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公社游2
林春香买完了铁锅,背着铁锅几天去了单独放自行车的一个房子,那是公社供销社旁边的一个小屋,后来在大厅开了侧门,主要是销售自行车这样的大件。
进了售卖自行车的地方,负责自行车买卖的工作人员看到林春香过来也没大惊小怪的。
毕竟这个年月,想买的自行车的人很多,但是能买得起自行车的人没几个,何况是这样的大件,就算是当官的想买也没那么好卖,这年头的自行车票一般都是发给劳动模范之类的,对单位又突出贡献的。一个单位一年也就几张。
当然没有自行车票想买自行车也有其他办法,那就是用工业卷。
一辆28大杠的自行车,正常是自行车票一张,180块钱,当然牌子不同价格也多少有点区别。
凤凰牌的180元,永久牌的便宜点,也得需要165块钱,都需要一张自行车票。
如果没有自行车钱,想买自行车那就得用工业券,那就不是一张工业券的事情了,足足需要45张工业券。
这时候的工业券也没那么容易得到,一个正式工的工人每月随工资,票据一起发放的。其中工业券的比例是按照每10元工资发放一张工业券,比如说当月发了30块钱工资,那就有3张工业券。
虽然这样说着听起来工业劵也不少,但是工业卷鹅用途也广,像是毛巾,毛线,电池,搪瓷杯,搪瓷盆……这种工业类生产的东西都需要工业券,这样一算凑齐这些票据的家庭也没几个。
林春香问了问自行车的价格和要求,就彻底死心了。
林春香一边往公社外走,一边心里琢磨着:“像自己这样死了丈夫,没了收入来源的寡妇,能拿出买自行车的钱还好说,别人问票哪来的怎么说?
村里唯一一辆自行车还是公社奖励村部的,除了去公社开会,没有其他重要事情都是不外借的。
所以买车的事情还得好好琢磨琢磨。”
去黑市林春香是不打算去的,有没到没办法的时候,活人还能让尿憋死?
林春香见日头不早了,径直去诉国营饭店买了几个二合面馒头就去寻了交公粮的队伍。白面馒头是不会买的,不说自己现在就是个穷人,就算是富人也不会拿着白面馒头招摇过市,自己偷偷摸摸的吃点好的就行,这个年头吃的好的满大街吆喝,这是让人都来举报呢。
到了地方,就只有村长,村支书,还有赶牛车的牛大爷在等着,也没见其他人。
林春香便直接从背篓里拿出来了国营饭店打包好的二合面馒头:
“村长叔,支书书,牛大爷快吃个馒头垫垫肚子。我这也没啥好东西,都别嫌弃哈”
几人一听这话笑了:
“这还不是好东西,咋?你还想天天吃白面馒头呀!”村长打趣道
“叔,你别说,要是能天天吃白面馒头,我觉得我肯定都得吃腻了。”
“啥条件呀,白面馒头都吃腻了,你做梦吧你!”
“您老可别不信,现在日子一天天的好了,肯定有白面馒头吃腻的一天。”
“好呀,要是有那个时候做梦都得笑醒。”牛大爷一脸向往的说道。
“行,那咱们一把老骨头就使劲活,争取也过过那种日子。”村支书道。
几人边说着边把手中的馒头吃进嘴里,喝了水壶里带的水,又等了一会:
“行了,人都走的差不多了,咱们也回吧!回去还有事呢!”村支书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粘的土说道。
“回,都上车。”
…………
还没到村口,就看见村外有人急急忙忙的朝着村子跑去,几人相互看了看:
“出事了。”
这下,不等人开口,牛大爷挥舞起牛鞭,赶着牛车跑了起来。
进了村子,停也没停,直接朝着出事的地方赶去。
到了地方才发现是陈老头家,也就是林春香婆婆家出事了。
林春香几人下了车,问了问旁边的人:
“婶子,我婆婆家这是咋了?”
“哎呀,春香,你可回来了,你大嫂这是要生了。”
“生了?不是还有一个月呢?”
旁边的刘大娘一听,也接过话说:
“好像是你婆婆中午给你两个孩子煮鸡蛋还是啥的,你大嫂好像是发脾气了。”
“啥呀,是说两个孩子拖油瓶,浪费鸡蛋……”
“我怎么听说是把鸡杀了……”
周围人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还是陈母隔壁的周老娘出来说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早上林春香两个孩子醒来了,照常拿着林春香准备的口粮去了爷爷奶奶家。
本来没什么事,两个孩子就在家门口玩,可是不知道为啥陈军宝就推倒了童童,阳阳气不过,使劲推了陈军宝几下。
可是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推一个10岁左右的孩子能有多大力气,就是那么正好让陈家大嫂李红看见了。
李红就气的要去打童童,阳阳两个孩子,一边拧着阳阳的耳朵,一边还骂骂咧咧的,就在家门口,周老娘看到了说了几句,李红也不听,没办法,周老娘就去喊了陈母出来。
反正家人拉拉扯扯的半个小时才回家,这不中午陈母照常要把鸡蛋煮了给几个孩子吃,李红看见了,嘴里骂骂咧咧的,说什么拖油瓶……
陈老大在一旁听了什么也不说,陈父就生气了,具体也没听见陈父说了什么,就听见发火了,这不没一会就喊着出事了,李红要生了。”
“周大娘,那我嫂子现在是生了还是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