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新海36号(207)
(1)育种单位新疆塔河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2)特征特性新海36号为海岛棉品种,全生育期146.5天,植株呈筒形,茎秆坚硬,抗倒性好,零式果枝,株型较紧凑,株高在100厘米左右。叶片中等大小,叶绿色,掌状,叶裂深。铃长卵圆形,铃面油点明显,多为3室,单铃重3.267克,籽指12.5克,衣分31.6%,霜前花率93.23%。
(3)抗病性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植保总站鉴定,枯萎病病指为7.69,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指为36.21,属耐黄萎病品种。
(4)产量表现在2008—2009年自治区海岛棉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每667米2
籽棉产量350.4千克,皮棉产量110.2千克,霜前皮棉产量103千克,分别比对照品种新海21号增产14.6%、10.1%和10.5%。2009年生产试验结果:每667米2
籽棉产量、皮棉产量、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92.34千克、125.42千克和113.85千克,分别比对照新海21号增产17.43%、11.33%和9.85%。
(5)栽培技术要点适期播种:南疆地区一般在4月上中旬播种,地膜种植。合理密植:该品系叶片中等大小,零式果枝,铃柄较短且直立,适宜密植。每667米2
种植1.6万株左右,收获株数1.2万~1.4万株。应施足基肥,重施花铃肥,花铃期喷施锌、硼叶面肥,增加顶部成铃率。该品种苗期早发,生长势强。若土壤肥力差,前期生生长势弱,可适当提前灌头水;土壤肥力好,前期长势强,可适当推迟灌头水;滴灌棉田全生育期灌水8~10次,9月上旬停水,防止后期脱肥、受旱。及时防治棉铃虫、棉叶螨、棉蚜等棉田害虫。
(6)适宜种植区域该品种适宜在新疆南部中早熟棉区种植,黄萎病严重发生地区不适宜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