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自立门户 - 农家春色晚 - 玲珑骰子安红豆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女生言情 > 农家春色晚 >

第二十三章自立门户

“对我来说这件事很小,对你来说却是一个大事,那我就做个好事,买下你好了,正好给我做个丫鬟。”

男子思考了一下,觉得正好也是买人,不如就买下来好了,省的重阳一个人无聊,总是烦他。

“不行!”

“主子,不行!”

两道拒绝的声音同时响起。

男子诧异了一下,他这个决定做的不好吗?

“我不想做谁的丫鬟,我只想做自己,如果公子的要求是这样的话,那我只好再想办法了。”

宋盼娣坚决反对卖身为奴,她可不想才脱离宋家,又进了个什么家,没有自由的活着不是她想要的。

“公子她是个女的,您可不能把她留在身边当丫鬟,您,别忘了。”重阳忍不住又出声了。

“那好吧,我可以帮你,但是报酬就是日后我会有一个要求。”

没等宋盼娣问是什么要求,他就开口了。

“放心吧,肯定是你可以做到的,我不喜欢强人所难。”男子勾唇笑了笑。

正这时,饭菜也端上来了,虽然只是几道小菜,但大都是珍味阁响当当的招牌菜,其中就有那道值二两多银子的烤鸭。

看着面前这半桌子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宋盼娣也不自觉的偷瞄了好几眼,吞咽了一下,乖乖,着吃的不是饭,都是钱啊。

“光看着做什么,别客气,吃吧。”沈公子示意宋盼娣上桌。

“不了,多谢公子,小女出身贫寒,高攀不起公子,家中尚还有事,就先告退了。”宋盼娣连忙摇头,她可不敢跟这人一桌子吃饭,万一吃完了还要她付钱可怎么办,虽然知道这个概率很小……

“你很怕我?一口一个公子的,我有名字,叫我沈禾吧。”沈禾夹了一口菜,放入口中尝了尝,然后放下筷子满不在乎道。

“没有啊,我怕什么,我就是实在有事情。”宋盼娣僵了僵身子,皮笑肉不笑道。

“那好吧。”

沈禾摆了摆手,让重阳去送送她,顺便替他谈一谈买人的具体过程。

宋盼娣诚惶诚恐的走了,面对这种一看就非富即贵的大人物,她真的是有点怂了。

这沈公子,长得这么妖孽,穿着也奢侈不凡,就连跟班的小厮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这肯定是哪家的少爷,还不是个普通人家的少爷。

跟妙手堂有关系,算是半个管事的,还能在珍宝阁直接去了三楼,这身份着实让人揣摩不透。要知道她虽然不多了解这镇子上的珍味阁,却也知道这三楼的厢房不是谁想坐就能坐的。据说也是个京都的大人物开的连锁店,就连当地的知县大人都还得提前预约呢,这人却直接熟门熟路就进了三楼,仿佛这里的常客。

不敢多想,也没好奇的向身边那位鼻孔朝天的,名叫重阳的小厮多问什么,只顾自己走着,她也不需要人送。

这小厮骨子里却是个话痨,只送了一程,就像倒豆子一样的炫耀他的主人。

没错,就是炫耀,仿佛跟在这样一个主人身边,是万分荣幸的一件事。

沈禾是个富家子弟,家里是经商的,所以作为家里的少爷也常常出去走南闯北,历练历练,这番来到青石镇也不过是家中有些产业在,故而来接手打理打理,为日后继承家产做好准备。

暗地里翻了翻白眼,果然是话本子里俗套的情结,天生含金汤匙出生的贵公子,下到乡野历练,劫富济贫啊什么的。

很幸运啊,自己估计就是被济贫的那种,不过她跟别人也不一样,她收了恩情总是会还的,不管人家需不需要。

重阳倒还算靠谱,问清楚了宋盼娣的住处之后才离开,并替他主人约定好,明日就去买她。

别了重阳,宋盼娣就去了集市,花了二十四文钱钱割了两斤肥肉,没挑瘦的,特意挑的是贵一些的肥肉。

没错,宋盼娣就是去送礼的。

对于常年见不到油,吃不到肉的户庄人家来说,肥肉不仅能解馋,还出油水,这就是最好的礼物。

打听了一下这里的户籍制度,让宋盼娣舒了一口气,这里民风开放。

就算是子女未婚配,也是有可能能独自分家立户的。

只要能经过村里里正的同意,去衙门那里申请一个文书,再盖上一个公章,交上二两银子就算是有了个人的户籍了。

这个制度也是为了照顾一些想分家,但分不了家的有特殊情况的人,虽然办户籍不难,过这二两银子的税费却是让不少人止步的一个大门槛。

所幸宋盼娣这段时间卖茶叶蛋积攒了一点银钱,不然就她上次卖东西挣得钱,除去开摊的花费,她倒还真拿不出这二两银子。

去了一趟县衙,花了一点银钱,用来打点关系,几乎不费什么劲儿,宋盼娣就把户籍文书搞到手了,完事具备只差公章。

坚信迟则生变的宋盼娣,做完了这一切后,就去了茶叶蛋摊,叫上宋三妮,俩人一齐收了摊儿之后,就马不停蹄的往村子里赶。

回去的时候正是下午的光景,大家都在田里忙着收割干活,路上也少有人烟。

宋盼娣还没有傻到直接把两斤肉提在手里,招摇过市,而是放在了背篓了,一路直接去了里正家。

本来是让宋三妮回家的,可她却死活不肯,非要跟着一起去,说是看看能不能帮上忙。

宋盼娣也没在意,就带上了她。

里正家是少有的院子里铺了红砖的人家,屋顶不是茅草糊的,而是铺了一层砖瓦,这些虽然不是多么的气派,但是光看那三进三出的大院子,那阔气绝非一般人家能比。

除了田地之外,地大家都不是很缺,毕竟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谁家没有一些宅地呢,可能不能盖起来又是一回事了,房子盖的大,那需要的银钱也就越多,也就是里正家,每年分的田那都是最好的,凭着里正的关系,村里人大都与之交好,一些赚钱的路子也不会少。

敲了敲门,是里正媳妇开的门,里正正好出去做活去了,这会子没在家。

好在里正媳妇是个心热的,也不问宋盼娣两姐妹来是为了什么事,就迎进家里,端了两碗水招待了一下。

宋盼娣见四下里没外人,就把背篓里的两斤肉提了出来。

“嫂子,您可一定要在里正面前为我们姐妹俩说说好话啊,这个家是不能待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