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外界的声音重要吗? - 人间恶事 - 墙上枪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人间恶事 >

第36章外界的声音重要吗?

一个被你们当做空气的人,这个网名吸引了我,天天推荐票,再次感谢。上一个天天给我推荐票的人消失了,他的id叫做对生活充满希望。

我上一篇表达了我对学会闭嘴的一些观点,在这里我会谈谈我对外界声音的看法。

道德是约束自己的,法律是约束他人的。也就是法学者通常说的道德是自律的,法律是他律的。

上一篇的学会闭嘴是给我们自己说的,让我自己学会闭嘴,而没有涉及到让别人闭嘴。今天的也是对自己说的,让我们摒弃掉一些外界的声音,有选择的将外界的嘈杂声过滤掉,不让他们影响到我们。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对一个陌生人的事情随意评判吗?这里的事情指的是具体的,不关于道德方面的事情,比如说孩子成绩怎么样这种事情,还有大姨小姑的催婚。

而一些损坏公序良知甚至犯法的事情,我们当然有义务也有权利去插一嘴。不过在这里我就不说这个了。

我们会去管陌生人的事情吗?不会。

大多数的交流都是熟人之间进行的,所以是熟人之间的客套话引起了我们的烦恼。(选择交友的重要性。)

生活中百分之八十的烦恼都是由人际关系引起的,其他的都不是,若是减少甚至斩断和别人的交流,会少掉很多烦恼。

但是我们做不到,要生存、要工作必须要和人打交道,而和人打交道的时候,必然会产生矛盾,即使是相濡以沫二十多年的夫妻,也会有矛盾出现。

比如我父母,我父亲死犟死犟的,打电话的时候那股尴尬劲儿,让一边听的我们都受不了。他打电话第一句话就开始说事情,从来不先介绍他自己,给熟人打电话是这样,给陌生人打电话也是这样。

每次我和我妈或者我姐在的时候,都会说我父亲。(轻微的,类似提醒,“哎呀,先说自己啊!别人怎么知道你是谁啊?”)

他从来没有改变过来。他也认同我和我妈的建议,但是也仅仅只是听听罢了,该什么样还是什么样。

他作为我的父亲,我妈妈的丈夫,明知道我们是为了他好,但是依旧不听取我们的建议,依旧我行我素。

作为最亲近的我,他的儿子,会因为这件事情生气吗?会觉得我父亲不在乎我吗?

不会的,我从来不会生气,也仅仅只是在发现他的打电话方式错误之后,恼怒心一下升起来,可能说出口的话语有点带刺,相信当时我妈也是同样的情绪,略有恨铁不成钢的微弱情绪。

但是在之后,我们不会还记得这件事情,而是轻松地忘掉这次不愉快,摒弃掉这点小情绪,只会在下次看到父亲还是这样打电话的时候,继续表现出上次的情绪罢了。

你看,我作为我父亲的儿子,也会为父亲微弱的小失误而生气,我妈妈也会。而我父亲作为一家之主,依旧我行我素,也不生气也不恼。

我会觉得我父亲把我的话当做耳旁风吗?可能会,可能不会,因为我在平常压根不会想起这种事情,我也不会觉得自己的话被父亲忽略了,让我的心中有不开心的感觉。

我完全没有,这种情绪是有时效性的,也是有固定的场所的。

我们总觉得别人把我们当做空气,所以心生恼怒,觉得自己不受重视。

首先恭喜你的感觉是对的,别人确实是将我们当做空气,以一副陌生人的态度对待我们。而给我们这种感觉到往往都是我们的熟人,甚至是亲人,比如父母。

但是这才是真实的呀,排除掉那些确实不关心孩子的父母,比如丢弃,放养这种管生不管教,不管养的父母,剩下的父母都是责任心极强的,他们对我们的爱很深,以至于我们时常忽略。

我们总觉得父母不关心我们,对我们内心的真实想法视而不见,一味固执的将他们那套看似陈旧、过时的处世之道套在我们身上,这让我们极为不适应,生气,甚至和父母对着干。

甚至是用我们一生的时间,来证明父母的教育方式是错误的,他们的想法是过时的。这样的我们太可怕了,也太可悲了。

最高级、最恐怖的感情是什么?就潜藏在我们对待陌生人的态度上,那就是不理睬,无所谓。这样的情感才会真正的让人心如死灰,当你对某个人失望至极的时候,对他不理不睬,才是对他最大的侮辱,因为你否定了他存在的价值,否定了他自己做的所有事情,会让他觉得自己是个小丑。

(如果有仇人,别和他争,而是对他不理不睬,这样才是真的恐怖的报复,打他一拳太轻松了,否定他存在的意义,才是最重的惩罚。)

比如当你在公交车上带着耳机听着歌时,有个老人让你让座,你没有听到,然后他瞬间暴跳如雷,对你破口大骂。

这时候什么样的选择才是对这个无良老人最大的侮辱,那就是选择冷静,不理不睬,他会感受到无尽的侮辱,他觉得自己在你面前像是个屁,比空气都不如。

这样的结果是什么?他会恼羞成怒,然后大概率对着你的脸来一拳,以宣誓他的存在感。之后你就可以叫警察了,当众殴打他人,来个寻衅滋事不过分,还留个案底,影响他的直系后代。

这样的惩罚不必吵回去,打回去解气吗?

这才是将别人当做空气。

话说回来,我们觉得被周围的人,甚至是家人当做了空气,对我们真实的意图视而不见,而是劝我们去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比如上学,好好学习之类的,或者是放弃自己的爱好,比如画画,去报名奥数班之类的事情。

这不是把我们当做空气的表现,而是把我们当做提线木偶的表现。

每个人都要当提线木偶,因为我们天生不会走路,需要人教,这是任何人都要经历的过程。

人是有认知差距的,就是通俗说的代沟,这是无法避免的。既然无法避免,我们就要筛选出哪一条连在我们身上的丝线会带给我们光明,又有哪一条丝线会将我们带入深渊,或者说哪一条丝线是毫无用处的。

当我们仔细筛选出来后,(这里的仔细指的是科学地观察,有逻辑解释的可能性),我们拿着这个理由去说服我们认为把我们当做空气的人,这些人大多数是父母。

既然我们的父母给了我们这样糟糕的感觉,那定然是会有时间和精力听取我们的意见的,我们用我们的理由,去说服他们。这里的说服指的是有理有据的说服,不是胡搅蛮缠,寻死觅活。

若是不能说服,那就证明我们的理由还不够,我们需要找出更好的理由,这点不管我们承不承认,都是事实,我们的理由还不够,连我们的父母都说服不了。

我们只觉得他们固执,听不去我们的话,但是真实情况往往是,我们自以为是的理由,压根不是理由,只是一厢情愿的毫无事实依据和逻辑依据的理由,只是我们自己不觉得。

那如何去提高自己理由的说服力呢?用事实说话,列出调查来的实际情况,这里需要深度思考,需要看书,这会让我们的思想更有深度,理由更加具有说服力。

学会筛选,并不难。我们生活中的交流大部分是无效交流,说出去的话一般都是客套话,就像亲戚询问成绩,催婚等,都是客套话,就像“吃了没?”“改天请你吃饭!”等一样的客套话。

只是这些话被我们自己放在了心上,对自己造成了烦恼,但是事实上,说这句话的亲戚压根就没有把你的事情放在心上,这只是他们一种交流的话题罢了,就像八卦一样。

他们只要求交流时有内容可聊罢了,至于交流的内容到底是什么,他们不会在乎的。可能今天晚上对你说的话,他们明天早上就忘了,只有我们还傻傻地放在自己心上,让自己苦恼。

当然,有一种很可悲的情况,就像我们最冷酷,最高级的情感一样,不理睬。这种情况也有很多,因为身边没人,没人关心我,哪怕连一句客套话都没有,这是令人伤悲的。

每个人都需要被爱,哪怕是一个孤儿,也渴望被关爱。

在我们常人视为烦恼的父母的责怪,也是这些人渴望得到的关爱。

越长大越孤独,这里的长大指的是心理的长大。我们逐渐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一座独立的壁垒,外人进不去,自己出不来,由此产生无尽的孤独感,无人能理解。

我曾为此深深的烦忧,彻夜难眠。但是等我逐渐的认识到,这才是人生的常态的时候,我会逐渐的接受这样的生活,我是个薄情的人,我曾一个人独居在一间昏暗的小屋子里,整整三年,我不想和任何人说话,甚至也不想和家人谈话。

我曾在深秋的寒夜里在冷冷的雨中徘徊在黄河边,我的心就像黄河奔腾的水,于深夜中无人能懂,无人想看,翻涌的浪花和我渴望得到理解的心情一样激荡。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