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忽视不平等的生活——停止抱怨,凡事
第3章忽视不平等的生活——停止抱怨,凡事要想开(2)
生命的起始和结束都是大自然的规律,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现在,我们虽然无法掌控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无限拓宽生命的宽度,我们应该在这仅有一次的、没有回头路的生命中,活出精彩,无论你的生命还剩下多少时间。
所以,无论何时,请记住,用来衡量人生的,不是生命的长短,而是其中所蕴涵的意义。
不能改变环境,就要改变自己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们不能祈望总是一帆风顺。当我们的生活、工作遇到坎坷和挫折时,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有的人逆境而上,最后取得丰硕的成果;有的人随波逐流,最终碌碌无为。其实这取决于人们各自不同的心态。换一个角度,换一个态度去看问题,你会看到事物的不同方面。
一个人要想改变命运,最重要的是要改变自己。在相同的境遇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命运。要明白,命运不是由上天决定的,而是由你自己决定的。
很久很久以前,人类都光着双脚走路。有一位国王到某个偏远的乡间旅行,因为路面崎岖不平,有很多碎石头,刺得他的脚又痛又麻。回到王宫后,有一个太监为了取悦国王,把国王所有的房间都铺上了牛皮,国王踩在牛皮地毯上,感觉双脚舒服极了。
为了让自己无论走到哪里都感觉到舒服,国王下令把全国各地的路都铺上牛皮。众大臣听了国王的话都一筹莫展,知道这实在比登天还难。就在大臣们绞尽脑汁,思考如何劝说国王的时候,一个聪明的大臣建议说:“国王可以试着用牛皮将脚包起来,再用一条绳子捆紧,这样,无论走到哪里,国王的脚都不会再受痛苦。”于是,鞋子就这样发明出来了。据说,这也是“皮鞋”的由来。
那个大臣是聪明的,用牛皮包住自己的脚,比用牛皮铺满全国的道路要容易得多。按照这种办法,只要一小块牛皮,就和将整个世界都用牛皮铺垫起来的效果一样了。所以,许多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
人和环境的关系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许多人都不懂得如何解答。托尔斯泰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观望者,一种是行动者。大多数人都想改变这个世界,但没人想改变自己。”的确,要改变现状,就得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就要改变自己的观念。可以说,一切成就,都是从正确的观念开始的;一切失败,都是由错误的观念引发的。要适应社会,适应变化,就要改变自己。
有一次,柏拉图告诉弟子自己能够移山,弟子们便纷纷请教方法。柏拉图笑道:“很简单,山若不过来,我就过去。”弟子们不禁哑然。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移山之术,唯一能够移动山的秘诀就是:山不过来,我便过去。同理,人不能改变环境,那么就改变自己吧。
整天抱怨“命运不济、世道不公、怀才不遇”的人们面对智者的建议,应该有所顿悟。人生如爬山,每个人都不会一帆风顺。现实中有太多的事情,要用爱心和智慧来解决。
人生如水,只有去适应环境,才能克服更多的困难,战胜更多的挫折,最终实现自我。如果不能看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只是一味地埋怨环境不利,从而把改变境遇的希望寄托在改换环境上,这实在是徒劳无益的。
现实世界中有太多的事情就像“大山”一样,是我们无法改变的,至少是暂时无法改变的。所以,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想想,如果山不过来,那我们就过去。我们不能决定风的方向,但我们能改变帆的方向。
有一位客人坐上一辆出租车。这辆车的地板上铺了羊毛地毯,地毯边上缀着鲜艳的花边。玻璃隔板上镶着名画的复制品,车窗一尘不染。客人惊讶地对司机说:“我从没搭过这么漂亮的出租车。”
“谢谢你的夸奖。”司机笑着回答。
“车不是我的,”他说,“是公司的。多年前我在公司做清洁工人,我发现每辆出租车晚上交车时,车里都像垃圾堆。地板上尽是烟蒂和杂物,座位或车门把手上甚至有花生酱、口香糖之类黏黏的东西。当时我就想,如果有一辆干净清洁的车给乘客坐,或许乘客就会为别人着想一点了。”
“当我领到驾驶证之后,就照那个想法做了。我把公司租给我的出租车收拾得干净明亮,又弄了一张好看的薄地毯和一些花。每当乘客下车后,我就会检查一下,为下一位乘客把车收拾得十分整洁。”
“从我开车以来,客人从没有令我失望过。我从来没有捡拾过一根烟蒂,车内也没有花生酱或吃剩的冰激凌蛋筒。先生,就像我所说的,人人都欣赏美的东西。如果我们的城市里多种些花草树木,把建筑物弄得漂亮点,我敢打赌,一定会有更多人愿意使用垃圾箱。”
这个故事让我们懂得:好者更趋于变好,坏者更易于变坏。如果你不能改变周围的每一个人,那么就试着改变自己,进而影响别人。
一个人要想改变生活是事倍功半,但改变自己是事半功倍,一味地要求他人,倒不如更多地反思自己。改变自己的某些观念和做法,以应对外来的干扰。当自己改变后,眼中的世界自然也就改变了。
向右手伸出援手的是左手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撑伞走过。这人说:“观音菩萨,普渡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
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渡。”
这人立即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渡我了吧?”
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是因为有伞;你被雨淋,是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渡自己,而是伞渡我。你要想渡,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