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出场费
此时的弹幕已经悄悄转变了风向。
“我去,这歌是要封神啊!”
“许昆出来看看,这才是歌手,话说许昆到底第几个出来啊,这不得被吊打。”
“我是未来穿越回来的,这首歌就是许昆写的,他不是嘉宾!”
对于这种拉了进度条还要返回来剧透的贱人发的弹幕,被一群人点了向下的大拇指。
可无论人们多么厌恶这种人,他们剧透的目的确实是达到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讨论许昆的创作,也有不少人夸赞叶连丰的唱功。
等到了视频连线的环节,谜底也算是揭开了,许昆的一句“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引起了几乎所有人的共鸣,弹幕一时之间几乎全部变成了这一句话。
后面许昆为了带饭不惜叫爸爸以及他那个总有刁民想害朕的言论,再一次引起了大片的弹幕讨论,有嘲笑他的,有黑他的,更多的是为了分享自己此时的快乐。
等到许昆的连线结束,舒正显关闭了视频,后面是什么情况他没有必要关注了。
他没有关电脑,而是打开了微博。
果然,在热搜的第九名,他看见了关于这一期节目的词条。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他点开词条,下面的评论数在短短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已经破万。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一个四十多岁的大老爷们竟然听哭了。”
“这首《起风了》是真的好听,不仅许昆写的好,这个叫叶连丰的歌手唱的也是真的好!”
“我觉得我们应该庆幸的是许昆没有亲自唱这首歌,否则就毁经典了。”
其中有一条评论让舒正显差点笑出声来。
“我真的太喜欢这首歌了,但我只能给它打九分,本来想打十分的,可它是许昆写的,减一分!”
下面有人回复道:“我能明白你的感受,就像是吃到了一道非常美味的菜,结果发现厨子是个不讲卫生的抠脚大汉。”
舒正显关闭了网页,给财务打电话。
“小张啊,一会儿你给蓝橙娱乐打三十万过去,当做许昆这次的出场费,其他出镜的创作人也给五万。”
他已经从于天海那里得知了于天海和许昆的关系,想要通过于天海去和许昆拉上关系很明显不太现实,因为于天海说了许昆好像不太喜欢自己。
所以他要给蓝橙娱乐打钱,目的就是要把许昆这次的友情出镜变成一种合作,而合作就像是约,有第一次之后第二次就会变得容易很多甚至是理所当然。
当然了,前提是双方都获得了不错的体验。
这次许昆出镜,舒正显是获得了很好的体验的。
《音乐对对碰》这一档节目虽然也有其他投资者,可舒正显自己是占了六成以上的份额的,节目能够多赚钱,他是最大的受益者。
他现在已经在思考节目的冠名费和其他广告要涨价多少了。
这档节目的收入除了广告之外,就是裤子视频那边的分成了,这部分收入的多少是完全基于播放量决定的,现在播放量还没有统计出来,可舒正显知道,这一期的播放量一定会给他一个惊喜。
其他出镜的词曲创作人,舒正显也是要给出一定的费用的,既然给许昆了,那其他人就不能落下,否则被人家知道了再曝光出去,难免就会落下一个区别对待的坏名声。
至于其他人的出场费为什么没有许昆多,这个问题舒正显就不怕别人讨论了,许昆那可是顶流,出场费高一些难道不是很正常吗?
所以,为了达成下一次的合作,他得让许昆的体验也很好才行,花一点钱,不但让许昆的体验感提升,还能顺理成章的建立起联系渠道,三十万虽然不少,可怎么算他都不亏。
他现在想的是,下一次能不能把许昆请到录制现场,是让他继续以词曲创作人的身份参与节目还是干脆就让他本人下场打歌。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就算他不给钱,许昆的体验也不错。
许昆这一次上热搜的原因虽然比较正面,大家多是称赞他的才华,可黑子们的脑回路总是无比的清奇,总是能以各种角度找到喷他的理由和方式,他因此也获得了不少的积分。
蓝橙娱乐。
张晚秋这两天的心情不是很好,因为前几天发布会上发生的事情,以汪婷婷为首的公关小组连续加班,把许昆当年的分手过错推到了经纪公司的合同不合理上。
可许昆的黑粉实在是太多了,他们想要扭转公众对许昆的形象,简直就是难如登天。
她现在甚至有些怀疑,自己把许昆签进来到底是对是错,如果许昆的公众形象始终是负面的,如何将流量变现将变成一个大问题。
明星的收入除了各种通告费和演出费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各种商业代言。
而负面形象一旦深入人心,不仅演出会受到影响,代言方面更是会受到极大的打击。
品牌方在找代言人的时候不仅要考虑明星的名气大小,还要考虑明星的口碑,每一次明星塌房,受损失最大的除了明星本人之外,最倒霉的就是他们所代言商品的品牌方。
就在张晚秋为了许昆的事情发愁的时候,财务部突然打来了电话。
她拿起桌子上的座机。
电话那边的财务部主管汇报道:“张副总,刚刚《音乐对对碰》的制片方那边联系我们,说是要付给许昆三十万的出场费,我们查了一下,他并没有和公司报备过这个通告。”
张晚秋皱了皱眉,这两天一直公关许昆的负面新闻,她还没有来得及给许昆安排经纪人呢,好在人家付钱是联系的公司,如果直接给许昆本人,那许昆就违约了。
“我知道了,我这边先了解一下情况,等一下我再找你。”
在没有弄清楚事情的原委之前,张晚秋向来不会轻易做出什么决定,这是她做事的准则,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误会。
挂了电话,她第一时间找来她的助手了解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