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街上的大坑会吃人 - 凤城人家 - 于禾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凤城人家 >

第二十一章街上的大坑会吃人

第二十一章街上的大坑会吃人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放之四海皆准确的道理。凤凰阁西大街开始施工了,街道的柏油路面被破拆机的大钻头“突突”的面目全非,掀起来的混凝土碎块,像一个个形状各异的大乌龟,仰在路面上的晒肚皮。按照凤凰阁的古城改造计划,老城区的这四条街道都要豁开重修。第一批施工队开进来了,他们立刻给原来的楼西大街的街道开膛破肚了,挖出了两米多深的大沟,工人要在沟的中央用钢筋混凝土,建一条宽五米深两米的隧道,高度要和原来的街面平齐,隧道四通八达可以贯通整个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建成后应该可以在里面跑马,它是铺设水电暖等各种管道和电缆电线的专用道。

姚家老宅子大门口的马路两边,堆满了挖隧道挖出来的土,土丘堆得高高的,像小山一样。路中间的大沟宛如横亘着一条大河。汽车和三轮车无法通行,自行车和行人只能沿着两边儿的土丘,小心翼翼的勉强走过去。

最近凤凰阁搬家的居民比上个月明显少了很多,第一批原住居民搬走之后,羊群效应的原因,在古城区随之形成一个搬家小高潮,导致一些摇摆不定的居民也陆陆续续的离开了,现在凤凰阁古城区剩下的人家已经屈指可数了。

大街上的路面开始施工后,交通中断,留守的这些人家就不得不趴在家没法挪窝了,这也正好随了他们的心愿,可以在老宅子多待些日子。

姚锦翊和夏予竹已经在市委家属院租好房子了,他们也做好了随时搬家的准备,只是被母亲生病住院耽搁了。

一天中午,夏予竹正在吃午饭,社区工作人员小赵走进门,在院子里喊:“有人吗?锦翊在家吗?”

夏予竹急忙放下筷子,从南屋里出来:“噢,是赵刚啊,快进来,你找锦翊什么事儿?”

小赵是姚锦翊的同学,在凤凰阁古城区辖下的光明社区上班。

“有事儿,锦翊中午不回家吃饭呀!嗨,还不是拆迁的事儿!领导安排我来了解一下情况。”小赵走进屋里,自己找地方坐下。

姚锦翊和小赵关系甚笃,两个人情同兄弟,无话不谈,两家人也经常小聚,彼此很熟悉。

夏予竹对这个问题没兴趣,懒洋洋地说:“唉!有什么可了解的啊!我们已经租好房子了,计划不久搬家呢。”

“我昨天给锦翊打电话了,他也说你们就要搬家了。我这次来呢,也是受拆迁办的委托,问问你家啥时候搬家,有啥具体的难处抓紧告诉我哦,机不可失哟!”小赵装模作样地拍拍胸脯,装出一副“当官要为民做主”的样子,引得夏予竹大笑。

小赵告诉夏予竹,目前留在凤凰阁老城区的老居民不足五十户,估计等街上的马路修好后,这五十户人家也会很快搬走的。两人聊起凤凰阁的历史,聊起门口的大沟,聊起六子和李根,聊起执迷不悟的王大胖子,聊起自家人对老宅子的感情家等等,因为是熟悉的老朋友,彼此间说话毫无禁忌,畅所欲言,小赵把本来颇为严肃的一场外勤,工作变成了老朋友相聚,交谈内容的风向标不知不觉转向了姚锦翊这方。

夏予竹说:“这里很多老居民确实都不想搬家,老宅子是祖辈留下来的基业,他们世世代代人住在这里,对于老家感情深厚,搬迁对于他们就像是失去了自己的历史和根基,他们很多人从小在这里长大,在这里安家,实在是难以割舍,唉!”

可是拆迁的命运,如同秋天的落叶,无法阻挡。

“锦翊单位的家属院倒是有空房子,已经盖了好几年了,因为盖房之初地皮问题没有协商好,多方互相扯皮,到现在房子还没有落实到个人手里。”

“你们能有机会分到房子吗?”小赵问道:“锦翊争取一下呗,如果成功了,你们就不用租房,也算是一种好事一桩。”

“听锦翊说,他们单位的领导早就想解决房子的分配问题了,为此他们开了好几次职工代表大会,但是最终没有统一意见,分房的事情也就被一次次地搁置了。”

“锦翊也向单位递交住房申请了,希望单位能够照顾一下,帮助我们解决眼下的住房困难,估计希望不大。”夏予竹愁眉苦脸地说。

小赵点点头,若有所思。

“哎,小赵,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家的情况你向拆迁办反映一下,”夏予竹恍然大悟,“让有关部门出面协调一下执法大队,看是否能够帮我们解决一下住房问题。”

小赵蹙了一下眉头说:“这倒不失为一个好主意,你的要求我可以向领导汇报一下,至于结果如何,我不敢打包票啊!”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们也再次向单位写一下申请,同时你们拆迁办也帮忙出面协调,不管结果如何,总得试一试才知道。”

在上周三的中午,就有一群人擅自闯进姚锦翊的家里,不分青红皂白的拿着相机一顿乱拍。听到动静后,夏予竹急忙走出屋子,问他们是什么人?在干什么吗?其中一个瘦高个子的男人,淡淡的两撇小胡子挂在上唇,他对于夏予竹的质问置若罔闻,理直气壮地说:“我们是拆迁办工作组,在执行公务,对现住居民的房屋进行拍照统计,登记入册!”

“有什么好统计的,这房子证件齐全,我们也没有违背政策!”对于这钟擅自闯入民宅的鲁莽行为,夏予竹很气愤,“你们私闯民宅,这是违法的,我有权力赶你们走!”

夏予竹生气了。

一群人却仍然不为所动,他们举着手里的相机照样“咔咔”乱拍,边拍照边向院子里面移动。夏予竹一时怒从心起,冲过去想抢他们的相机,看到夏予竹出手了,吓得拍照的几个人一溜烟不见了。

夏予竹越想越气:我自己的家还不能住了!你们想来就来想去就去,把这儿当什么了?

她想起英国的一位首相说过的话:我的房子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不禁哑然失笑。

在院子里站了好一会儿,她仍然余怒未消,气哼哼地回到屋里,给姚锦翊打电话汇报情况。姚锦翊笑了:“他们是在工作,可能态度不太好,不必生气啊!”

夏予竹家的动静惹来了三叔t三婶儿,他们也过来看看究竟。

姚培康告诉夏予竹:“你们天天上班,对街上的事情不太了解。昨天,凤凰阁老城区的一群老头儿和老太太,聚集在凤凰阁南门口,又是磕头又是作揖的,哭哭啼啼的不肯离开,唉,都那么大年纪了,作孽呀……”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三叔也出事儿了。

事情的起因还是因为上厕所引起的,之前说过老城区的居民上厕所很麻烦,现在因为街上正在修路挖沟,街道两边各有一道高高的小土包,从小土包边上滚下的石头瓦砾,大大小小的像一颗颗的地雷,踩上去咯吱咯吱响,他们去厕所更麻烦了。

堆在姚培康家大门口的小土包,使他们出行非常的不方便。一天晚上三叔如厕回来,当他小心翼翼的绕过一个个地雷时,一个没留神踩到一块石头上,脚底一滑,他一头栽进沟里去了。

他在着地的那一瞬间,就预感到事情不妙,右胸下部位一阵钻心的剧痛袭来,疼的他冷汗直冒,他只好躺在沟底一动不敢动,低声的呼救,邻居发现后迅速的跑到他家给周桂兰送信儿。周桂兰看到这种情景,吓得脸像一张白纸,立刻哆哆嗦嗦地给儿子们打电话,要他们立刻过来救人。两个儿子闻讯后,马不停蹄地赶了过来,两人跳进沟里,看到老父亲像一只大虾一样蜷缩成一团,煞白的脸上汗水淋漓,姚至华心疼地给老父亲擦去脸上的泥巴。他们不敢毛手毛脚地贸然把父亲擡出大沟,担心造成二次伤害。姚至华吩咐六神无主的母亲,拿来一床毯子,给姚培康先盖在身上,兄弟俩一边安慰着两位老人,一边等待着救护车来救援。救护车到了之后,工作人员用担架小心翼翼地把姚培擡出大沟,急忙把姚培康送到了凤城市人民医院。

两个儿子架着老父亲,做了x线片检查和ct检查,发现姚培康的胸下右侧第三、四肋骨骨折,幸运的是骨折程度不严重,只是轻度移位,没有在胸壁形成塌陷,应该不会影响到呼吸功能。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吧,一家人悬着的心落到了肚子里。

肋骨骨折真的很疼痛,姚培康躺在病床上,如同遭受了强烈的电流,疼痛不断地刺激着他的神经,令他一动不敢动,他眉心处的一颗痣拧成了一个肉疙瘩,像沾上了一粒花生米。医生给他吃下了布洛芬缓释胶囊后,疼痛才略微好转一些。

办完住院手续,安顿好病人后,姚至华让姚锦翊陪着母亲周桂兰先回家了。当晚两个儿子就在医院陪护。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