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供人院
隔日,新晋牌令司顾问方大人的府邸遇刺的消息就传遍了内城。
刑部移交卷宗给大理寺,得出的结论就是贼寇作祟。具体这伙贼寇是怎么来的,有何目的,为什么找上了方汝,谁也给不出结论。
皇帝象征性地赏了些鸡肋的东西,抚慰了一下她,又给出了敕令,要她一个月内破除元府的案子。
沉沉的压力如山一样沉下,方汝接过圣旨,却只是轻轻一笑。
牌令司三个月都破不了的案子,要她一个月破,可见皇帝也是病急乱投医。
今日宋月白要带她去供人院买奴仆,方汝在牌令司那儿点了个卯,然后溜回家里,简单收拾了一下,换了一身干净利落的圆领袍,披上斗篷,去了前街等他。
不消片刻,宋府的马车赶了过来,方汝上了车,两人一并往供人院去。
“新的牌匾今日下午可以送到府上。”宋月白给她倒了杯热茶,又将早早准备好的暖手炉递给她。
方汝接过,捂了捂冰冷的手,问道:“不会是什么附庸风雅的诗句吧?”
宋月白瞥了她一眼:“你想多了。”
附庸风雅?要不是她赏梅宴时写了一首诗,惊艳四座,他都不知道她还有这方面的文采。还是算了吧,要是她身上多了些文人的酸腐气,他简直不敢想了。
方汝一看就知道他在想什么,哼了一声。
宋月白无奈,只得换了个话题:“你想好要买哪些人手了吗?”
“两个护院,四个小厮,一个丫鬟吧。”方汝想了想,说道,“再加一个厨娘。”
虽说千面愿意为她做饭,但是她却没打算一直让千面委屈在厨房里。千面是个有才华的人,却因为在牌令司有了案底,始终只能活在黑暗里。
但是她却要千面能够光明正大地出现在京都的街头,不必畏畏缩缩,不必担惊受怕,不必在听到官府的声音时会下意识选择离开。
宋月白默然半晌,突然说道:“我领了工部中书令的职,春汛快来了,淮南道正需要兴修水利,这是一份肥差,做得好,陛下必然欢喜。不过,这监工一位,始终空缺,找不到合适的人手。”
方汝愣了一下,听出了他的意思。
他是要把这个位置留给千面?
兴修水利的监工,又是在富庶的淮南道,历来都是水利重点,说是兴修,不过就是过去转一圈,没什么大问题就可以回来了。这个位置,多少人抢破脑袋想要,他竟然可以选择给千面?
“如果千面做得好,不但能洗涮身份,还能挣得一官半职,日后或许对你也有帮助。”宋月白说道。
方汝沉吟片刻,说道:“我不能替他拿主意,等晚上回去问问他吧。”
宋月白弯了弯唇角,露出了一抹叹息。
“叹什么气?”
“既觉得高兴,你是这样细心的人;又觉得难过,你这份细心是给别人的。”
方汝噗嗤一笑,真觉得他吃醋都吃的与旁人不一样。
到了供人院,管事的一听说是宋月白和方汝来了,当即迎出门来:“不知宋大人光临,奴才可真是有失远迎,罪过罪过。”
供人院历来都是容纳皇宫挑剩下的宫女、侍卫的地方,也有一些罪臣家眷,方便向各大世家官府输送仆役。这个机构归属吏部管辖,这个管事在宋月白面前自称一声奴才,也不算过分。
宋月白微微颔首,淡道:“听说昨儿新送来了一批,先领过来让方大人瞧瞧。”
“这位就是方大人吧,除夕夜敲喊冤鼓,可是一大佳话,奴才这就给您去领人。”这管事也是个嘴甜的,一边捧人,一边利落的办事。
不大会儿,十名男人和十名女人就被领到了院子里。
方汝一一看过去,目光落在了男人堆里,有两个人,皆微垂着头,神情冷漠。从他们的身架上可以看出,必然是个日久习武的人。
宋月白也注意到了他们,转头道:“这两个人的身份干净吗?”
管事忙道:“宋大人是头一回来供人院,想必不清楚。咱们供人院的奴婢奴才,一个个都是干净的。您要是想看卷宗,奴才这就给您去拿。”
方汝说道:“就他们两个,卷宗拿来看看。”
管事打眼一瞧,立刻报了两串数字,让手下人去取。
那边两人同时抬头看了她一眼,其中一人面色忿忿,似要说话,却被另一人拦了下来。
卷宗拿来,方汝低头瞧了一眼,微微挑眉。
“怎么,供人院连江湖人也收?”她问。
管事说道:“钟家是北地四大家族之一,但凡有名望的世家,也是官府记录在案的。钟家遭难,官府自然接收。”
方汝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其实按照道理说,官府的行为是有违道义的。江湖纷争,自然交给江湖人去解决,官府插手,显然是违背了规矩。
她搁下卷宗,说道:“换一批吧。”
管事愣了一下:“姑娘不要?”
“心高气傲的世家公子,虽然落魄,但是脾气大,不好调教。”方汝淡淡地抬眸,扫了两人一眼,“我的手底下不缺桀骜不驯的人,但是也不想浪费这个精力。”
管事一挥手,正要换人,那两人却突然走了上前。
一人扑通一下跪在了她面前,另一人似乎不肯跪,却也被强制拉了下来。两人眉眼之间有几分相似,瞧着像是两兄弟。
前一人说道:“请方大人收下我们兄弟二人,日后,我们定以方大人马首是瞻!”
方汝垂眸,一笑:“跪的这么容易,岂不是太没有气节?”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