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回乡过年 - 后晋霸主 - 东珂君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后晋霸主 >

第274章回乡过年

第二百七十二章返乡过年

北地的一番乱局却是为徐州、豫州争取了和平的光景,晋王司马睿派了一批官员将两地原本已经瘫痪的官府运作了起来,勉强维持住了通知。

兼任了彭城内史的刘遐也算得上是一名贤能之人,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就把被战火摧残的七零八落的彭城重新恢复了人烟,大批因为战乱离开的乡民也渐渐返回了家中,将布满灰尘的家重新收拾了一番。

陈庭修养了许久,身上的伤才好了七七八八,那一战,伤势实在是太重了,浑身上下几乎没有一处完好的地方。

等他伤势好些了,忍不住起身去止戈军和鬼神骑的大营里看了伤亡的情况,结果让他心头很是压抑。

一万止戈军伤亡过半,剩下六千不到,三千的鬼神骑纵然穿着全身的骑甲也是就剩了一千八百人。

陈庭沉默了良久,他内心也知道这种伤亡的不可避免,现在毕竟是冷兵器时代,任何精良的装备也无法形成碾压的局面,能跟石勒大军的骑兵打成这个局面已经是殊为不易了。

这些止戈军和鬼神骑的很多也是一年前才从一个民夫变成了士卒,虽然经过了陈庭现代方法的训练,也只是队形更为齐整,身体素质好上一些罢了,比起来那些凶残的胡人骑兵,在临战经验上还是差上许多的。

从来没有训练出来的百战强兵,只有战场上活下来的悍卒!

祖逖在战争结束后并未留在彭城,给陈庭留了一封信后就返回豫州了。

在心中,他向陈庭表示了歉意,自己训练出来的数万豫州军一触即溃,完全没有挡住胡人,以至于让陈庭腹背受敌,让他痛定思痛,收拢了残兵回到豫州操练兵马去了。

陈庭对这个倔老头也是没有办法,丝毫没有责怪祖逖的意思。

因为豫州军的表现在他的意料之中,当初看到了豫州军的乱糟糟的情景就让他一眼判断出来了豫州军的战斗力,姑且不说武器装备如何,一支军队最重要的则是气势,豫州军表现出来的跟农民叛军差不了多少,可想而知,这种军队也很难让人放心,把后背让出来交给他们。

祖逖已经很不容易了,没有军饷,没有得力的部曲,也没有粮草,在四面皆敌的豫州一两年的光景就能扯出来两万多人的队伍,姑且不论战斗力如何,这已经很让人折服了。

陈庭可是知道祖逖后来真的将石勒大军挡在豫州两年的时间,直到他病死,石勒才一统了北方,看来自己提前起到了催化的作用了,他倒是很期待,祖逖能练出一支什么兵马。

陈庭在营帐之内微闭着双眼,调理着身上细微的伤势,思索着下一步的打算。

这时,营门被掀了开来,阿父陈奉节大踏步的走了进来,笑着说道:“虎娃你的伤势好的也差不多了,为父打算今年回乡过年,你也好几年没有回去看看了吧,跟我一道回去!”

“回乡?”陈庭楞了一下,想起来了自打三年前自己去了荆州,都三年没有回去了,也该回去看看了。

卧牛山陈家村

原本因为躲避战乱,远行逃难的人陆续都回来了,临近过年,挨家挨户的都准备了一些年货,条件好的到镇上买些置办齐全,条件不好的则是进山里打些野味。

原本宁静的山庄突然被一阵齐刷刷的马蹄声打破了,许多青壮安顿好家里的妇孺,跑出来看个究竟。

只见在陈家庄的边上来了许多的士卒,打着陈字的大旗,清理出来了一片空地,安营扎寨了起来。

这时,人群里走出来了一个人才让他们放下了悬着的心。

陈奉节跟一个青年走在一起,冲他们打了个招呼,这个青年跟陈奉节竟然还有几分相似。

“几位,劳烦跟乡亲们说一声不要惊怕,这些人马是晋军,不是胡人,暂时在我们这里驻扎一阵子,过完年就会离去!”陈奉节抱拳施了一礼,略带歉意的说道。

“无妨,无妨,官军驻扎到几时都行,正好让我们过个安生年”村里正摆了摆手,不以为意地说道。

“这位不知是?”里正努力地辨认道,却有些不确定。

陈庭这几年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历经了几年的战火洗礼,早已让他褪去了当年的稚嫩,差别有些大了。

“这是犬子,您老不认得了吗,小时候在庄上长大的?”陈奉节介绍到。

“是憨娃!你是憨娃!”里正突然认了出来,大喊了一声。

他这一声把周围的人惊住了,仔细一辨认,才发现这个年轻的小将竟然是离家三年的陈庭,瞬间围了上来,你一句我一句的询问陈庭的这几年的动向。

陈庭心里感觉到了丝丝暖意,感受到了乡里人的关心。

在陈庭和陈奉节的骑兵之后,张烈与朱戟也护送着陈母还有一众当初跟随陈奉节逃难的乡邻到了。

“虎庭哥哥!”一个熟悉的声音从一辆马车里传来,玉娘掀开了缦布,待马车停稳后,从车里一撩裙摆走了下来。

三年不见,当初的玉娘也已经长成了窈窕淑女了,一颦一笑之间清纯可人。

当初见到玉娘之时,陈庭都不敢认,她比自己的变化都要大。

玉娘下来后,站在马车外等待陈母下车。

“阿母,慢些!”

陈庭也上前扶住了从马车上下来的阿母刘氏,握着母亲有些显瘦的手,才发觉这几年的颠沛流离已经让阿母消瘦的厉害了。

玉娘的父母也下了后面的马车,跟陈奉节与刘氏道了别,回了镇上的自家去了。玉娘则是被他们留在了陈家过年。看刘氏看玉娘的眼神,这分明是两家大人都商量好了,只是陈庭还不明白罢了。

一路往家里走去,陈庭见到的都是出门狩猎的老少爷们,面上都带着菜色。

“二弟,三弟,从军粮中取些粮食分给陈家村的人,连年战乱,他们家中定然也是余粮不多了!”陈庭对着身旁两人吩咐了几句。

确实如陈庭预料的那般,陈家村的乡亲确实粮食有些紧张,徐州这些年也是连年大旱,家里即使有地也受不了几个粮食,又遭逢战乱,更是颗粒无收。

当朱戟张烈带着士卒一家一户送了一袋粮食后,更是让陈家庄的人对陈庭很是感激。

不管陈庭做了多大的官,光是不忘本这一条,就让他们骄傲。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