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 一日青春万日行 - 萧子靖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8章

时间已然过了立夏,校园里花花绿绿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长裙、短裙、连衣裙,体育课的时候已经没人愿意去跑步了,三三两两躲在教学楼折射出来的阴凉底下,薛蕊也特别怕热,蹲在操场花圃旁的树荫底下等待着下课,体育老师也已经受不了天热,也不带着训练了,随学生怎么玩吧,自己也找个阴凉下玩弄着手机。

学生自然不敢在这时候拿出来手机玩,手机都是藏在教室桌洞里或者书堆下。不过这个学校对手机和恋爱的问题明显不是特别在意。

这座叶川镇主干道旁的高中已然筑基在这个镇子大半个世纪,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校至此,也培养了各种人才。高峰的时候是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这所高中每年出现考入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人民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等各类名校的学生。一直到了十几年前,不知道为何忽然出现不了好的成绩好的学生了,也有人说是之前的好学生把这所学校的灵气都榨干了,也有人说是学生不认学了。但是多年如此,竟然多数人认为:是以前的学生把这所学校的灵气吸收干了......

近几年就更不行,自薛蕊入学这所学校以来,便有之前初中县城的同学每次聊天总问:

“听说你们那个学校特别好啊,只要是上学进去,出来必须两口子,更狠的是出来一家三口是不是?而且是不是玩手机、上网吧、翻墙头逃课老师都不管啊”

薛蕊这个时候都是比较生气的呛回去,已经不是一个人这样问了:

“学校好不好管我啥事?而且我又不出去逃课,又不上网。”薛蕊不敢说两口子的事情,因为自己也有了另一口子,虽然不是这个学校的。

薛蕊的同学多是县城周边的,因为初中的时候自己是在县城的中学读书的,只不过分数低,流落在了这个学校。到了这个学校,发现是跟大家传说的差不多,真的老师管理比较散漫,每到晚上,学校到处都是恋爱牵手的同学,还有晚上学校对面打架的、宿舍打架的。还好自己是个女生,对象也不在这个学校,每天就上课、写作业、看课外书、玩手机也够消磨每天的时间了。

不过这几天,薛蕊明显感觉到班里有一个同学对自己的态度明显不一样,是个男生,叫王祥文,总会明里暗里来找自己说话,自己跟王敏敏去吃饭的时候还会遇到他的故意端盘子过来一起吃饭,总会故意说:

“唉,那么巧啊,你们也坐在这里吃饭啊?”

刚开始的时候薛蕊以为是有啥事想对她和王敏敏咨询,但是一个多星期下来,经常下课的时候也故意来她身边故意搭话,薛蕊就感觉有点不正常了。

这不,体育课薛蕊在这里乘凉的时候,王祥文又一步一步走过来,轻轻蹲在薛蕊不远处看着,薛蕊感觉脸上火热起来了,心里却有点生气,可是这个时候王敏敏也不在,自己蹲在这,旁边又蹲个男生,让人看起来很尴尬。薛蕊终于忍不住了问:

“你蹲这里干嘛?”

“这里凉快,待一会。”那男生有点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说道。

“那你在这凉快吧。”薛蕊明显很不高兴,起身离开了这片树荫,去了操场观看台后边的阴凉下了。

那个男生明显有点错愕,嘴巴张了张,想说什么话,又收回去了。

下午吃饭的时候,薛蕊特意叫王敏比平常晚15分钟去吃饭,以免遇到那个男生。王敏似乎发现了什么,在薛蕊身上挠了一下痒,笑说:

“咋?怕遇到咱班那个痴情汉啊?”

“啥啊?就是过15分钟食堂人就少了。”薛蕊对这玩笑一点都笑不出来,说道。

“别骗我了,你不知道那个痴情汉看上你了啊?班里人都知道,就你不知道。”王敏敏明显了解的事情比较多,薛蕊马上疑惑的问:

“啥?全班人都知道?那他们不知道我有对象吗?”

“那谁知道啊,又不是我们学校的,也没有几个同学见过,人家咋知道你有对象啊?人家只知道王祥文喜欢你。”王敏敏说出了这些话让薛蕊立即觉得有点难为情了:

“不行,那我直接给人家说我有对象了,要么你去给他们说吧,我直接说不好,你去说,就说薛蕊有对象,谈了很久了,在千游高中的。你又不是不知道,你去帮我说”薛蕊有点心急,抓住王敏敏赶紧嘱托道。

王敏敏看薛蕊心急了,而且看得出来对这个男生追她的事情比较反感,便答应了:“好吧,我去给人说,省的缠着你了。”

薛蕊看王敏敏答应了,才放心。心里想:怎么这个时候冒出来个这个事,而且自己入学以来跟这个男生都没说过几句话,而且一点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个头太矮了,男生这么矮的身高,估计还不如自己高,真不知道怎么想的。

年轻的学生时代啊,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心里总会有千奇百怪的想法,但就是这千奇百怪的想法,才构成了青春期的青涩与美妙,让每个人无论是在垂暮之年还是不惑之年,想起来自己的青春时光,一样觉得美好与无限的怀念。

高一的时光临近期末考试到来之前,薛蕊班里已经流传着一种说法是高二开学就要分文科理科,而且自己选科后,还要按这次期末考试的成绩来分“好班”和“差班”。虽然是流传,但是每个学生心里都有一种犹豫,万一按成绩分班,谁也不想分“差班”吧。这个时候薛蕊也是很上心得,自从上次让王敏敏给那个男生“提醒”了之后,王祥文果真不再纠缠自己,这一点让薛蕊很是欣慰,在学校的时候心思也就顺理成章回到了备考期末考试上面。

在很多年的中学教育里,总会出现“实验班”“快班”“慢班”“普通班”的区别,尽管学生自己并不愿意承认自己在“慢班”就比较慢,在“普通班”就比较普通,但是学校里的老师却慢慢这么认为。从几千年前就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完全可以解释出来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之大,但是教育里面出现这些只以文化成绩来评断一个人能力的表现,似乎有点不妥。社会上以及教育圈对这个事情争论也是两极分化,一方认为雨露均沾、一视同仁,一方认为去差推优,发展优势。实在是不好定夺,笔者就不多讨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