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结婚?怕了怕了
今天在某乎上看到一个观点,热度很高,索性我拿来分享一下自己的思考吧。
话题是,“年轻人不结婚到底是侵犯了谁的利益?为啥全社会都在逼婚?”
有很多人分析,也得出了让人眼前一亮的观点,令人叹为观止。
比如对于全社会、资本、父母等。列出了一大堆。
我这一篇仅从个人的原因,结合自身的想法来分析,为何现在的年轻人要抗拒结婚。
有一个观点叫做,越高等的文明,越趋向于自我毁灭。
乍一听这个观点比较离奇,但是仔细思考又有一些道理。忽略技术性上的自我繁殖,仅从人类本身的生存繁衍来说,现代社会不结婚,能够收获到的利益要比结婚收获到的更加的多。
为何会这么说?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
随着现代教育的普及,整体国人的素质确实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会比父辈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自己的人生,以及去挖掘生活的意义。
从这一点看,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结婚生孩子的意愿减少也就不足为奇了。
结婚生孩子的最本质原因不多,就三点。生理欲望、社会以及其他家庭成员的认同、以后的养老问题。
(不要说还有父母对孩子的爱,连孩子是什么样都不确定,怎么谈爱?孩子还是虚拟的,总不能说你爱上一个虚拟的人吧?甚至这个“人”还只是一个不确定的细胞。)
从这三点来看,结婚生孩子仅仅只是对于父母自己有利益。生产力的低下,集体劳动的这种社会活动,决定了生孩子利大于弊。
生孩子对父母带来的利益要比不生孩子的利益更大,当时的孩子大多都是散养,十四五岁就可以当做一个劳力了,只需付出十四年的养育,就能“收获”一个会下金蛋的鸡。(这句胡比较残酷,但是事实就是如此,哪一家人多,哪一家就有可能更有机会富有。)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的父母要从幼儿园就开始,供孩子读书,本科上完21岁左右,其中的花费巨大,辅导班,游乐园等这些成了这一代孩子的标配,甚至还有绘画、武术、钢琴等方面的花费。
付出的不仅仅是金钱上的,还是精神和时间上的。
而孩子大学毕业之后,还需要为孩子买房买车、操心婚姻、带孙子。
如此来看,这一代的父母几乎是放弃了自己的生活,仅仅只是为了“别人”的生活,虽然这个“别人”指的是他们的孩子。
基于这一点,现在自我觉醒的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孩子的意愿很低就不难理解了。
发现了结婚生孩子会带来生活质量的骤降,以后的大半辈子都要花费在孩子身上,替孩子背负房贷车贷,替孩子挣钱,照顾孩子,最后甚至是照顾孩子的孩子。
虽然我讲得比较残酷,看起来比较无情。但是每一个人都会在心中衡量利益得失,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每一个人的生命都仅有一次,正是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年轻人选择活在当下,没有能力的话,是很难产生生孩子的意愿的。(这里的“能力”不仅仅只是指金钱,还指的是时间、精力等方面的能力。)
即使是愿意生孩子,那也是得考虑孩子的教育问题。
爱自己孩子的父母总想把世界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即使给不了最好的东西,别人孩子有的自己孩子也要有。
这不是父母虚荣心的问题,这是真心为孩子深思熟虑的父母才会考虑的问题。孩子的心智因为生活落差而不健全,这是这一代的父母不想看到的问题。
从这点看,不生孩子也就说得过去了,这也是社会上很多男士说的理由,没有钱,养不起孩子。
当然,有的父母不会考虑这么多的问题。他们的自私使得他们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生下了孩子。
这个在生理欲望诞生下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得羡慕同龄人的生活,就得在心中埋怨自己的父母。
(若是有人跟我说,养育之恩大于天,那也没办法,请参考下面的话。)
“我养育你,并非恩情,只是血缘释然的生物本能。所以,我既然无恩与你,你也无需报答我,反而我要感谢你,因为有你的参与,我的生命才更完整。”
这是胡适先生说的话。(当然,这句话也可以反驳,但是反驳之前请先认清自己的学识和对人生的思考,能不能比胡适先生更加深刻。)
孩子从出生开始,就落后于同龄人,生活在困苦当中。其生活的苦就已经受够了,心灵的苦还要继续下去,甚至一辈子。
所以说,对这样的孩子来说,人间是地狱。(比如被流产的孩子,被遗弃的孩子,单亲家庭的孩子,甚至还有父母都不要的孩子。)
大多数这样的家庭中出生的孩子,是很难摆脱生活上的贫困,和心灵上的贫瘠的。为何会这样说,所有人都知道,原生家庭对一个孩子的影响,绝对是最大的,甚至能够影响孩子的一生。
这样急匆匆要孩子的父母,压根就没想过孩子的以后生活,没有考虑过孩子的奶粉钱。这是极不负责任的,他们只图一时之快,制造出的生命却需要承受大半生的苦痛,甚至是一生的苦痛。
可能会有人反驳,只要一家人快快乐乐的生活就好了,哪有什么苦痛。
这句话简直是最流氓、最无耻、最无逻辑的一句话了。
快快乐乐的生活需要物质基础来搭建,工地搬砖喝西北风不能快乐,吃肉追寻自己的梦想才能快乐的生活。
家里人生病没钱求爷爷告奶奶的时候,就知道快不快乐了;别人吃肉孩子吃粥的时候,就知道快不快乐了。
如今消费这么高,养育一个孩子需要的成本,足以拖累一个中产家庭,让这个家庭的生活水平一下子降低到以往不敢想象的境地。(比如那些一天上晚班还有熬夜兼职的人,我想他们的痛苦要比孩子带来的幸福感强得多。)
可能有的人会说,只需管好自己就好了,为什么要和别人对比呢?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不用在乎其他人的看法。
真的是这样吗?纯粹是嘴硬,将自己也欺骗了过去。人是群居动物,说出这句话的人的心中,不知有多么羡慕别人的生活。(这句话一定有人杠。)
若是真的不在乎别人的生活,你就不需要去奋斗了,不需要累死累活的挣钱去了,这句话只是心灵上的自我安慰,用以掩盖自己无能为力的借口。
无能的懦夫,人性的懒惰体现的淋漓尽致,只能自欺欺人,甚至企图说服别人相信。
大到国家,小到家庭,都会会不断地和别人对比的。这是我们这些俗人的普通想法,圣贤的境界太高了,清静无为,不争不抢,我们一介凡人学不来。
但是圣贤是什么人,那也是一步步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中走出来的,他不争不抢,无欲无求能够得到圣贤的名号?圣贤的境界?
这是很难的,有对比才会有动力,才会有进步。若是没有对比产生的强烈落差,这个社会不会发展成如今的这个样子。
话说回来,年轻人不结婚对社会肯定是不好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是也不能强逼吧?生一个孩子拖垮一个家庭,要让家庭的大半成员以牺牲自己的生活为代价,去抚养下一代,这太过可怕了。
年轻人的口头禅是什么?“我连自己都养不活,还要结婚?你还要我生孩子?是让我们全家喝西北风过日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