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 陛下略怂 - 涂尔听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陛下略怂 >

第106章

她日日为李颂担惊受怕,每日祈祷她能够平平安安的回来,她总是盼着李颂能够好好的。可这是这样简单的愿望却是难以实现。颤着手想要抚摸那白得刺眼的绷带,却又唯恐弄疼了她,这般的小心翼翼。

李颂一时心如刀割,只能将妻子揽入怀中抱着安抚她,“我无碍的,像这样的伤,十天便能够好了。这次也是我有些疏忽,没有料到他们竟会伪装成百姓前来行刺。日后定不会了。,这一切都会结束的。”

今日李颂从军营巡视的回途中,人群中冲出一老叟,形容枯槁,直直瘫倒在路中间,直接挡住了李颂的去路。惊吓之中,人群与马皆受了惊,若不是李颂及时勒马,那老叟便要命丧当场。老叟口中痛呼,李颂下马查看,心中警惕,靠近之时果然寒光一闪,老叟竟是刺客。李颂出手制服,却不想人群中射来一支冷箭,躲避之下仍是射伤了她的左臂。

好在箭上无毒。

李颂眸中如夜色黑沉,也不知道这一次又是谁想要她的命?

两人就这般抱着,过了一会,女子的心绪渐渐地平静下来。她本不是那般容易失控的人,只是李颂的伤刺激了她,也不过是深爱入骨、牵挂入魂罢了。

李颂闭着眼静默了许久,她的右手在妻子后背轻抚着。过了一会,妻子轻轻推开了她,转身将染血的碎步收拾妥当,细心叮嘱她道:“可要记得伤口不要沾到水,不可过度使力,免得伤口崩开。”

见她如此,李颂心中松了一口气,口中应下。

伤口处理好之后,李颂回房换了一身衣服。期间甲士来禀,秦将军到了。李颂正束着腰带的手微微一顿,此时身边人伸出一只手,为她将腰带束好。她望着矮身在前的妻子,眸光温柔如水,口中回道:“请秦将军到书房。”

门外甲士应声退下。

李颂牵过妻子的手亲了亲,温声道:“我去去就回。”

书房中,秦将军已等候在此。李颂推开房门,道了一句劳烦将军等候,秦将军忙称不敢。她一来便开门见山道:“刺客之事查得如何了?”

秦将军乃驻守嘉州的将领,军中亦有威望。他身材魁梧,面容坚毅,武艺高强,屡立战功,乃是李颂手下的一员大将,对李颂极为敬畏,且忠心不二。

李颂发问,他立即肃容回道:“回殿下,刺客皆已严加拷问,但他们口风很紧。”话说到这,秦将军眉头狠狠一皱,“末将再行拷问时,刺客皆以服毒自杀。”

说完,秦将军便要请罪。

李颂并不怪罪于他,此等结果在她的意料之中,吩咐道:“此事不必在追查下去,这些刺客皆是死士,背后之人怎会轻易让我们追查到他,以后严加防范便是。”

秦将军也知只能如此,便领命退下了。

李颂端坐在书案之后,左臂的伤口隐隐作痛却让她的神思更加的清明。她的目光落在不远处的沙盘之上,落在了那象征着大魏国都洛都的小城池之上。一面又思索着从北边传来的消息,屈指在案上轻轻敲击着,敲击声一点一点地响起。

她们等候的时机也应该快要到来了。

时间进入昭和三十二年十月,洛都还是一如既往的炎热。宫中以及诸王公贵族府上对冰块的需求大为增加,促使冰的价格又再涨了一波。六日休沐,昭和帝御赐宗室以及四品以上朝臣冰碗,另有以凉爽轻便的凉锦赐予诸大臣。

雍王府亦得了赏赐。昭和帝从来没有亏待过李辞,赏赐之物除却分量上别一般王公大臣多之外,另赐有一些解暑补身的珍贵药品。宫里将赏赐送到雍王府上,李辞谢恩之后便立即挥手让人将东西都收到库房里。

领头的人是苏常侍,李辞待他亲切,自己送了人出府门,便打听道:“日前孤孝敬父皇的大西瓜,父皇可有尝过?”

苏常侍闻言笑意微深,知晓她想知道些什么,笑呵呵回道:“这是殿下的心意,陛下自然是格外欢喜。当晚便叫人解了瓜,内里红透透的,着实甘甜。老奴有幸得了陛下的赏赐,也分到了一片。”

这般说辞李辞便知道昭和帝是欢喜的,心下也是高兴。此时正巧到了府门口,苏常侍回身道:“殿下请留步,老奴这便回宫向陛下复命了。”

李辞道:“苏常侍请慢走。”

入了夜,李辞洗漱回来,穿着寝衣一步步踱回了卧房,嘴角上挂着笑,推门看见赵容倾依靠在床柱上正专心翻阅着信件,她三两步就冲了上去,一个后翻把自己翻上了床,整个人趴在了被子上。忽然,有些轻飘飘地东西落到了脑袋上,伸手一摸,发现是信纸。

转头一看发现阿容正无奈地看着她,李辞有些脸红,小手刷刷刷地将信纸都捡好,叠得整整齐齐的塞回了赵容倾的手里,自己躺平了装睡。赵容倾轻笑了一声在卧房中极为响亮,李辞更加臊得慌了,扭动着身子挪到床里面去了。

好半晌,又没有动静了。

李辞偷偷睁开一只眼,看到了赵容倾娴静淡雅的侧脸,犹如散发着光芒般令人挪不开眼。她痴痴地看了一会,发现阿容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那些信笺上了,似乎都没有注意到她。忽的就有些不满了,她滚过去,双手支着下巴,两只脚摇啊摇的。

李辞问道:“唔,阿容,这是谁的信啊?”

她只是随便问一问的。

赵容倾将目光从信笺上移开,与她对视,瞧见她这小孩般的姿态,有些好笑,认真回道:“从江南府寄过来的,是一友人的信。”

友人?

李辞好奇了,她还是头一回从赵容倾口中听到阿容有亲近的友人。顿时便来了精神,盘腿坐起,接着问道:“我认识她吗?”

她在脑海中将她认识的可能与阿容有关的人全部过了一遍,没有找的对应的人,便认定这“友人”她应该是不认识的。李辞心中也有些小酸涩了,阿容竟然有我不认识的友人,也不告诉我。

“此人你或许认得?”赵容倾回道,她身子微微前倾,将李辞额前散落的一缕发别到耳根后,“江南府的苏家家主,苏三姑娘。”

耳朵处被触碰到的皮肤有些痒痒的,李辞缩了缩脑袋,便细细思索起来,“这名字确是有些耳熟,一时之间也想不起来,或许当真是在哪里听过。”随后她便想起来苏三乃是江南府首富苏家此任的家主,前段日子长史与她提过一会。

李辞不深想,拉着阿容的手问道:“阿容是怎么与她认识的,可否说与我听?”一个在北地,一个在江南府,离得天远,二人又是如何相识的?

“好。”赵容倾眸光温柔,“你想知道的,我都可以说与你听。”

原来赵容倾与苏三曾有这过这般渊源。苏三早年因女儿身的缘故并不受苏家看重,先后为她议了三次亲,不知是天意还是如何,前两次男方皆出了意外,亲事不了了之,只第三次成了,不过也是两年之后病亡,留下一女。后苏三为打开北地的生意渠道,亲自带着人前往北地,途中遭遇盗匪,幸得遇见当时带兵巡视的赵容武兄妹,才得以获救。后来二人因此结识,以“友人”相待。

这个往事,怎么听怎么都像是英雄救美,李辞觉得自己酸了,她下意识地直接把赵容武忽略掉了,并非是赵容倾一人救了苏三。

“你与她十分亲近吗?”李辞声音有些闷闷的。她心里到底是遗憾的,十岁之时赵容倾随着定北王前往北地,她们俩便分开了,虽说两人也有书信往来,却终究是隔着距离,她不能够陪着阿容,参与到阿容的生活中,连她认识了什么人都不知晓。

赵容倾察觉到她的情绪变化,摸摸她的小脸,道“那一次之后,我与她相见也不多,多是书信往来,比起你的还差得远。”

李辞忽觉得有些脸热,她不敢伸手去摸自己的脸,心情被这话奇迹般的安抚好了。她急吼吼地一滚,将自己翻滚到平日里她睡觉的位置,闭着眼拍了拍身边的位置,“阿容,我们安置吧。”

赵容倾也不去揭破她,只是有些忧愁这人如何能够完全开窍,这般不禁撩的样子何时才能够明白彼此的心意。她也只是在心下叹息罢了,只是二人平日已经如此亲近,来日方长也不急于一时。抬手将书信放置好,顺从着躺在了李辞身边。

李辞还未入睡,想着前段时间苏家来雍王府借势之事,明日便召长史,让他多与苏家些好处。

朝堂上,自从昭和帝明确释放出立储的信号之后,襄王党与周王党之间的斗争便更加激烈了。他们将之前藏在暗处的争斗几乎都摆在了明处,整个朝堂都有些乌烟瘴气的。而这一切,昭和帝也听之任之。朝臣们一开始担心因此触怒帝王,但小心翼翼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帝王并无动静,于是便愈发大胆。

李辞仍旧在吏部待着,此事尚且烧不到她的身上来,便冷眼旁观着。襄王为人颇为自大,急功近利,纵使底下有能人干臣为他筹谋,之前所做的一些差事也有疏漏和不足之处,这些全都被周王党的人翻了出来,作为弹劾襄王的理由。

某些错处不大不小,并不能将襄王如何。但周王党似乎是挑错小能手似的,将襄王做的事情一一翻了出来,其中竟有不少大的纰漏和妄为之处,惹得昭和帝生怒,襄王因此吃了不少挂落。但襄王党也不甘示弱,暗令一御史弹劾宜王收受贿赂之事。事情一查,果真如此,宜王甚至有暗中卖官之举,昭和帝盛怒,直接杖责三十,免掉他身上的所有职务,让他成为了一个光头王爷。

李辞回到雍王府,见赵容倾在核查账册,饮了一口茶狠狠道:“朝堂上如今竟叫他们搅成这个样子。”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