个齐全。
虽然也惊喜的发现了一些土豆,但是与现代相比确实是小了一些,这后续栽种也是一大难题。
此次计划种植一些冬日耐寒和春季能够收获的蔬菜粮食,以保证这个冬季能够让百姓们过个好年,初春有个好收成。
更是为了后面与北蛮进行商品交易时,能够有更多的交易机会。
顾竹心做事向来都是极其用心的,这不免让别人不由自主的信服于她。
她坚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准则,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要实地考察清楚,才能更准确的知道要该怎么做。
她们先是去庄子的田地转了转,发现这里的土壤肥沃,规划的不错,要改动的地方很少,倒是省去了很多麻烦事。
加上现在是秋收,基本上把粮食作物收完后,田地都会空上一阵子,为了做实验,倒是弥补了这个空缺。
庄子上一共有3个管事,李梁是大管事负责整体规划及账务;二管事陆坚负责粮食的播种和收成;三管事宣荣负责农户的人员流动。
李梁因之前也是跟着顾武军行军打仗的一把好手,只因在战斗中时失去了一条手臂,这才不甘的退了下来。
加上他本身管理能力出众,自己请命来管理庄子。
顾竹心倒是很佩服这类人,心理素质极强,身残志坚,是个值得敬重的人。
这个庄子里面有三分之一的农户都是在战场上受伤退下来的士兵,拖家带口的搬来了这里。
这也是李梁为他们寻找的一条出路,至少在这里生活不会饿肚子。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他们背井离乡的选择也没错,至少解决了一大家人的温饱问题。
苏婉跟着顾竹心跑了好几天,看着她仔细记录着庄子田地的一些情况以及庄子上面种了什么粮食,还有这个秋收的产值。
越发的好奇她怎么会懂得这么多东西,转念一想,可能是有什么高人指点。
毕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如果愚蠢的这样问出来,那岂不是会引得别人一番笑话。
重要的是,当顾竹心工作的时候,眼神犀利而认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绝不拖拉。
没有一句废话,直接指出问题,且快速的想到解决的方法,然后吩咐下去,解决问题能力极强。
这段时间下来,不知不觉中收获了一个“迷妹”的崇拜。
李梁本想着他们一届女流,只是一时兴起而跑来装模做样。
经过数日相处下来之后,发现这位顾小姐不同于寻常女子。
不管是讨论什么问题都非常的认真对待,注重细节问题,最近出了一套“规章制度”,甚是新奇。
按照工作要求去完成,有相应的奖励机制,相反,如果犯了错误不及时承认,那将会有严重的处罚。
一套严谨的流程下来,整个庄子被她治的服服帖帖。
虽然仍旧有一些刺头,但是无碍,人性本就如此,不可能所有人都是纯良无害的,冒出一个,拔除一个,也不是什么难事。
顾竹心了解了庄子的基本情况后,虽然解决了一些需要规避风险的问题,但是看着这桌子上厚厚的一摞账本又头疼不已,但还是硬着头皮上了。
把近五年的一些流水以及人员流动都看了个遍。
“老天呐,换了一个世界还是要工作,生来就是牛马命。”
不管她内心再怎么咆哮,但是手上功夫却是一下都没闲着。
等把这些账本看完之后,发现的问题还是挺多的。
就比如说这些粮食三分之二都供给了军营,然后极少一部分用于售卖来换取银钱供将军府开支,导致很多时候将军府都有些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