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月宫临凡
“谨遵山长之命!”
李易玄躬身行礼,接受了白鹿书院山长的吩咐。
他从后山回到课堂内,马上被其他的学子团团围了起来。
“大师兄,是不是山长让你带我们去【中秋诗会】啊?”
他们的师弟师妹们,脸上带着兴奋之色,眼巴巴地看着李易玄。
明天恰是中秋佳节,天凤皇朝有着过中秋赏月的习俗。
他们这些文人学子会登高赏月,顺带写写诗句,亲朋好友相互欣赏一番。
而天凤皇朝的老皇帝曾经在中秋佳节,将一件七品的法宝赏赐给写诗出众的一位学子,这名学子名扬天下,名利、法宝皆收。
于是,逐渐逐渐的每年中秋节,天凤皇朝都会举办一次【中秋诗会】,无论是修士还是普通人,学子、散修,都会参与到其中,是一个盛大的节日!
而这三年来,白鹿书院的李易玄,文采斐然,力压群雄,连续三年夺得桂冠,风光无限!
所以,白鹿书院的学子们,才会这样的兴奋。
李易玄清俊的脸上露出了一个笑意:“是的,山长让我带你们一起去。”
“哦哦哦!!”
“有着大师兄出马,今年我们也是赢定了!!”
大家听到李易玄的话,高兴得跳了起来,真臂高呼。
李易玄看着眼前的热闹的场景,他的心思早就飞到了天边。
“嫣然表妹,一别五年,不知道你还好么?”
……
“嫣然妹妹,前面就是‘洛都’了,离开这么久,有没有近乡情怯的感觉?”陆云站在灵舟边,对着上官嫣然问道。
上官嫣然看着下面洛都万家灯火,那一个个各个五颜六色的灯笼,各种的欢声笑语从下面传来,一时间心潮起伏,突然有些慌慌的感觉。
“别怕,万事有我!”陆云走了过来,拉着她的手说道。
“嗯!”上官嫣然点了点螓首,夜色中玉脸上的绯红隐约可见。
庞大的灵舟,飞速地向着天凤皇朝的洛都靠近着。
……
蟠龙楼。
这是今晚【中秋诗会】举办的地方,也是迎接“明月公主上官嫣然”与上界公子之地。
今晚的月色明亮,银光融融。
洛都内人声鼎沸,人人洋溢着着笑意,大街上两侧的房屋都挂上了各种好看的灯笼,有彩绘的、折纸的、绣金的、描墨的等等,将整个京都装点得十分的好看,完全冲淡了往日沉重的气氛。
一群群的小孩子提着灯笼,在大街小巷中穿梭着,发出阵阵笑声。
路边的一个个大红灯笼内的灵石被激发,发出明亮的光芒,将周围照得通亮,光如白昼。
一些嬉戏在红尘中的散修,在空地上施展一个个幻术,烟雾腾腾,在其中有着朦胧的仙子与玉兔出现,引得周围的百姓一片惊呼。
中秋节日气氛浓郁,令到所有人脸上不由得都露出了笑容。
蟠龙楼外就更加的热闹了。
蟠龙楼的来历十分的出名,原来这楼名叫“岳山楼”,而在楼边有着一条宽广的“蟠龙江”蜿蜒而过,两岸景色优美,令人流连忘返。
据说,老皇帝在这里遇到了蟠龙,得到赐福,于是横扫周边十国,建立不世之功。
因为这个缘故,这座楼改名为“蟠龙楼”。
蟠龙楼在老皇帝登基之后,几次修缮,十分的巍峨大气,但见楼高数百丈,周围有着白云缭绕,亭台九叠,栏枰玉饰,梁栋金装,非常的气派。
此时。
蟠龙楼众多的人聚集着。
有白鹿书院的学子、钟山书院的学生、几位皇子带着手下前呼后拥地赶来,又有京都之中,诸多的修士大族、朝廷达官,他们都来到了蟠龙楼处。
他们赶来这里有着很多的原因。
如今天凤皇朝云波诡谲,若是上界的公子,站在任何一方,都会造成连锁的反应。
二来,在最近的几年,市井中流传着“得明珠者,得天下”的批命。
据说是出自于【天玑道人】之口,他可是辅助老皇帝打天下的谋士,令人不得不相信其中的意思。
无非是指“皇家掌上明珠——明月公主——上官嫣然”。
所以,今晚蟠龙楼会如此的热闹。
李易玄站在一位皇子身边。
这名皇子身穿名贵华服,腰系着宝蓝色龙纹锦带系,一头飘逸的长发,脸上温润如玉,待人彬彬有礼的皇子身边。
他是三皇子——上官天宇。
上官天宇性格温和,待人接物有礼,对寒门态度友好,白鹿书院都是他的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