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以前防老鼠,现在防你
45以前防老鼠,现在防你
隔天她起了个大早,洗头化妆,选了套简约正式的连衣裙。
出版社在第五大道熨斗大厦里,专门出版艺术类读物,诸如散文诗歌,绘本,摄影集,插画集之类,规模不大不小,在业界也算小有名气。
丽莎在电梯门口等候,一头棕黑色短发,窄长的脸颊,大约三十多岁,看着温和可亲。笑着跟她打招呼,带她去见总编辑和业务经理。
昭昭有种初入职场的羞涩感,以往周围有中国同学,现在可不见得有中国同事,又第一次独自面对这么多外国人,难免紧张。后来转念一想,明明自己才是外国人,这才是紧张的根源。
进了主编办公室,凯瑟琳女士右手举着烟,左手举着手机,边抽烟边讲电话。她比了个手势,请昭昭先坐下。
昭昭细细打量她,五十多岁的女性,金发碧眼,颈上带着一串润白的珍珠项链,有些不怒自威的气势。等凯瑟琳挂掉电话,朝着昭昭伸出一只手,她赶紧又站起身握住。
凯瑟琳边打量她边说:“younglady,youlooksosweet。”
接着又说:“你看起来跟我读高中的女儿一样大,亚洲女性的年龄永远是个谜。”
昭昭听出了她的英国口音,抑扬顿挫又不失优雅,就算玩笑也没有冒犯之感。她忽然不那么紧张了,凯瑟琳并没有看上去那么不好相处。
凯瑟琳跟她聊起国籍问题,表示国籍不同,审核流程也不同,需要的周期更长一些。一般6-8个月出版,而她的可能更长,恐怕会拖到一年。
“你可能不知道,美国的出版法规非常复杂。作为一个非美国籍作者,你需要提供一些额外的文件和证明,比如你的护照、签证、税务信息等。我们也需要对你的绘本进行一些额外的审查和修改,以确保它符合这里的版权、内容和质量标准。这些过程可能会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所以我们希望你能够耐心配合。”
她说完后又着重表明一点:“我们可以现在签合同,这期间请你不要发生任何意外。”
“什么意外?”
“比如坐牢,或者个人名誉受损,这不利于我们后面的宣传。”
她对自己有信心,便笑着应了。
接着又谈到合同形式,问她选择买断式还是版税式,是接受一次请付清,还是以发行数版税率的方式付稿酬。
她很清楚两者的区别,老师也曾说过新人适合买断式,不用担心图书的销售情况,只是版权不再归自己所有。如果对自己的作品有信心,那当然版税式更好,卖多少本,抽多少版税。
她倒不是对自己的作品多有信心,只是不那么缺钱,更有些盲目的天真,当机立断表示签版税式合同。
这时业务经理说话了,四十多岁的男性,宽大的体型,棕t色的头发,蓄着一圈茂盛的棕色胡须。昭昭在心里没礼貌地畅想,像只披着人皮的棕熊。
棕熊先生轻咳一声,“恕我直言,我认为买断式更好,这样能降低你和出版社的风险和成本,税务方面也更简单,适合新人作家。当然,我们也会提供更多的宣传。”
她委婉地表示,还是选择更适合自己的。
“也许你可以回去考虑一下,我们不急着今天就签。”凯瑟琳说。
她这时才明白,作为毫无履历的新人,她几乎没有话语权。凯瑟琳也在委婉地告诉她,不签买断合同,那她也得不到出版的机会。
丽莎取出合同,昭昭接过仔细阅读。买断费一万刀,她思索片刻,将合同放回桌上,“我还是坚持自己的选择。”
丽莎送她去电梯,穿过编辑部时,昭昭长舒一口气,这个小小举动被丽莎看到,她微笑着说:“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凯瑟琳虽然苛刻了些,但也有她的道理。之前签过一位知名艺术家的儿童绘本,在上市前,那位艺术家因为吸毒名誉受损,造成严重损失。没有人愿意为自己的宝贝买一本吸毒作者的绘本,你说是吗?凯瑟琳现在有心病,对新人的顾虑也更深。”
所以这也是与她签买断制的原因之一吗?虽然无可厚非,可她也不想因此妥协。
走出大厦,她不想马上回家,便沿着第五大道散步。从这里回公寓,步行只要半个多小时。
凯瑟琳让她回去考虑清楚再给答复,明显是给她一次改变主意的机会。她明白对于一个外国籍的创作者来说,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但也有每一个新人不得不直面的问题,他们没有挑剔选择的权力。
现在她又有了新感悟,凯瑟琳并没有看上去这么好说话。她应该相信自己的第一直觉。
如果一再坚持,出版社会妥协吗?她不敢肯定,因为凯瑟琳并没有表现出非常看好她的态度。也许这是一种策略,就像买卖东西,买家不能表现得太过喜欢这件物品,要不就不好讲价了。
她被这个想法安慰到,在精神维度上获得了一点小小的胜利。
如果凯瑟琳觉得她的作品并非不可取代,那她可以转投下一家。如果下一家仍然是这样的态度,她会妥协吗?她会在一次又一次的拒绝和妥协中,意识到自己才华有限吗?那多可悲。
到家时,孟亦林正在厨房煮咖啡。她心不在焉地坐到岛台边的独脚凳上,让他给她也倒一杯。
他把咖啡递过去,闲闲地问,谈得怎么样?
昭昭抿了口浓苦的咖啡,把事情经过跟他说了一遍。
他说没什么好纠结的,可以请律师去谈。昭昭忍不住调侃,买断她才一万,请律师要几万不得而知,但一定比她贵很多,是不是有些本末倒置。
孟亦林问:“你觉得你的作品只值一万?不相信自己的潜力?”
她已经不太有信心,自己又不是百年一见的天才,更不可能横空出世,仅凭才华就砸出一片天地。有出版社签约已属不易,她现在觉得应该先获得出版社的青睐。“也许我该答应她们,有专业人士帮忙出版宣传,对我这个新人来说挺好,即能得到业内认可,又有出名的机会。”
“没想过自己宣传,自费出版,自己放在网上卖?”
“太复杂了,我这人只能一心一用,创作已经耗费了我所有精力。”
“要不要我……”
他还没说完,昭昭就笑着截断他的话,“不要。你一定会说,花钱组建团队就行了,请人宣传请人策划。就算印十万本,我也印得起。”
孟亦林也跟着笑:“什么时候位列仙班的,都会未卜先知了。”
她双手撑着下巴颏,“你现在能赚到很多钱,是不是很有成就感?”
“一般吧,我只是稍微努力了一点。你也知道,10分努力加10分运气加100分的家庭,会得到120分的收获。其实赚钱本身并没让我有多大成就感,是我这份工作。”
“工作不就是赚钱?”
“是这样,不过我做什么不能赚钱?只是这份工作有挑战性。我们做的所有投资项目都像是一场赌博,没有绝对的成功,过程充满变数,需要强大的判断力和决策力。我喜欢赌博的过程,赌赢了才让我充满成就感。”
“我以前小看你了,总觉得你的工作枯燥又乏味,还是赚着别人辛苦钱的投机分子。”
孟亦林回敬道:“是这样,艺术家嘛,没有点视金钱如粪土的气质,都不好意思认祖归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