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赶鸭子上架
阁楼之中,像是换了个人的李长安,站在宽大的铜镜前;身边,十几名侍女不停忙碌。
脱掉青衣儒衫,换上白色直裾宽袍。摘掉头上方巾,戴上学士小冠,插上白玉簪,白玉压衣角,两鬓小流苏,手握白羽扇。
一刻钟的时间后,青涩书生不见。此时的他面有威严,风流倜傥,微微勾起的嘴角,像是在向这个世界宣告,“我来了。”
“屁~!”
其实此时的李长安,内心着实慌的一批。
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的“化妆术,”确实是厉害。不仅能让人看上去成熟很多,还通过穿衣打扮,让他尽显威严。
可李长安知道,他这是要去干嘛。
肚里没货,打扮的再威严也没屁用,一说话非得露馅不可。
只是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他还有转圜的余地吗?
一直绷着,也不是没有好处,至少郭仲安就被他给唬住了。这老郭,难怪他那么心急,原来是收了钱的。
足足五万文武币,那可是五十枚下品五行石。尼玛,他还真敢收,也不怕吞不下去,被噎死。
未免再发生意外,以为这才是李长安真正面目的老郭,可以说是大出血,直接把底都给漏了。
当即承诺,事成之后,给他分三成。
只是当初的李长安明显有些心不在焉,只是“嗯”了一声。老郭以为给少了,见他不满意,咬牙又加了一成,最后又增加到五成,这才听李长安说:“你自己看着办。”
所以说,适当的严肃一下,还是有好处的。唯一的麻烦是,去了湖心岛之后,他究竟该怎么办?
出了阁楼,几十人乘坐一条画舫大船,由武士划桨,飞速前行。
李长安就站在船头,身后跟着老郭和小郭(郭东来),再往后是陈淮安和几个不认识的文人武士,再之后是一群顶盔掼甲的护卫。
这牌面,别说会场外围的下三品和他们的后辈,就连核心区域的中三品,也全都站起身来拱手行礼迎接。
会场中心,是一座木质高台,上有矮桌草席,四边站有四名上院先生,两侧还垂有对联。
上联是:“脱俗归真,需向吾门求觉路。”下联是:“超凡入圣,更宜此地问玄津。”
“玩这么大?”
正在绷着脸向前走,不停向周围微微额首的李长安,在看到这幅对联后,差点没瞬间破功。
没办法,这老郭玩太大了。人多也就算了,你还弄出这么个对联来,你这是想整死我?
这幅对联是什么意思?大概意思就是:“想超脱?想进入先天?找不到门路是吧?不得要领是吧?来,今天统统给你解答...........”
“我尼玛!”
李长安想骂人,他自己什么水平,自己会不知道?知道啥是先天不?
先天,是七品和六品的分水岭,封地和封城的分界线,下三品和中三品的天堑。这境界,是那么好跨过的?
七品武士会轻功,力气大,有真气,但也只是属于常规武林高手范畴。
可一旦突破七品,就可凝气成罡,真气离体。练剑的叫“剑气,”玩刀的叫“刀气,”练拳的...........
“老郭,你是真不嫌事大啊!”
李长安觉得,就他现在的文宗知识,别说教出中三品,就是九品都难。
可很明显,不仅郭仲安不这么看,就连会场中这五六百人,也都是望眼欲穿。
他们中有很多,是不远千里,从封地内紧急赶过来的。
花了这么多钱,走了那么远的路,就为听听上三品神符师的高论,妄图从中一窥天机,突破现有境界。
为此,他们就算从早上开始,枯坐到中午都没人有怨言。
现在李长安要是敢告诉他们,自己是个啥都不会的小白?
信不信,不说别人,就是带着手下,以护卫的名义来“蹭课”的郭东来,都会直接翻脸。
他们这么干,纯属是赶鸭子上架。登了台的李长安,内心慌的一批,根本就不知道该讲啥。
他刚在老郭的示意下跪坐,场中几百人再次拱手行礼,齐声道:“恭迎大宗师开讲!”
“讲?讲个屁,你们让老子讲啥?”
按照早已讲好的规矩,李长安一边拱手行礼,一边努力思索该讲什么。
“有了~!”
李长安忽然想到,既然他如今的身份是文道大宗师,那有一篇辞赋,绝对适合今天的环境。
台下这些人,之所以会不惜重金来听课,应该都是同时代的失败者。
他们很多人需要的,其实并不是什么神功秘籍,而是信心。
要说助人舒缓情绪,恢复信心,那又有哪一篇文章辞赋,能比得上《寒窑赋》?
更重要的是,这篇辞赋,目前最符合他的身份。于是李长安站起身来,看了看两边的对联苦笑一声道: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扇翼;飞不过鸦。
马有千里之乘,无骑不能自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