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常来
她万万没想到,有一天会见到上辈子的熟人。
还是与她关系密切的顾清玄。
他是雍勤伯府顾老夫人娘家的子孙,因雍勤伯府中嗣单薄,便将他接来养。那时候,她比顾清玄大了整整五岁,她刚从边陲回到雍勤伯府的时候,全家对她都很不友善,只有顾清玄对他好。
那时候他才十岁左右的样子,跟在她身后姐姐长姐姐短的叫。
她见顾清玄天天在屋里读书写字,便带着他上树掏鸟,下河摸鱼,干了不少调皮捣蛋的事儿。那时候,顾清玄可崇拜她了。
直到她嫁人之后,顾清玄还总是到侯府去看她。
可惜那时候她顾忌侯府的人,委婉的告诉他,他渐渐大了,不该常来。他后来便不再亲自来了,有好吃好喝好玩的便只托人送来。
如今想想,连最有一个真心待她的人,也被她亲手给推远了。
她死的时候,顾清玄应该只有十四岁,只比她高出些许,如今她重生为洛州楚宅的楚娴,他竟然已经跟楚瑄差不多高了。
算起来,年纪应该也跟楚瑄差不多,只是不知道,他有没有怨恨过雍勤伯府那个楚娴。
而雍勤伯府里的人,又是否在意那个死去的嫡小姐。
过了这么久,楚娴以为除了杀死自己的仇人,她对上辈子的事儿已经没有太大感觉了。
可没想到,顾清玄的出现,竟然勾起了她诸多的伤心事。
那个委曲求全的楚娴,本来就是一个多余的人,如今死了,应该是皆大欢喜吧。
爹爹不会再因为她被顾老夫人指着鼻子数落,继母也不用想尽办法让她出丑,嫡妹也不会处处都要与她攀比争抢。顾老夫人更不会将她视作雍勤伯府的耻辱,可为什么,想起过去,心底便升起一团不甘的火焰。
聚在胸口,烧的她痛苦不堪。
楚娴握起拳头,把头埋在膝盖上,慢慢抱紧了自己。
周身忽冷忽热,头也痛的厉害,最后楚娴再也撑不住,直接晕了过去。
只是,在倒下那一刻,似乎有人飞奔而来,接住了她。
楚娴患了伤寒,迷迷糊糊躺在床上三四天,才彻底清醒过来。
这期间,她有时候感觉自己躺在一个温暖的怀抱中,有时候感觉有人抱着她给她喂药,似乎还有人在耳边说着什么。
她醒来的时候,便只看到趴在床前睡着的青杏,和坐在屏风后看书的楚瑄。
她一动,楚瑄便放下书,朝这边看了过来。
似乎听了听动静,楚瑄很快便放下书,转过屏风,走到了床前。
看到楚娴眨巴着大大的眼睛,伸手在她头上摸了摸,忽而一笑,说:“烧退了。”
说话间,青杏也惊醒了,见楚娴脸色好转,高兴的跟什么似的,赶紧道:“阿弥陀佛,姐儿终于醒了,这么多天也没吃上几口东西,奴婢这就去把粥给小姐熬上。对了,还得给老夫人说一声,老夫人这几日天天过来,见小姐难受,她也跟上刑似的。”
说着,就一溜烟的跑了出去。
楚娴目瞪口呆,没想到一向稳重的青杏尽然也有方寸大乱的时候。
她张了张嘴,想说话,可喉咙疼的快冒烟了。
正难受,一杯水便递到了跟前。
楚瑄手修长有力骨节分明,看起来极漂亮。她想接过来,可躺了几日没力气,便就着他的手喝了起来。
楚瑄竟也没什么反应,反而坐在床上,给她当靠垫。
她喝够了,楚瑄便将水杯放下,拿帕子给她擦了擦嘴,让她重新躺下,然后给她掖了掖被子。
那有条不紊的动作,让楚娴忍不住想,这人可真有耐心,对她这做妹妹的都如此无微不至,那将来若是做了他的夫人或者孩子,岂不是要幸福死了?
不知道将来谁这么好运呢。
楚娴正看着天花板胡思乱想,楚瑄突然道:“你认识顾清玄?”
啊?楚娴的心瞬间提了起来,难道她生病期间,在梦里叫了顾清玄的名字?
楚瑄凝视她,眼神里带着探究。
楚娴大病初愈,脑袋还蒙着,根本来不及伪装自己的情绪。
就在楚娴忐忑之际,楚瑄摸了摸她的头,安抚道:“救你的人正是顾清玄。他是京都来的。”
楚娴松了口气,笑道:“是啊,我也没想到京都来的公子哥竟然这么勇敢……”
沈氏听说楚娴醒了,便着急忙慌的赶了过来。楚瑄没再多说,他见楚娴没什么大碍,便告辞离开了。
四喜等在院外,见楚瑄出来,便道:“公子,查清楚了,的确是三小姐先动的手,这其中似乎还有七公子的的主意,我听溢香园里的人说,那天晚上,七公子跟三小姐在屋里聊了大半夜呢。”
楚瑄点了点头,一边往客人住的东跨院走,一边道:“去把七公子叫到含章院,就说我要教导他功课。其他的,你应该知道怎么做。”
四喜立刻应道:“二公子正巧也在院里闲着,奴才一块给请过去。”
这主仆俩话都说了一半,跟打哑谜似的。
不过,却极有默契。
这种事显然不是*做了。
四喜离开之后,楚瑄便去了东跨院。
顾清玄正在院中练剑,也没个小厮伺候,汗巾就搭在一旁的树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