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有朋自远方来 - 凤城人家 - 于禾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凤城人家 >

第六十章有朋自远方来

第六十章有朋自远方来

大年初二,夏予竹也去娘家拜年了。哥哥嫂子张罗一大桌子菜,又塞给娴娴一个大红包。夏予宸兄妹情深,她对于妹妹一年来的遭遇很心疼,几次提出要出面替妹妹去婆家出气,都被夏爸夏妈拦住:“你专心上你的班就行!这种事儿你别管,一切有我们呢!”

夏予竹担心娘家出面会让矛盾激化,让事态发展更加不可控制,所以春节前他们和姚锦初的战斗,就没有告诉爸妈。直到大年二十九那天,夏妈妈给外甥女送烟花,通过孩子的嘴才略知一二,娴娴也只是只言词组,语焉不详,具体情况她说不清楚。夏妈妈不放心,又去问女儿,但是夏予竹吞吞吐吐的不肯细说。

“好吧,孩子!”夏妈妈只好叮嘱女儿,“有事儿一定要告诉我们,不许再隐瞒了。告诉你,无原则的忍让,不会换来安宁的!”

“孩子,咱不惹事儿,但是不能怕事儿!”夏爸爸心疼闺女,给她打气。

大年初一姚锦翊携妻子去给父母拜年吃瘪,对他来说,无疑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父母的不理不睬,让他的一颗心掉入了冰窟里,他被父母的冷漠态度彻底激怒了。如果说他之前有和父母断绝关系的想法,只是一丛小火苗的话,那现在它已经燃烧成为熊熊的烈焰了。

这几个月他像戴着脚镣的行者,欺骗、背叛、抛弃、痛苦、纠结、愤懑,像一条条皮鞭抽在他身上,鞭鞭见血。他食不甘味夜不成眠,暴瘦了三十多斤,本来就黝黑单薄的他,现在黑瘦黑瘦的。

他拿钱之后发生的一系列的狗血剧,让他伤透了心。他一次次地妥协,希望能够换来这个家的一片安宁。他不善言辞,不爱出风头。他没有哥哥的甜言蜜语,没有姐姐的精明算计,只是用他的踏踏实实来为人处世。他很看重手足之情,看不得姐姐哥哥他们两人有困难。这么多年一来,他一直默默地支持父母对哥哥和姐姐的照顾,支持父母对他们家的倾斜。在他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对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姚锦翊单位每年都会发工装,从鞋子到外套一应俱全。他经常用姚锦熙的号码去领,把东西亲自给姚锦熙送到家里。他们执法大队发的衣服,做工精细,布料挺括高端,一律来自省城最有名的服装厂,衣服穿在身上线条分明,器宇轩昂,连一向穿戴讲究的姚锦熙也很喜欢。

老家拆迁的时候,他把家的“老万锅炉”,拆下来,骑着三轮车亲自给哥哥送到家去了,那炉子是他花了一千多块钱,才刚刚用了一年。他很心疼哥哥一家为了省几个暖气费,舍不得交钱,年年蹭人家的暖气被邻居嫌弃。甚至他家剩下的一袋引火用的劈柴,他也一块给哥哥送去了。

一次李秀英下班回家,没留神被商店里的一条小狗咬了,打电话过来让姚锦翊过去帮忙处理一下。姚锦翊二话没说,拿了一把长柄扳手,骑着自行车一溜烟儿就赶到了现场,虽然最后双方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得以解决,但是姚锦翊这种看似鲁莽的下意识做法,对哥嫂的一片赤诚之心是令人动容的。

对待姚锦初一家,他更是掏心掏肺,只要姐姐家遇到困难,需要出钱出力,他总是默默地倾囊相助,从不张扬和居功自傲。特别是赵现光最近一次买房,他和夏予竹真的是倾其所有,把自己攒了好几年的积蓄,好不不犹豫地给赵现光送到家里了,当时他们只留下当月的生活费……

一件件,一桩桩,像电影一样,在姚锦翊脑海里闪过,每每想起来,都为自己感到自豪,对于自己的父母兄弟,他可以拍着胸脯问心无愧,结果是到最后,也只是感动了自己而已。

人啊,不要去想你曾经对他有多大的帮助,要想你现在对他还有没有好处。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处,在利益面前,不要以为你大度了,你不计较了,就能换来和谐相处。有时候,你让一步,可能就有第二步,再就是第三步,这种毫无无原则的让步,大概率会把亲人变成仇人。

姚锦翊心里有个煤气罐,里面装满了怒火,在等着一根火柴的来临。大年初五,又收到了姚培宇打来的电话,让他把娴娴送到父母家去,说春节过了好几天了,一直都还没见到娴娴,王丽珠想孙女了。

机会来了,正好跟他们干一场,拼他个鱼死网破!他要把积聚在心中的委屈和愤怒射出去。他没告诉夏予竹,一个人骑着电动车向爸妈家奔去。当他像一发装在枪膛里的子弹一样,冲进姚培宇家里的时候,发现客厅里坐着大舅家的表哥和表姐,他们家的三个孩子正坐在沙发上,津津有味的吃着糖看着电视,一派和谐的画面,王丽珠娘家的侄子侄女来给姑姑拜年了。姚锦翊把怒火从心头压下去,和他们打完招呼,然后就悄悄地不告而别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姚锦翊狠狠地扇了自己两个耳光。他终究没有战胜自己,选择了做一个识大体,顾大局的人。

农历正月初七夏予竹开始上班了。娴娴要到元宵节之后才去上学,因为爸妈上班,她就去姥姥家小住了。她和表姐表哥三个人由夏爸爸带着去逛庙会、看大戏、吃年糕,晚上他们一起放孔明灯,日子过的快乐而有趣。

夏予竹的好友李明明给她打电话约饭。李明明在春节前,参加了凤城市教体局举办的教学优质课评选,荣获一等奖。在参赛之前,她找到夏予竹,让她帮忙邀请凤城教育局教研室的教研员黄娟,去她们学校指导教学工作,其实主要是请黄娟给李明明指点一下参赛的课程。黄娟是姚至华的爱人,接到邀请后,她专门去凤城实验小学听了一节李明明的课,帮助规范一下她的上课流程,指出了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李明明对此感激不尽,提出要请黄娟吃顿饭,再次感谢她的帮助。那段时间夏予竹与婆婆家矛盾接连不断,她无心应酬,此事也就也就一推再推。

春节后夏予竹刚上班,李明明就打来电话旧事重提,发出邀约。于是夏予竹联系堂嫂黄娟,约定初八晚上六点在凤城鸿运楼大酒店吃饭。

三人如约在酒店见面,她们点了四菜一汤,因为是同龄人,共同话题比较多,聊得颇为开心,她们吃的很尽兴。黄娟是一个知性优雅的中年女性,她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教育局工作。生活中她的爱好广泛,精力旺盛,性格开朗。黄娟大学的专业是物理,可是她没有理工科人的古板和无趣,相反她养花、做饭、交谊舞等样样精通,每一样都做的有模有样。工作中她是一个积极向上,业务精湛的人。她说李明明要多参加各种形式的课程大赛,多关注新课改的信息,要紧跟教育方向,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她说接下来的春季这个学期,教育局还会举办教学能手评选,鼓励李明明积极参加。

她说:“明明,你的课非常不错,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学生的课堂反应也不错,每个人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较好。”

“你年轻漂亮,专业基本功扎实,参加教学能手评选一定会马到成功的噢!”

李明明认真地听着,不住地点头,对于教研员的t耳提面命,她不会放过学习的机会。

“当然缺点也有,比如你上课语速过快,面对二年级的小学生,一定要慢下来,多提问,增加互动。”

“好,好,我以后一定注意!”

夏予竹打趣:“嗨!明明就是一个急脾气,做啥事情都风风火火!领导多海涵喽!”

三人都笑了。

当天晚上,姚锦翊也外出吃饭了,他们的“铁三角”之一的同学郑文强,春节回老家过年,赵刚和姚锦翊给郑文强接风洗尘。

郑文强身高一米七,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棱角分明的脸庞,浑身散发出一种严肃冷峻的男性气质。一身精致修身的暗色调三件套西装,彰显霸道总裁的权威与稳重。

“文哥,欢迎你回来!”姚锦翊看到好兄弟,非常高兴,“一晃咱们好几年没聚了。”

“是呀!是呀!”郑文强笑呵呵地说,“太忙了,身不由己啊,平时也是来去匆匆。”

小赵说:“文哥是社会精英,事业有成,自然是忙喽!”

“对,对,哪像我们,整天鸡毛蒜皮,乱七八糟的事情一大堆。”

“兄弟!咱不说虚头巴脑的话哈!‘铁三角’难得相聚,主打一个诚实快活!”郑文强笑着说。

小赵把袖子一撸,“痛快!哥们儿,啥也不说了,喝酒,喝酒!”

三个中年人,推杯换盏,边喝酒边聊天,分享生活的点滴和感悟,享受这难得的时光。

知己的酒杯里不仅仅装的是酒,也是一种心境,一种感情。

现在郑文强在西山经营一家企业,名字叫做诚德电子科技公司。主要业务是弱电工程,包括计算机局域网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和电话通信系统等几项业务。同时他还涉猎风投,有时还会投资实业。

郑文强呷了一口酒,慢条斯理地说:“做生意这么多年了,说没挣到钱是那是假的,公司目前规模不算小,员工加起来有三四百口人;说挣到钱了吧,可是我手里的确没钱,倒是银行贷款贷款不少。”

小赵和姚锦翊两个人热切的看着好友,听文强讲述一路走来的艰辛,感叹世事不易。

“西安的总公司是我的大本营,西山的分公司是刚开业,这边儿的业务刚刚开展。我现在睁开眼睛,就是挣钱,挣钱,挣钱!毕竟每天有那么多张嘴等着吃饭呢……”郑文强继续向兄弟絮叨。

“员工需要吃饭,公司需要资金运转,各种公务需要处理,加上开会、出差和应酬,我每天的日程安排,都赶上奥巴马了!”

“大老板,责任重如泰山!不像我们,每天喝个茶,看个报纸,晃晃悠悠的一天就过去了。”姚锦翊说道。

“这也挺好!其实我很羡慕你们,轻松自在,在小城市生活的简单安逸。”

小赵说:“文哥,走一个!佩服你,事业有成,能力出众!”赵刚对郑文强很羡慕,很崇拜。“我们需要向你学习,成就一番事业,出人头地!”

他的一番慷慨激昂,三人都哈哈大笑。郑文强说:“低调,低调!”

郑文强知道姚锦翊是大学经济系的高材生,几年前,他曾经力邀姚锦翊加入他的公司,并且开出丰厚的薪资待遇,但是姚锦翊不为所动。他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当时刚上班不久,娴娴还小,他还没有辞职去远方逐梦的想法。

郑文强对他的性格也很了解,这次借着酒力,他又提及此事:“哪天你在这里呆烦了,可以考虑找我去干!相信我们弟兄合力,定能势如破竹,所向披靡!”

姚锦翊笑笑说:“我考虑考虑噢!”他端起酒杯,和郑文强碰了一下,一饮而尽。目前他虽然对自己的工作不太满意,但是心血来潮辞职,以他的个性,现在还真做不到。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