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北疆棉花优质超高产标准化栽培模式
(1)播前准备
1品种选择选用早熟、优质、高产、耐病品种,如新陆早10号、新陆早13号、新陆早16号、中棉所50等。经过精选、晒种、硫酸脱绒、种衣剂或药剂拌种,并加适量微肥拌种。
2土地准备选择土层深厚,盐渍化轻的壤土、轻黏土,肥力中上等经过茬灌或秋耕秋灌的倒茬地。做好棉田土壤培肥工作。犁地前每667米2
深施油渣50千克至100千克;基施三料磷肥13~15千克、硫酸钾5~8千克;尿素在黏土地每667米2
施30千克,沙壤土22.5千克,沙土地15千克,达到全生育期氮素化肥总量的33.3%~66.6%。磷、钾肥全部作基肥。
3化学除草播前结合整地进行化学除草,每667米2
可用48%的氟乐灵乳油100~120克,加水30千克,在傍晚边喷边耙,耙深6~8厘米,以防光解。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应做到铲埂除蛹,应在地边杂草上打封锁带。
(2)适期早播
1播种时间当气温稳定在8c以上,膜下5厘米地温达12c以上即可播种,做到“霜前播种,霜后出苗”,一般年份最佳播种期为4月10~20日,试播时间可提前2~3天。
2播种要求滴灌棉田采取干播湿出的办法,按照适宜时期进行滴水补墒,保证“霜前播种,霜后出苗”。在狠抓整地质量、种子质量、铺膜播种质量3个基本环节的基础上,实现一播全苗。
3铺膜及播种方式铺膜质量要求:铺膜播种一条龙作业,要求膜行直,膜面平展,采光面大,松紧适中,膜边垂直入土5厘米左右,压土严密。点播,每667米2
用脱绒种2~3千克,一穴1~2粒,空穴率应达到1.5%以下。应坚持适墒浅播,点播播种深度2.5~3厘米,覆土2厘米。如春季升温快,干土层厚,带打埂器筑埂打畦,将种子播在湿土层。播种质量要求:播行端直,行距一致,下籽均匀,深浅合适,覆土严密,接行准确,到头到边。
(3)播后田间管理在机械铺膜播种的同时,坚持人工辅助查膜覆土,风多地区的黏土地,每隔8~10米,膜行垂直打土埂。筑埂土量适中,分布均匀,以防大风揭膜。铺膜播种后,密切注视气温变化情况,做好防霜冻准备工作。
(4)苗期管理点播棉田现行后,要查苗护土,重点解放出错位苗,封好“护脖土”,穴口要封严,至5月中旬前结束。不同配置方式苗期在宽行进行1~2次中耕,深度14~16厘米,定苗后再中耕1次,行间护苗带、穴口处除净杂草。1叶龄开始定苗,2叶龄前结束。要留足苗,确保苗株数每667米2
达到1.6万~1.7万株,严禁留双苗,要求留壮苗去弱苗,培好“护脖土”。坚持药剂拌种,3月份对温室与大棚蔬菜进行防治,消灭蚜源。4月下旬发现田边杂草中有越冬代的棉叶螨,可施用20%灭扫利乳油,或20%速灭杀丁乳油,对水1500倍防治,有选择性喷洒棉田保护带;加强虫情调查,查找中心虫株,插标记,采用抹、摘、拔、喷的防治方法。合理化控与叶面追肥,结合品种特性、棉株长势及水肥管理等确定施用生长调节剂。如品种生育前期生长势强,2~3叶龄期前后喷洒缩节胺,含有效成分96%以上,每667米2
用量0.3~0.5克,不超过1克,浓度15毫克/升;现蕾期5~7叶龄用量1.5~2.0克,浓度30~40毫克/升,要求机械喷雾,喷洒均匀。生长势弱的品种,苗期可不进行化控;如是旺苗,每667米2
严格掌握用量为0.2~0.3克,浓度低于15毫克/升。
(5)蕾期管理
1化学调控棉株10~11叶龄,即开花前浇头水时机械喷洒缩节胺,每667米2
用量3~5克,浓度60~70毫克/升。同时叶面追肥,每667米2
用磷酸二氢钾150克、尿素150克。
2灌好头水棉田第一次灌水时间根据棉株需水特征、土壤墒情而定。当主茎日增长量0.8厘米时,需灌头水。常规沟灌棉田一般在6月中旬至6月底开始灌头水。为保证灌水质量,灌水前修宽浅毛渠,宽1.8~2米,渠埂50厘米以上,毛渠间距25~30米。头水前揭膜,开沟灌溉,每667米2
灌水60~70米3
,做到灌水不淹苗、不旱苗,不浇“跑马水”,切勿大水漫灌。膜下滴灌棉花全生育期每667米2
共需水230~280米3
,一般每667米2
灌出苗水10~15米3
左右;在底墒较好的情况下,生育期第一次灌水一般在6月中旬进行。
3施肥棉田蕾期追肥为花铃期用,要以氮肥为主,头水前每667米2
施尿素量为:黏土地7~8千克,沙壤土10~12千克,沙土地15千克;机械条施,深度10~14厘米,距苗15厘米左右,达到深浅一致,覆土良好。头水前中耕除草,开沟施肥;头水后及时中耕,疏松土壤保墒,便于第二次追肥。中耕幅宽30厘米,深14~16厘米。
4病虫害防治头水前加强虫情调查,棉蚜、棉叶螨中心虫株插标记,采用20%灭扫利乳油15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乳油1500倍液防治,或20%三氯杀螨醇60毫升加水点片喷雾,封锁除治,以防蔓延。7月上旬防治二代棉铃虫,采用杨枝把诱杀成果蛾,第二天日出前收蛾即杀死。
5揭膜沟灌、软管灌和地埋式滴灌棉田在头水前3~5天利用地膜回收机或组织人工揭膜,其方法将埋入土中的膜边揭起,将残膜带出田间,揭膜后2~3天须及时灌水,防止棉株受旱。
(6)花铃期管理打顶后3~5天,每667米2
喷洒缩节胺6~8克,浓度100~120毫克/升。叶面追肥时每667米2
施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尿素200克。二水、三水、四水均为花铃水,其灌水间隔天数10~15天,不宜超过20天,每667米2
灌水80米3
左右,最后一水灌60~70米3
。做到控制灌量、灌水均匀、不淹不旱,灌后叶色一致,生长整齐。停水时间须结合秋季气温、土壤墒情、棉株长势而定,一般8月15~20日停水。膜下滴灌棉花开花后对水分的需要量加大,每667米2
每次滴水量为25~30米3
,灌水周期5~7天,最长不超过9天。盛铃期以后每次滴水量可逐次减少,最后停水时间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初,遇秋季气温较高年份,停水时间还要延后。二水前(7月15日)机械条施肥,深度8~10厘米,每667米2
尿素用量:黏土地7~8千克,沙壤土10~12千克,沙土地15千克。要求机械条施,切勿撒施。棉株打顶时间据气温、产量所确定的预留果枝数而定,做到“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7月5~15日打顶,留7~8台果枝。坚持早打顶,一顶一叶,株株打到。并带花袋,将打下的顶叶装入花袋,带出田外掩埋。在秋季降温快、霜期早的年份,对旺长的棉田,须在8月上旬开始整枝。
(7)成熟期管理贪青晚熟棉田结合推株并垄,当中午气温20c左右,75%主体棉铃的铃期45天以上,距霜期20天时,即9月20日前后,人工喷洒有效成分40%的乙烯利,每667米2
用量100~200克,浓度为800~1500毫克/升,主要往棉铃上喷洒。大部分棉株吐絮后5~7天即可采收。采收时严格执行“五分”制度,即分收、分晒、分存、分轧、分售。防止毛发、化纤、麻绳等特殊杂物混入籽棉。
(8)及时腾地,秋耕冬灌9月底或者10月上旬待二遍花基本采摘完毕,进行带茬灌,10月底采摘结束,轻病区粉碎棉秆、回收残膜、施基肥、犁地、平地达待播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