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元宵节
很快,梅园的侍从就取来了乐器,宋月白随手挑了萧,明逸挑了琴,齐朗则拿了埙。三个人商议了一下,由明逸挑头,开始合奏。
他们合奏的正是梅花三弄,也算是应景。
方汝右手持剑,静立片刻。七公主正待出言嘲讽,忽然一阵风起,扫过一地落花。梅花随风飘扬,花雨灿烂,一道银光倏然亮起。
长剑嗡的一声,寒水出鞘。
素衣女子折腰,剑尖抵到地上,旋即身姿轻盈,随风而起,宛如踩着花瓣而来的仙人。剑光在半空绽放,风声猎猎。
女子的柔美,和剑诀的硬朗,在流芳阁结合成了一副至美的流动画面。
随着音乐的渐渐急促,她的脚步也旋转的越来越快,脚下梅花没有一片可以落到地上,都在她极为迅速的转动之中,在她身周形成了一道旋风。
冷香四溢,剑气扑面。
贵女们早已吓得远远躲开,就连七公主也害怕被剑气划伤,避到了廊下。
唯有坐在墙头的男子们,一个个看着她,眼里都有光芒闪动。
她的剑势大开大合,又兼灵动如仙,既让人觉得磅礴大气,又让人看得心底痒痒,恨不得将她纳入怀中,让这抹剑光只为自己绽放。
宋月白的箫声渐渐清亮,将琴声压下,成为了乐曲的主导。
最后一声缓缓落下,流芳阁那道素色的流光也停了下来,半空的花瓣全都落回了地上,满园寂静。
秋文正“呀”了一声:“诗!”
众人纷纷低头看去,果然,地面上竟然被剑气划过,以大地为纸,以长剑为笔,刻下了一首七言的诗。
宋月白已经翻过院墙,跳了下来。
他低头看着地上的诗,缓缓读到:“白鸥问我泊孤舟,身留江海心不留。何事由来锁眉头,腊月新梅忆旧游。青山寒水梦空流,玉骨冰姿今在否?高情已逐晓云空,今有梅花赋闲愁。”
墙头的众人纷纷称赞,是一首好诗。
院子里的贵女们打量着七公主的神色,不敢开口。
方汝将剑一扔,恰恰丢到了魏良枫的怀里,险些没把他撞下墙头。魏良枫抱着剑,一脸苦大仇深。
只听院内女子清越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赏梅宴,不过是你们这些贵胄儿女凭借祖荫,相互捧哏,相互虚伪应对的场面。这种宴会,恰恰玷污了梅花生来高洁的品性。我想,梅花若是有灵,也必然不屑与尔等为伍。”
七公主捏紧了拳头。
“再者,学文学武,都不是拿来争强好胜,或博人眼球的。我不肯作诗,不代表我不会作诗。正如我不动手杀人,不代表我就不会杀人。”方汝手一抬,边缘锋利的铜板自掌心激射而出,割断了如意身上的绳子。
千面上前,往她手里放了一颗药。
三个人如来时一般,纵身越过墙头,消失在了屋顶后面。
宋月白正打算离开,忽然听见身后七公主柔弱的哭声:“庭轩,你也要走了吗?”
“今日赏梅宴,景色不错。多谢公主和魏公子的款待,宋府还有事,庭轩先行告辞。”宋月白翩翩行礼,走出了院门。
自梅园离开,果然在不远处看见了萧听墨和方汝。
方汝靠在墙边,抚着额头。
他快步上前,搀住了她:“身子还不好,逞什么能?”一摸她额头,好在没有发烧。应该是大病初愈后的身体虚弱,再加上刚才勉强舞剑,导致现在快要站不稳。
方汝抬头,弯唇一笑:“怎么样,刚才我那剑招舞的如何?”
宋月白一边扶着她,让她靠在自己的肩上,一边问道:“想要听实话吗?”
“当然。”
“绵软无力,华而不实。”宋月白四字成语概括之。
方汝无力地捶了一下他的肩膀,叹道:“剑不好学,还是暗器和毒药比较顺手。”
宋月白轻笑一声:“有我这么一个剑招高手在这里,你还学什么剑。”
方汝缓缓闭上眼睛,实在脱力,昏昏沉沉想要睡过去。宋月白索性将她横抱起,让她能睡得更舒服一些。
萧听墨站在旁边,愣愣地看了一会儿,第一次痛恨自己为什么会有害怕和女人接触这样的怪病。
刚才他也很想扶住她,可是他的手始终没有敢伸出去。
又等了没一会儿,千面驾着一辆马车过来了。他们来的时候没有坐马车,刚才方汝撑不住,才让千面去租一辆马车回来的。
宋月白抱着她上了马车,千面和萧听墨都坐在了外面,一行人很快离开了城东,往小院而去。
隔天,城东梅园发生的事情,就在王公贵族的圈子里传开了。
而方汝这个名字,也正式闯入了这些人的耳朵里。
因为方汝的折腾,她的病又反复了两天,元宵那日才见好。宋月白在宋府简单吃了饭,陪宋老太爷聊了会儿天,就过来了小院里。
直到再次把方汝裹严实了,他这才同意让方汝出门。
今夜街上很热闹,处处是花灯。元宵也是唯一一天没有宵禁的日子,可以闹到很晚,直到寅时鼓敲响。
路上遇见了齐朗和明逸,这两人对方汝也没有最初的害怕,反而是多了些敬意。尤其是齐朗,他回家后和齐监令一说,齐监令当即让他必须与方汝保持良好关系。
齐家以齐监令的话唯命是从,他说什么,没有人会反对。
明逸则是真正佩服方汝的胆识和文采,她与京都女子不同,多了一些风的恣意潇洒,因此他想更多地了解她。
今天巧遇,明逸邀请他们一起去喝一杯,被宋月白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