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引蛇出洞
翌日午后
“小姐,惊弦姑娘传话过来,说是今晚会上台,请您今晚去楚馆听曲。”彩玉进屋禀告小雅。
上台?这个时候惊弦不会因为这事来让自己去楚馆的,难道是有什么消息?
小雅点了点头,让彩玉出去回话,晚膳后过去。
到了楚馆,小雅直接进了惊弦的房间。
“小姐,这是袅袅从宫里传出来的。”桑榆将簪子递给小雅。
小雅看着有些眼熟的簪子,试着转动了一下,果然分成了两段,从簪中去取出了纸条。
“八皇子恐对肃王不利,或已下手,危险!”
果然,就是他了!不过,袅袅怎么会知道?
“你们告诉她了?”小雅沉声问房中的桑榆和惊弦。
惊弦看了小雅一眼,转头接着描眉,桑榆微微皱眉:“事发突然,我们本也想瞒着你通知袅袅,但还没来得及,她就已经将这话带出来了。”
当真如此的话,那估计是袅袅昨日撞见自己时察觉到了什么,联想到八皇子对她说过的话了。
小雅将纸条放在烛火上燃尽,看着跳动的烛火思索着。
现在能确定是八皇子下的手,按照之前自己的推测,他应该不是一定要胥盛琰死,那现在胥盛琰可以算暂时安全,但是一定要在他的人之前找到胥盛琰才行。那如今最重要的就是拖住八皇子,加快搜寻胥盛琰的进度。
可是如今八皇子刚刚端掉一个刑部,正在风头上,他手中还有一个吏部、一个礼部,暂时都动不了,三皇子也在忙着料理刑部之事,能有什么事,可以拖住八皇子呢?
惊弦描好眉抱着琴出了门,小雅瞥到了门口站着的彩玉和碧莲。
对啊,泰国公!最近能引人注目的事,应该就是泰国公了。
刑部之前毕竟是三皇子的,虽然尚书被换了,但还是能有些消息的,想必已经知道泰国公之事了。泰国公一向与三皇子无往来,想必他现在是不愿掺和的。
至于八皇子那边应该还没有收到什么消息,泰国公明面上没有确定支持哪位皇子,但一向主张立子以嫡,应该是更偏向八皇子一边的。如今还没有向三皇子和皇后开口求援,不知道是低估了皇上查办侵地一案的态度还是什么别的原因。皇后那边会不会为泰国公出面求情也未可知,他们应该清楚这件事的重要性。
如今之计,只能先把消息散出去,看看外面的态度再说了。
安排在宫里的人已经将消息透给皇后身边的嬷嬷了,就等着看看皇后这边是什么反应吧!
“八皇子知道此事吗?”皇后听完嬷嬷的禀告之后小声问到。
“回娘娘,皇上交代隐秘查办此事,八皇子现在应该还不知。”嬷嬷低头回话。
皇后左手抚着头考量着这件事。
泰国公在前朝老臣和亲贵之间颇具名气,一向是有话语权的,皇上也一向厚待泰国公。泰国公并未言明支持齐儿还是老三,但很多时候还是偏向齐儿这边的,至少和老三那边没有什么接触。若是此事能帮上忙,那应该能获得他的支持,这可是不容小觑的力量。
可是,封地一事又触了皇上的大忌,若是为了拉拢一个泰国公却失了圣恩,那这笔买卖就不划算了。
“皇上对此事是什么态度?”皇后问到。
“只打听到皇上让那个暂代刑部侍郎之位的阮长庚隐秘查办此事,但似乎是下了令不得对国公无礼,刑部也只是带走了几个小厮和打手,国公之子也还在府中。”嬷嬷将自己探听到的消息一一说与皇后。
隐秘查办?皇上这是想要大事化小?留泰国公颜面?皇后皱着眉,皇上此举到底何意?
“将此事告知八皇子。”皇后头风又有些犯了,皱着眉吩咐嬷嬷。
“是!娘娘头风又犯了,可要传太医?”嬷嬷关切的问道。
皇后挥了挥手:“不必了,本宫歇一会就好,那些太医看来看去也不过那样,没什么用。”
嬷嬷扶着皇后到房中躺下,退了出去,让人将消息传到了八皇子府。
“看来是老天都要帮本王了!”八皇子看完宫里传出来的纸条将条子捏进手里,笑着说道。
“殿下是得了什么好消息吗?”正在八皇子府的礼部尚书杨谨礼问到。
八皇子笑了笑:“看来这次我们不仅能断了老三的手脚,还能再得一股助力!”八皇子将纸条递给杨谨礼。
杨尚书看完之后微微皱眉:“殿下是想帮泰国公?”
“没错!泰国公的地位是众所周知的,父皇也得给他几分薄面,在那些前朝臣贵之间有一定的份量,若是能得到他明确的相助,那必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本王失了一个户部,正是需要补充壮大的时候。”八皇子负手说到。
杨尚书有些迟疑,但还是开了口:“可是殿下,这泰国公之子是因强占封地之事被追究,这可一直是皇上的逆鳞啊!会不会为此惹怒皇上,得不偿失?”
八皇子轻笑一声:“父皇想要改封地制度,可祖宗传下来的制度哪是那么容易说改就改的?这次若是想要杀鸡儆猴推行新政,完全可以明旨查办,才起得到震慑之威。可是现在,父皇也不过是让那个什么阮长庚隐秘查办,估计也不会真的追究泰国公,不过是走个过程罢了。”
杨尚书虽然觉得还是有些冒险,但八皇子既然这么说了,自己也不好再说什么:“殿下英明!那现在要出手相助吗?”
“此事不急,先去打听打听那个阮长庚都查了些什么出来再做打算!”八皇子悠悠说道。
“是!”杨尚书拱手回话:“那方才同殿下商议的今年秋祭大典的仪程是否需要更改?”
按照祖制,秋祭大典应当由皇上携太子一同在宫内圣殿祭拜,然后由太子在京城正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叩拜,以示四方丰收叩谢之意。往年都是由皇上带领众皇子一同在宫内祭拜,京城四方位的仪程简省了,但去年遭遇了雪灾,皇上的意思是今年大办,叩谢上苍怜悯,今年未造成太大饥荒,也祈求来年丰收。
既然要大办,那原本有的仪程就要一一照办,可本朝还没有订立太子,所以今日杨谨礼才到八皇子府询问八皇子的意思。
“按照仪制,是由太子进行后续祭典,本王不过是个王爷,怎担得起这么重要的祭典?”八皇子呵呵一笑:“杨尚书主管礼部,对我大楚的礼法仪制是最清楚的,该由何人替补,自然也是杨尚书最知道了,杨尚书就按照仪制将仪程上报给父皇定夺就成,何须来问本王这个外行呢?”
杨谨礼听完,微微一怔,反应过来:“是下官疏忽了,我大楚向来以嫡为尊,既然没有定立太子,那自然是须由嫡子代替行使太子祭典的了。多谢殿下提醒!”
八皇子哈哈笑着:“杨尚书客气了!”
之后没一会杨谨礼就出了八皇子府,而八皇子让打听刑部那边消息的人也开始了行动。
听着彩玉的回报,小雅微微一笑,将茶盏放回桌上。果然是个没脑子的,只要你肯动,那一切就好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