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流言又起
袁宿松开了手,袁小儿识时务的跑去开了门,然后又跑进屋里去了。
“里正大人进屋吗?”袁宿没好气的说道。
“不了,就在这说吧。”里正说道,“袁瑜有一身才学,不该就在这乡野田间做一个教书先生,还是让他去科举才是正事。”
“没那兴趣,”袁宿毫不客气的说道,“他没兴趣做官,我也没兴趣做官的爹。”
“胡说!小孩子懂什么,你得劝着他点儿。”
袁宿没再说话,提了步子便朝着院里进去了。
“哎你……”里正见袁宿头也不回的走了,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这袁宿,还真是指望不上。
袁宿大闹学堂的事在第二天就传开了,听到消息时阿熏正剁着手里的辣椒,因为味道太辣了,阿熏索性拿到了院子里来做。
“那帮孩子还真是过分。”阿熏轻轻说道。
“可不是吗,”赵柱儿一屁股坐到了阿熏身边,离得她很近,阿熏当即狠狠一刀下去,蹦起的辣椒块儿飞起来就打进了赵柱儿的眼睛里,顿时赵柱儿就捂着眼睛跳了起来。
“哎呦——哎呦——”
阿熏忙到一旁提了桶水过来,“快洗洗吧,别辣坏了眼睛。”
赵柱儿一个蒙子将头扎进水桶里,咕嘟咕嘟冒了几个泡。
“赵大哥你没事吧。”
“没事没事。”
赵柱儿过了好一会儿才把脑袋从水里拔出来,不过眼睛还是红红的。
阿熏递给他一个毛巾,赵柱儿笑嘻嘻的接过来,擦了一遍脑袋之后,阿熏已经继续回去剁她的辣椒了。
“阿熏不怕辣吗?”赵柱儿这回不敢离她近了,坐在一个较为安全的位置。
“习惯了。”阿熏头也不回的说道,“赵二娘让你来看看小姑娘的针线活儿好了没有?”
“啊?啊!”赵柱儿一愣,“是啊,是我娘让我来的。”
阿熏这回终于抬头看他了,“那你娘还真是会使唤人啊,叫你来,你看得懂吗?”
赵柱儿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小姑娘出去玩儿还没回来,天色也不早了,你快些回去吧。”
“我……我……”
阿熏没理他,直接进了屋,赵柱儿觉得不痛快,只好转身走了,只是走的时候碰上了村里的几个婶子,说说笑笑的,也同赵柱儿说话,只是赵柱儿兴致缺缺,整个人都蔫蔫的,随便应付了两句便走了。其中一个便朝着另外的人窃窃私语,“刚才我看到赵柱儿从阿熏家出来的,莫不是……”
……
阿熏真是发现了,真是每天都能遇到赵柱儿,一开始还是帮赵二娘来问个话,送个东西,后来就是没事也往她家凑合,毫不客气的帮着干活,干这干那,帮来帮去的,怎么也没完了。
村里人开始有了新的饭后闲话,说什么阿熏和赵柱儿有一腿,有个屁!不过这事儿自己开口是怎么也说不清的,于是这天赵柱儿又来干活时,阿熏直接将他挡在了门外。
“阿熏,阿熏,你这是干什么,我是你赵大哥啊……”
小姑娘在屋里听得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阿熏也忍不得了,两步出了屋子,冲着外面喊了一声,“赵大哥回去吧,现在外面风言风语的,你不在乎,我还在乎呢。”
就这么一句,之后赵柱儿再怎么喊也没动静了。喊了好一会儿之后,赵柱儿终于待不住了,便怒气冲冲的回了家。
阿熏本以为就让这事儿淡化下去就好,就像当初大闹学堂的事一样,可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赵二娘竟然在当天下午在村里破口大骂了起来,说是有人坏她家赵柱儿和阿熏的名声,两人男未婚女未嫁,就是真的提亲了谁也说不得什么。
就是这么一番有着别的心思的话,传到别人耳朵里也变了味道,于是新的饭后闲话又出来了。
“听说没,阿熏要嫁给赵柱子了。”
“真的假的,莫不是谣传吧。”
“切,人赵二娘都亲口说了,还能是假?”
“那阿熏可是心灵手巧的,模样长的更是一绝,这要是真的嫁给了赵柱子,那可真是可惜了。”
“有什么可惜的,阿熏不清不楚,来历不明的,有人娶就不错了,难不成还计较有没有高官厚禄,能不能光宗耀祖?真是可笑。。”
“说起来也是啊。”
“那可不。”
……
这几日赵二娘真是乐坏了,好像阿熏真的要成了她儿媳妇一样,出去的时候都挂着一张乐呵呵的脸,大嗓门也温柔了许多,大伙儿笑她是怕惊了那阿熏,赵二娘更是乐了。
于是乎,每天出去溜达一圈,听着村里人说着自己儿子和阿熏的“好事”成了赵二娘的一个必备功课,直到有一天,赵柱儿脸色阴沉的从阿熏家回来。
“你这是怎么了,摆这副鬼脸子给谁看呢。”赵二娘也来气了,直接就骂了起来。
赵柱儿一屁股坐在炕上。
说来也是,阿熏怎是那般吞声忍气的人。
今天中午的时候,赵柱儿正在院里帮着阿熏劈柴,阿熏便叫了他进屋吃饭。赵柱儿真的是高兴坏了,在阿熏家干了好几天的活儿,这还是第一次被阿熏叫进去吃饭。
连忙拍了拍手上身上的灰,赵柱儿受宠若惊的进了屋。
这还是他第一次进阿熏的屋子,简简单单的两间小房子,却布置了紫色的小花和淡黄色的帷幔,桌子椅子一尘不染,整个房间充斥着悠悠的清香。原来这就是女儿家的闺房,外面的小厅中间放置了一张桌子,平常估计就是在这里吃饭,中间没有门和帘子,从这里可以看到里面香闺的一抹春色,依稀看到一面矮炕,炕上放置了一方小桌,桌上还有一个篮子,里面装着一些花花绿绿的东西。
赵柱儿像极了刚进城里的孩子,乐呵呵的东张西望,四处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