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无良老人,我们凭什么让座? - 人间恶事 - 墙上枪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人间恶事 >

第24章无良老人,我们凭什么让座?

上海地铁一男子因工作太累未让座,被70岁大爷怒怼没道德,你认为地铁让座是义务吗?

这样的事情我们可能见得多了,看到的也多了,甚至也遇到过。

面对这样的老人,我们不仅仅只是当一个无关看客,也要思考该如何最大程度的保护自己,因为我们也有可能沦为当事人,遇到这样不讲武德的老人。

站在我们旁观者的角度上来讲,这大爷做的不地道,这位小哥沉稳大气,值得我们所有年轻人学习。

从人性角度分析社会上以这个老大爷为代表的的倚老卖老的老年人群体,期望能对我们自己也有一些帮助。

以后遇到强制让座的情况时,做到有理有据,不委屈了自己。

爱自己再去爱他人

我们中国有许多老话,是专门形容这样蛮横的老人的。

比如倚老卖老,老而不死是为贼。(抱歉知识水平不够,只能想到这两个。)

人性都是自私的,但是有些人的自私超过了人伦底线,超出了正常人思维的边际,做出的行动让我们一时摸不到头脑。

认识到人性的过度自私,能让我们有一个反驳观点,能够让这样的老人闭上嘴巴,也能够获得周围人的认可,认可类似小哥这样的行为。

过度的自私导致老人缺乏同理心,造成性格上的蛮横和不讲理。

这句话在这位老人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我们无从得知他这一天经历了什么苦累的事情,坐地铁又是去干什么了?(大概率是喝酒聚会去了,因为这个老大爷醉酒了。)

我们也无从得知这位小哥这一天是否劳累?又为何选择不让座?(这一点只是假设,这位小哥出差去了,携带了一大堆行礼,劳累了好几天。)

那么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这些吃瓜群众再次做一个判断,到底应不应该给老人让座?

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很复杂的,因为生活没有正确答案,只有合不合适。

想让做就让,不想让座就不让。(我们有美德,提倡让座。)

为何会这么说?

道德是约束自己的,法律是来约束他人的。

我们都是正常人

让座道德的标准是什么?让两方都舒心才是让座道德的标准。

年轻小哥累死累活的为生活奔波,好不容易上来一个喝酒的老头,还要给他让座?

凭什么?就凭他老吗?

这显然是不合适的。一旦让座,年轻小哥身体上的劳累只有自己知道,至于这个得到座位的老头会不会对年轻小哥进行感谢,我们无从得知。

不过大概率是不会的,骂骂咧咧的老头会道谢?他只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了。(很少见老人道谢的。)

这个时候,我们发现道德约束自己并不好使了,它只约束了小哥自己,让他难受,至于老头子,没有被约束,还心安理得的坐着座位。

老头子不讲武德,我们是讲道德的,所以只好拿起法律武器来抵挡了。

这样的事情还是美德吗?这里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它不是美德,根本不需要让座。

两方心甘情愿,和和气气的互相谦让才是美德;一方骂骂咧咧,一方据理力争就不是美德;一方暗自受苦,一方心安理得也不是美德。

有些事情没必要忍让

话说回来,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老人出行做公共交通工具,那是他自己的事情,还有他孩子的事情,至于他站着累,也是他自己的事情。

他的家人可能会心疼这老人站着受罪(那个坐在小哥身边的老奶奶),老人也心疼自己站着太累。

但是这位小哥呢?他也有家人啊,他也是需要心疼的。

这样的道德不要也罢。

遇到这样蛮横无理的老人应该怎么做,才会让他们闭嘴,让我们舒心呢?

不要歇斯底里的互骂,一点用都没有,若是他真的能够被骂醒,也就不会骂小哥了。

七八十岁的老头,什么人、什么事情没有经历过,他的三观已经固定死了,很难通过外人去改变。

所以互相的谩骂,徒惹我们不快之外,没有任何作用,更甚至会让我们丢失做人的颜面,甚至被老人殴打。

做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理清行动造成的后果。

控制自己的情绪,据理力争,若是实在气不过,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做个果断勇敢的人

这里的据理力争是做给自己也是做给外人看得,表达出自己的立场,说服周围的群众站在自己的立场上。

至于道理讲给老人亭,大概率是不现实的。

我们需要外界的声音来支持我们,让我们处在正义的一方,获取支持。

这样一来,围观群众会站在我们身边,帮助我们据理力争,谴责不道德的拉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部分老人会选择息事宁人。(嘴巴越毒的人,越是欺软怕硬。他们选择用嗓门的大小,来证明他们的道理。)

这样,事情就得到了解决,作为当事人的我们,内心舒坦,周围人的认可会让我们产生快乐。(大多数的我们需要周围人的认可,这样更加完美,更加舒心。)

但是,有些偏执的老人,在被周围人指责之后,依旧固执己见,对我们骂骂咧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