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长安
时间是让人措不及防的东西。
很快便至年关。
过了个热热闹闹的年后,李兆便收拾行礼,去了趟金城,又只身一人往长安走去。
张紫烟留下来处理杏花村的后续工作。
经过他言传身教,她对于公司管理很有心得。
当然,如今公司已成为集团。
经过快速发展,算是达成系统任务。
于是集团交通运输部门下属,机车部门成立。
负责发动机制作,以及汽车制作。
该部门目前属于机密部门,相关材料购买也是废了力气。
冶金厂的开设也提上了日程。
自给自足,是李兆所秉持的重要原则之一。
由于时间原因,李兆留下相关资料后,便离开了。
……
半个月后。
下午。
李兆风尘仆仆。
他本为低调穿着朴素,如今看上去显得颇为落魄。
他携带衣服就换洗的一套,驿站休息也不便洗衣。
于是便马不停蹄地赶路,终于抵达长安。
望向城墙。
比想象中的色泽要好一些。
应该是时间还没来得及刻下它的纹路。
行人、乞丐、流民是最先映入眼帘的。
随着入城后。
走商贩足,路边小摊,各类商铺,矛盾又统一。
热闹非凡。
有僧人,有胡人,有汉人。
与历史记录有所重叠。
万国朝拜有夸大,并非无中生有。
他要了茶。
喝完后便找了客栈住下。
草草洗漱,便睡了过去。
虽兴奋异常,但没抵的过疲惫。
……
次日。
睡了个大懒觉后,他便起床前往国子监报道。
他要入学学习一段时间。
以他的家庭背景,是去不了国子监的。
不过,这对于他来说,问题并没有那么大。
去金城拜访府主徐绩时,得到推荐去国子监读书,顺便拖他送信给好友,算是照顾他。
许是觉得闺女跟着他做事,能多支持也是好的,算是投资吧。
其实也可以托王、李两家。
但李兆也没有拒绝。
记下来这份情谊。
他送了信,安排了课程,便外出附近寻找居所。
不选择留宿,主要是为行事方便。
他给路上行乞的给了几块铜钱,用来当导游。
相比于本地常驻,这很划算,也很有人情味。
让他们体会劳动获得报酬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