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生产条件
黄河流域棉区棉花以春直播为主,在山西省南部、陕西省关中地区、甘肃省陇南地区多实行地膜覆盖,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肥水条件较好地区发展麦棉两熟套种,部分地区实行营养钵育苗移栽、地膜覆盖或同时采用两种技术,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少数留在家乡的劳动力需要提高棉花种植效益,因此瓜棉间作套种和菜棉间作套种模式发展很快。该棉区时常出现倒春寒,棉花苗期易发生立枯病、炭疽病和根腐病等,影响棉花苗期生长,甚至死苗。该棉区多数棉田属于枯萎病和黄萎病混生病田,6月份以后相继发生枯萎病和黄萎病,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后,黄萎病的新类型——落叶型黄萎病对棉花生长危害很大,棉株感病后短期内叶片变黄,大量脱落,形成“光秆棉”,甚至大量植株死亡,被称为棉花的“癌症”,这是目前对棉花危害最大的病害。该棉区棉铃虫、棉蚜、棉盲椿象、棉红蜘蛛危害较普遍。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和快速普及,棉铃虫已不是主要害虫,棉盲椿象的危害较普遍。
该棉区以种植转基因常规棉为主,近年来抗虫杂交棉面积增加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