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二章灯会
沈娇娇走出书局几步,又不放心回头看了两眼。
“章大哥和高大哥今日真不想出门吗?”沈娇娇很是怀疑,她迟疑了一下,又道:“要不我还是回去吧,他二人对书局也不了解,若是客人要什么,找起来总是不大方便的。”
华星阑自路边买了一盏兔子灯塞到她手中,这才安抚道:“他们俩在你书局吵嘴不是吓走了不少客人么,你总得给他们一个将功折罪的机会吧。”
沈娇娇回忆起她出门时章程、高和二人的脸色,那可真是比哭都难看,难为他们一再向她保证,道是今日逛累了,就想在她的书局歇上一歇,便是报答她,所以定会替她好好看店。
“再说了,吴姑娘不是还在吗?”
沈娇娇离开之时,已经托了吴问兰从二楼下来,替她在柜台前算帐。
她如此一想,终是放下心思,将目光投到手上提着的兔子灯上。
她倒是见过这种玩意,从前在京都时,上元那日,京都三十里皆是花灯。沈蝶那时会出门同京中的贵女们一处游玩,每每回家时都会提上五六盏做工粗糙的花灯送到她的屋子里。
她府上也是会采买花灯的,比起民间手艺更显精巧些,可她偏偏只爱沈蝶给她带回的那几盏灯笼,总要将灯挂在屋里,直至燃尽,才准人拿下来。
她那般喜欢,大抵是因为沈蝶带回的花灯,是她与府外世界为数不多的交集。
可她如今换了副身子,是可以自己亲身融入这热闹、向往已久的世间。
“哇!华先生你瞧,是莲花灯!”
桐右有湖,县里早让人在水上修水台,此时却又拿了铁锁锁了水台的入口,再命人看守,不让百姓进入。
费上这许多的工夫,全因是那临水的圆台之上端正立着两个云髻峨峨的美人灯,美人手中皆提了一盏灯笼,而这圆台周旁皆是桐右百姓临岸所放的莲花灯,远远瞧去,湖中灯火一如天上星星。
沈娇娇极爱这般的繁华,从前所瞧之景大多清清冷冷,如今置身于这繁华之中,她不由得眼眶微热:“愿我大黎,盛世太平,山河永安。”
华星阑怔怔瞧着她。
今日她一身鹅黄,便有艳丽活泼,面上略施粉黛,却是如花颜色。
此时她手提兔灯,注目湖中灯火,神色专注而又虔诚,口中念出的祈愿,是她对大黎最深的热爱。
对着花灯祈愿,他从来都觉得这是小女儿家才会做出的事情。
可不知怎地,看着沈娇娇合手闭上的眼的那一刻,他在心中却也默默跟在后面一字一句的附和。
愿我大黎,盛世太平,山河永安!
这十二字,是华星阑之后身处战场,除了沈娇娇这三字,念得最多的一句话。
沈娇娇睁开眼,只见华星阑怔怔瞧着她发呆,面上一红,立马便羞涩起来,好在今夜桐右的灯火重重,她那一点羞色,小心藏在了光亮之下。
“灯笼,猜字谜!”
“卖花喽~丹桂~”
“糖人!甜滋滋的糖人!”
今夜的桐右,是喧闹的。
街边除了平常摆摊做着小生意的,今日又多了两种,卖灯和卖花。
沈娇娇瞧了一眼手上的兔子灯,弯了弯眼睛:“华先生,你方才送了我灯,那我也送一支……”
她才想着说送一支丹桂,不知为何突然想起,在某个午后,她曾与隔壁的漠云谈起过今日。
那时漠云说……
“若是沈姑娘有心上人,中秋那日记得拿一枝月桂,桂子飘香,情定三生……”
桂子飘香,情定三生。
她小心看了一眼华星阑,突然的便就说不下去了。
今日的华星阑很不一样。
往常时候他几乎皆是一身玄色衣裳,偶有几时会着青色一类的浅色,可独今日,他是一身月白长衫。
相貌清俊的公子哥,一身儒衫,星眸剑眉。
光站着便是一张极美的画儿。
也难怪章程表情夸张说桐右出来看灯的姑娘,眼睛却都要长到华星阑身上了。
沈娇娇今日也是出来看灯的,可每每余光落到华星阑身上,那这世间,便独只有他一人了。
“小心。”
有人自她身后走过,一时莽撞倚着她背走过,她被一股莫名大力一推,便歪了身子。
华星阑眼疾手快将她扶住,又虚搂了她半个身子:“想什么呢?送我什么?”
沈娇娇只觉面上温度瞬时升高,这下是宁可摔了也不愿与宁星阑靠得这般近,忙就急往前走了两三步:“我、我也送华先生一盏灯笼吧。”
“不用了,这灯笼一人拿着便能照亮前路……”华星阑自觉方才过于唐突,他左右瞧了两眼:“不如买两支花儿吧,桂花味道香甜,倒是好闻。”
沈娇娇咳嗽了一声:“送、送花?”
华星阑点了点头:“先前瞧着好些人都拿了……”他想了想:“可是有什么不便?”
沈娇娇忙摇头:“哪里会有什么不便。”
似是为了印证这句话,她脚步立马走向临近的一位卖花的老妇:“婆婆,我想买两支花。”
老妇手臂上挎着一只半球形的竹筐,里面放着好些剪下的桂枝,细细的枝条上结着小小花朵,几枝聚在一处,便好像香气沾了满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