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记忆倒带:奥弗涅唯一一座不灭的活火山
辛酸童年:徜徉在墓园里的小女孩
北纬42°,东经2°,在直线距离我们11739.17公里的法兰西共和国的首都巴黎,埃菲尔铁塔骄傲地挺直了身躯,让身处巴黎的每个人可以在城市里的任何角落都能够看得到它的面容,古老的巴黎圣母院,经过400年的岁月洗礼,依旧如从前一样庄严而肃穆,金碧辉煌的凡尔赛宫也不改其皇宫的奢华,还是那样灿烂夺目。
一切,如往日模样。
时间静静地流淌,放眼望去,偌大的法国巴黎,到处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古迹,古老味道四散弥漫着。然而,如果你身处繁华都市的首都巴黎,却只看到那些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那么你也只看到了这座城市一半的面容,而非全部。
巴黎,有着其他城市所没有的两面性,除去那些历史悠久的古迹,巴黎还是一个走在潮流前沿的时尚宠儿。古老与时尚交错,陈旧与新潮撞击,如此碰撞出来的火花,弥漫着一种专属于巴黎的独一无二的味道。徜徉在琳琅满目的大街上,时装店和化妆品店会让你产生一种错觉,恍惚之中,感觉自己走进的是购物的天堂。在这里,购物不单单是买东西,而是一种感觉、一种享受。
当然,在众多的时尚品牌中,香奈儿无疑已经成为时尚的代表,成为了法国的标志。
那些带着双c标志的精品店面,大大小小有无数家,它们隐藏在城市里的各个角落。浓郁的巴黎情调附带着时尚的色彩,总是会让那些爱逛街的人们怦然心动。如果你经过香奈儿的店,却依旧不为之所动,也许只是因为你还消费不起这样的奢侈品牌,也就只好匆匆而过,无须留恋。然而,当你真正拥有过香奈儿产品之后,你便会觉得它不只是一件商品,更是一种精神。香奈儿的内在精神要远远大于它华丽的外表。就如同它的创始人——加布里埃·可可·香奈儿一样,那种无形的力量,可以穿越时空,可以横扫万物。
世间万物的神奇总是能让人瞠目结舌。谁能想到,这样一个国际知名的奢侈品品牌,一个引领着全球时尚潮流的品牌,它的创始人会是一个出身卑微的如同牧羊女一般的女子。谁又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没有社会地位的普通女子,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与信念,造就传奇、演绎传奇。或许吧,造就传奇的人本身就是传奇所在,不然怎能够与命运的乖张相抗衡呢!
然而,传奇的开始,却是充满了悲哀的滋味。提及可可·香奈儿童年那段不完整的悲惨时光,总是会让人有些微微的心疼。尽管可可·香奈儿自己并不愿回忆这段岁月,甚至是刻意地去回避,但事实就是如此。我们改变不了,所以不必怨恨,也不必哀伤。或许,我们能做的,是学着去乐观地感谢那段经历,如果不是如此,也就不会有神话一般存在的可可·香奈儿。
童年岁月是可可·香奈儿一生最不愿提及的时光,她极力去回避,去隐藏。如果一个人的童年是幸福的,那么每每回忆,嘴角都会扬起笑容,眼里充满着幸福的亮光。而可可·香奈儿的童年是悲惨的,是不幸的,所以她努力想摆脱这段噩梦一般的童年。而一切的不幸,从可可·香奈儿未出生开始,便渲染上了悲剧的色彩。这也注定了她的童年是悲伤的。
1789年,法国爆发了一场空前的大革命,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君主制度在3年内分崩离析。法兰西共和国,一个偌大的国家,正在经历着史诗般的巨大转变。也就是在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后的第三年,可可·香奈儿的曾祖父约瑟夫·香奈儿出生了。如同所有最底层的劳动人民一般,可可·香奈儿的曾祖父只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既没有钱也没有社会地位的木匠。想要改变现状,唯有依靠婚姻,尽管约瑟夫婚后依旧过着普通农夫一样的平凡生活。也许,约瑟夫·香奈儿是爱着他的妻子的,可是事实上,他的这份爱并不纯粹。但至少,可可·香奈儿的曾祖父也因为这份婚姻而摆脱了自己的劳工身份,甚至还有了属于自己的小酒馆。
1875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打破了原本平静的生活,对于依靠种植业生活的普通劳动人民来说,这场自然灾害使得他们本就贫苦的生活雪上加霜。无奈之余,可可·香奈儿的祖父亨利·阿德里安选择与兄弟一起离开家乡,到一个新鲜而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自食其力的生活。
很快,亨利·阿德里安如自己所愿,找到了一份足以养活自己的工作。而山区劳动人民的自强不息和乐观冒险的精神也让农场主情窦初开的女儿芳心暗许。于是,一对年轻人就这样坠入了爱河。
血液里流淌的基因是那般的强大,代代相传,让人感叹家族的遗传是如此神奇。如果可可·香奈儿的父亲能够遗传香奈儿曾祖父与祖父那样的安稳与甘愿平庸,或许,可可·香奈儿人生的起始便不会那样悲伤。
可以说,可可·香奈儿的父亲是一个“风一样的男子”。他不愿在一个地方驻足停留过久,也不愿在一个女人身上安分守己,他就像风一样,喜欢无拘无束,喜欢自由自在,而且处处留情。显然,这样的男人是富有魅力的,那张能够花言巧语的嘴不知道哄骗了多少无知少女,而在那些懵懂无知的少女中,就包括了可可·香奈儿的母亲——珍妮。
玩弄引诱女人的男人,从未想过对谁负责。如果双方都不曾认真,或许也就没那么可悲。可悲的是,本就是一段不认真的感情里,女人就这样陷入了爱情之中,痴迷于那个玩弄自己感情的男人,无法自拔。
1880年,可可·香奈儿的母亲珍妮遇见了她的父亲阿尔伯特·香奈儿。不谙世事的小姑娘就这样被情场高手所俘虏。当激情退去,新鲜感不复存在,等待珍妮的就只有无情的抛弃。于是,16岁的花季少女珍妮,也为这段玩笑一般的爱情付出了惨痛代价——她怀孕了。
无法掩盖的事实终究还是会暴露,日渐圆润的肚子已经不能让珍妮坐以待毙地默默等待下去,执着的珍妮渴望得到阿尔伯特的爱恋,她渴望能够与阿尔伯特共同经营一个温馨的家。于是,一个从未走出过家乡的姑娘,就这样带着身孕,穿过一个又一个村庄,寻找心中思念已久的那个男人。
此时的阿尔伯特是承认自己与孩子的关系的,但他却依旧不愿给珍妮一段婚姻、一个家庭。无奈,被爱冲昏头脑的珍妮只能卑微下去,她做出了退让:可以暂时不结婚,但要与阿尔伯特同居一室,并生下肚子里的这个孩子。
背负着旁人异样的眼光,顶着家里给的巨大压力,17岁的珍妮就这样无名无分地追随着阿尔伯特,从此四处漂泊,居无定所。
1883年的盛夏,太阳发出炙热耀眼的光芒,仿佛要拼尽自己的全力灼烧掉世间万物一般,以展示它的强大。八月,作为家里的第二个孩子,可可·香奈儿出生了。一切,预示着伟大即将降临,也预示着悲剧即将开始。
那个风一样的父亲阿尔伯特即便是孩子出生,也没有在珍妮的身边陪伴左右,而虚弱的产妇也未能去市政厅给刚刚坠地的婴儿登记。没有父母在身边,可可·香奈儿的出生显得那么随意,那么卑微。就连跟随一个人一生的名字,都因为粗心而被弄错了。工作人员错误地将可可·香奈儿的姓氏“chanel”拼写成了“chasnel”。直到后来,她的名字才被更正过来。
每一个诞生的小生命,都如同坠落人间的天使,展示着大自然的神奇力量,生生不息,也充满着希望与光明。弱小的生命,需要被疼爱、被照顾。然而可可·香奈儿的出生,却没能被人视若珍宝,反而是被人忽略了。
母亲珍妮依旧对自己心爱的男子充满希望,而那个男子也依旧如风一般,以寻求自由为借口,四处漂泊,四处留情。所有的一切都如同一个循环,一个改变不了的循环。生活,也就在这样的循环中,度过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转眼之间,可可·香奈儿已经可以不用人时时刻刻地左右照顾了,而与此同时,幼小的可可·香奈儿又迎来了自己的弟弟与妹妹们。香奈儿一家几口,过着艰辛困苦的生活。可是生活的不易,并没有让可可·香奈儿的父亲甘心于现状,安稳生活,即便是自己已经有了妻子与四个孩子,但是,浪子终究还是浪子。
或许,有些人不明白为何珍妮会对这样一个不负责任的男人如此痴情。也许只有亲身经历过这样的爱情,才能懂得珍妮内心的真切的想法。即使是身边有了嗷嗷待哺的孩子,即使是自己的身体已经不允许自己如此长途跋涉,执着的珍妮依旧会抛开一切,去寻找那个不负责任的人。
母亲去苦苦寻找父亲,可可·香奈儿与兄弟姐妹只能托付给亲戚照顾,寄人篱下的日子总是不好过的。年幼的孩子,渴望父亲的慈祥、母亲的疼爱,他们不需要什么锦衣玉食,也不需要豪宅金钱,只要自己的父母在身边陪伴。可是这些,可可·香奈儿都不曾拥有。陪伴她的,只有心中的不平和奥弗涅的墓地。
是的,墓地。人们印象里阴气逼人、甚至是有些荒凉恐怖的墓地成了可可·香奈儿的王国。小小年纪的可可·香奈儿并不害怕墓地的阴森与恐怖,而是爱上了独自在墓地的时光。她将自己扮作统治国家的女王,而那些沉睡在墓地里的灵魂便是香奈儿王国的子民。偶尔,可可·香奈儿也会将自己已经有些破旧的布娃娃带到墓地,让它们静静地坐在墓碑旁边,让它们欣赏自己女王的气场,倾听自己与“灵魂”的交谈。
多年以后,可可·香奈儿将自己童年时在墓地里的想象演变成了现实。她真的拥有了自己的香奈儿王国,在以双c为标志的王国中,她就是主宰一切的女王,即便是多年后的今天,那个可可·香奈儿创造的王国依旧不曾衰败,而忠诚于王国的子民,遍布大千世界的各个角落。
也许,那个在墓地里的小女孩已经经历过太多的心酸与不易,才让她如此坚强。那些沉睡的灵魂与破旧的娃娃是童年可可·香奈儿唯一的寄托,她的整个世界就是奥弗涅村的墓地。现实的生活该是怎样的残酷与痛苦啊,让一个年幼的女孩享受独自在墓地里幻想时光。
慢慢地,可可·香奈儿开始沉醉于自己在墓地里当女王的美好时光,也开始不满足于自己国王的现状。除了沉寂在墓地里的亡灵和不会说话的布娃娃,可可·香奈儿还会从家里偷偷拿出鲜花和其他王国里所需要的东西。
那一片荒芜阴冷的墓地,成了可可·香奈儿最喜爱的驻足点,那一片孤寂荒漠的坟冢,成了可可·香奈儿童年的载体,诉说着她童年时光中最快乐的片段。
在可可·香奈儿家人的眼中,这个小女孩太不可思议了,大家认为她是一个异类,一个坏孩子。
有时候,不同于常人才能更加辉煌与传奇,可可·香奈儿就是如此。
隐约中,或许我们能够理解,为何小小年纪的可可·香奈儿能够享受墓地王国。而一座没有爱的村子——奥弗涅,成为了可可·香奈儿人生中最刻骨铭心的地方。在奥弗涅,可可·香奈儿看到了苦苦痴迷、苦苦追寻爱人的母亲,也体会到了寄人篱下的艰苦生活。那个小村落,记载着一个人最难忘的童年时光,而对于可可·香奈儿来说,那却是一段永远不愿回忆的悲苦岁月,尽管也有着她刹那间的欢愉。
或许,命中注定,这样的女子,要经历刻骨铭心的不幸时光,才能成就未来卓越的名望。我们在庆幸可可·香奈儿带给我们美丽与时尚的同时,却也因为她的不幸命运的起始而感到心酸。
好坏交错、悲喜交加,这才是生活的真谛。而生活带给可可·香奈儿的痛苦,还远远不止这些。
生活变故:母亲去世时,她死过一次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一抹无边无尽的黑色成了时尚界的新宠,与那些色彩艳丽的服饰相比,黑色赋予了它们神秘和经久不衰的资本。当诸多的色彩凋落在时代的浪潮中,唯有黑色,能够屹立不倒,始终如一。
黑色,它是如此的包容可以覆盖住纸张上的杂乱,也可以遮掩住衣服上的脏痕,然而黑色,也会带给人漫无边际的孤寂与失落的痛苦。
对于童年时候的可可·香奈儿而言,生活就是一片黑色,望不见前方光亮的坦途,也摸不到希望之门。想要寻找到一个释放自己的出口,可是眼前的一切都在打压着她幼小的心灵。
骨子里,她有着香奈儿家族的执着,或者说这不是执着,而是执拗。
尽管可可·香奈儿已经有了自己的墓地王国,可是她还是想找寻到一个没有痛苦、任自己释放的地方。小小的可可·香奈儿太缺少爱了,她需要父亲的爱,需要母亲的关怀,需要安稳的生活,需要一个温暖的拥抱。或许这些她都需要,或者她也都不需要,只要她自己,她需要用自己的强大与坚强来支撑自己继续走下去。童年的可可·香奈儿充满了神秘,让人好奇,也让人猜不透。吸引着千千万万的人想要读懂她的童年时光,却依旧是在觉得接近正确答案的时候,又给予了自己否定。因为人们觉得,她是灵魂不羁的女子,不该这般的平庸。
灵魂不羁,可可·香奈儿在生活的路上踽踽独行,苦苦挣扎。
日子依旧如此,母亲珍妮也依旧如此,几年如一日地荒芜着自己的青春,只为了那个不负责任的男人。不谙世事的少女,如果能够占卜到未来的命运,就会知道,她选择的这个男人日后会成为她的魔影,将她一步步推向死亡的悬崖。
而对于这段男人滥情、女人卑微的爱情,我们充满了叹惋与怜惜。该怎么形容这样的爱情呢?是可怜,还是可悲,抑或是可恨?为什么这样一个根本不值得付出的男人会让珍妮如此痴迷?为什么明明已经儿女成群却依旧唤不回浪子的那颗心?是珍妮不够好?还是阿尔伯特的心太过于冷血?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就在于此,只要我们不是爱情里的男女,就无法体会这样的心境该有多么的噬人心骨。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珍妮都没有见到过阿尔伯特。这样的爱情与生活在我们看来似乎有些不正常,但珍妮却依旧坚守着。很快,一年过去了,久久不见丈夫归来的珍妮开始按捺不住,坐立不安。各种各样不安的想法开始涌上心头:他是不是已经忘记了自己和这个家?他在外面是不是又有了别的女人?那个女人是不是比自己还要漂亮?心里受着相思的折磨,人也就如同秋日的花朵,日渐衰败。憔悴不堪的珍妮终究还是抵不过心中的不安与思念,无视家人的劝说与年幼的孩子,毅然踏上了寻找丈夫的路。
贫穷的年代,家里面每多一张吃饭的嘴,对于底层劳动人民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负担。这一次,珍妮的亲戚们不再愿意帮助她照顾年幼的孩子了。不得已,珍妮只好带上两对儿女,与她一同穿越半个法兰西共和国,去寻觅阿尔伯特的身影。
此时的珍妮,对那个男人还充满着幻想。因为阿尔伯特在写给她的信中,为她勾勒出了一个美好的未来:自己与兄弟共同经营着一个小小的酒馆,如同香奈儿的曾祖父一样。他有了自己的事业,虽然不算大,赚钱也不算多,但是安稳。能够安稳,对于珍妮而言,就是最好的未来。
然而当现实摆在眼前,一切的美好幻想如同镜子碎裂一般,支离破碎,满是伤痕。珍妮不得不承认,阿尔伯特在对自己说谎,而且那谎言荒谬至极,因为他只是小酒馆里一个打杂帮忙的小工,一个跑堂的伙计,何谈经营酒馆,何谈改变窘迫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