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做命运中的一块“顽石”——自信拥抱 - 改变心路,就能改变出路 - 李问渠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4章做命运中的一块“顽石”——自信拥抱

第14章做命运中的一块“顽石”——自信拥抱梦想,行动开创成功(3)

小和尚听罢,觉得这确实是一个一劳永逸的好办法。于是,第二天就起了个大早,使劲地猛摇每一棵树,还沾沾自喜地以为可以把今天与以后的落叶一次性扫干净了,一整天他都非常开心。然而让他意想不到的是,隔天早晨,小和尚眼前的院子里依旧如往日一样落叶满地。因此,他还得继续扫地。

这时,寺庙的住持走了过来,见小和尚闷闷不乐,他问清原委之后对他说:“傻孩子,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无法提前的。脚踏实地地把握好今天,才是面对人生最正确的态度。只有今天,才是真正实在的时段。抓住了今天,就是真正抓住了时间的要穴。在今天的沃土中种下真诚与善良的种子,明天才会有一个幸福美满的结果。

今天是短暂的,是飘忽不定、变化无常、稍纵即逝的。但今天又是最现实、最明朗的,是唯一掌握在手中的。今天是行动,明天是计划。没有今天,计划的明天就会落空。没有今天,就达不到明天的彼岸。

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与明天。昨天属于过去,只是一段回忆;今天属于现在,需要我们去珍惜;明天属于未来,让我们寄托希望。

明天是美好的,今天却是更重要的。所以,我们既要关注明天,也别忽略今天。

歌德说:忘掉今天的人将被明天忘掉。享有“西方兵圣”之誉的克劳塞维茨也说过:创造明天的是今天,创造将来的是眼前,当你痴痴地坐等将来的时候,将来就从你懒惰的双手中畸形丑陋地走出来。

明天犹如大海的彼岸,是目标,是方向,是希望,是理想,而今天犹如航船上的罗盘、马力,需要不断努力,不断前行,才能顺利到达彼岸。

我们在仰望星空的时候,不要忘了注意脚下。没有今天的付出,就没有明天的收获。如果今天不努力,明天也只是今天的重复。今天该做的不做,那么明天跟今天一样一无所获。只有实实在在把握住今天的人,才有美好的明天,而等待明天的人永远没有美好的明天。

保持危机感,同时也要看到契机

每天,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大草原上的动物们就开始奔跑。狮子妈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快一点,再快一点。你要是跑不过最慢的羚羊,你就会活活地饿死。”在另外一个场地上,羚羊妈妈也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快一点,再快一点,如果你不能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还要快,那你就肯定会被他们吃掉。”

人生就是如此。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希望得到一种安全感。然而在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谁都无法将自身处于一个安全的位置,来自外界和自身的压力会不停地让我们充满危机。

例如,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感觉到知识危机。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据统计,全球每天发表的新论文数,一个人穷尽一生也看不完,知识的更新速度极其快。也许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稍微有所懈怠,我们就已经落后时代一小步了,久而久之,如果不增加自己的知识,就一定会被时代所淘汰。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保持清醒的头脑,持续补充我们的知识,只有这样,我们整个人才能鲜活起来。

除了知识危机,我们也注意到了职业危机。所以,我们要从这种压力中获得动力。不断追求创新、时刻保持激情,让我们的生活节奏变得更快、更有效率、更加丰富多彩。

我们面对的危机有很多,如果你没有感受到它已经在你身边,那么你很可能已经深陷在危机之中了。

保持危机意识,并不是让大家惶恐不安。时刻警惕着变化,当变化来临的时候就不会觉得可怕了。我们不难发现,越是优秀的人越是抱有危机意识,总是对自己不满足,以此作为前进的动力,希望自己可以做得更好,这就是他们之所以优秀,之所以比他人成功的关键所在。所以,我们应该感谢我们时常抱有的危机感让我们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让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安全感。

沙丁鱼是西班牙人最喜欢吃的鱼类之一,市场需求很大。但沙丁鱼的生存条件很苛刻,一旦离开大海,便难以存活。当渔民们把刚捕捞上来的沙丁鱼放入鱼槽运回码头后,过不了多久,沙丁鱼就会死去。而死掉的沙丁鱼味道不好,销路也差。倘若抵港时沙丁鱼还存活着,活鱼的卖价要比死鱼高出若干倍。为了延长沙丁鱼的存活期,渔民们想方设法让鱼活着到达港口。后来渔民们想出一个办法,将沙丁鱼的天敌鲇鱼放在运输容器里。因为鲇鱼是食肉鱼,放进鱼槽后,鲇鱼便会四处游动寻找小鱼吃。为了躲避天敌的吞食,沙丁鱼自然加速游动,从而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如此一来,沙丁鱼就一条条活蹦乱跳地到达渔港。

需要注意的是,时刻保持危机感并不是要我们以悲观的态度去看待一切。我们要明白,危机感是一种心理状态,聪明的人都善于在逆境下保持危机感,在危机中看到契机。

微软的比尔·盖茨总是怀有危机感:“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海尔的张瑞敏总是感觉“每天的心情都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联想的柳传志总是认为:“你一打盹,对手的机会就来了。”百度的李彦宏经常强调:“别看我们现在是第一,如果你30天停止工作,这个公司就完了。”创建过亚信公司、中国宽带产业基金,担任过网通总裁的田溯宁也认为:“企业成长的过程,就像是学滑雪一样,稍不小心就会摔进万丈深渊,只有忧虑者才能幸存。”

这些身经百战的创业家们都深知缺少危机感的后果。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也都需要适度的危机感,使自己保持进取的斗志,保持勇于拼搏的胆量。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思是说一个人或一个国家如果保持忧患意识,不松懈,那么便能生存;如果长期安逸享乐,那么就有可能自取灭亡。

正如黑夜和白天总是密不可分,没有黑夜就没有白天。危险和机会也总是并行,机会的背面就是风险。正如哈佛商学院教授理查德·帕斯卡尔所说的那句名言:“21世纪,没有危机感是最大的危机。”

危机随时都可能出现,可你往往对什么事情都不清楚,信息很少,但臆测和谣言却很多,或者信息多得无法筛选出哪些是真正重要的。这时我们该怎么办?是转危机为契机还是被危机打垮?

此时,我们需要冷静下来,找到真正的问题所在,并信心十足地处理危机,同时发动自己所有可动用的资源,尽量让大家都参与进来,共同努力应对危机。要知道,危机其实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发掘自己潜能的机会,我们可以从中收获更多。

勤奋不只是劳力,还要劳心

成功离不开勤奋,但勤奋并不是要机械性地工作,不是做个整天忙里忙外的机器人,要随时思量自己的所作所为,要在工作中学习知识、总结经验,并及时用正确的思路调整偏差,规划未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