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奇书《天机法典》
战略方向定了,暂时先想到这些,就看怎么实施了。可即便就这几条,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做到的,还得细细筹谋一番。先做哪个?后做哪个?需要哪些资源?需要哪些人?
一条一条解决吧,就像是列好了方程式,接下来开始解题了。
……
技法这个方面,其实,最基本的那些,萧阑在白山初级小队的时候,裴婴教官已经教过了。
但是,如果要想有大作为,就得到顶级高手传授。
那最理想当然是萧家正老爷子。
虽说自己亲爷爷二老爷子首先打破真气运转极限,并在此基础上开创了不少新的高阶技法,但能把全天下各种流派的技法囊括于一己之手,做到集全天下大成的人,却只有世间公认的,被称为“全能教授”的萧正。
一想到这萧阑觉得看到了希望。他立即跑去央求父亲,请父亲帮自己向族长老爷子求个情,教他正宗技法。
可是,父亲一盆冷水把萧阑心里浇得透透的。
“什么?必须先通过文授课考试才能修炼高阶武学?”萧阑内心是极其崩溃的。
“萧家族规,萧家子弟,学做人在先,修武学在后,先德后技,先文后武。在读完圣贤书,上完'文授课'之前,不得传授高阶武学。”萧廷律一字一句、一板一眼地说道。
每一个字都像针一样扎进萧阑心里。
萧阑用求助的眼神看了看柳夫人,柳夫人报以“无能为力”的表情,还开心地笑了笑,“儿子,母亲希望你这一生读读书就好,习武修生养性就罢了,不用深研。习武太过凶险,母亲希望你一生平安就好,至于有多少武学修为,母亲不在乎。”
可能天下的母亲都差不太多,但是柳夫人爱子更甚一些。
可是,让一个工科生去读古文,背诗词,这真是有点残忍。萧阑一想到要整天整天地跟一帮幼稚的孩子端坐一起,跟着教书先生一字一句背诵诗词,鉴赏古文,就有种要去坐穿牢底的感觉。
“萧氏子弟,传授高阶武学之前,需先征得学堂老师的同意,如果老师认为你基本的学识和做人的道理尚且不明,便不会准允你习武。”萧阑差点气吐血,刚想辩驳,萧廷律继续说,“既然你母亲总说你聪颖异常,机敏过人,那也无需等到秋后再入学了,我明日恰好要去趟柳府,顺便拜访柳大人,过几日,你随柳氏子弟一道,去柳氏私塾跟随袁先生读书吧。”
柳大人是指柳夫人的叔父柳冠,柳氏家主,曾官至衢州刺史,现已告老还乡。萧阑领教过柳老爷子的气场,如果学业不精,怕是扛不过柳老爷子的羞辱。
萧阑无奈地叹了口气,灰溜溜走了。
按理说,这个规矩萧阑是认同的,这不就是自己曾经世界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嘛,比起培养一帮纸上谈兵的书呆子,或者一帮有勇无谋的匹夫,当然是文武双全更符合时代的需求。
可是这样一来,就完全打破了自己做好的逆袭计划了。
其实吧,单说是读书背诵,萧阑自认为以他的记忆力,这些都不在话下,要通过考试也不是难事。因为萧阑4岁起,就已经由柳夫人亲授,基本上这几年把字都认全了,基本的文章诗词也都学过了,真搞不明白为什么还要去柳家学堂再学一遍。
其实,这些都是其次,他最受不了的是要跟一帮小孩子混在一起,尤其是跟他们一起讨论一些宏大又不着边际的论题。
这不是逼自己扮猪吃老虎么。
……
可是,等萧阑真的去柳家上了文授课,他才明白,到底谁是“猪”,谁是“老虎”。
开学第一课就让萧阑惊掉下巴。
这哪是什么文授课,这明明就是门“怪物觉醒”课,或者说,是门自取其辱课。
这个时代的人,真的是人类吗?
萧阑第一次开始怀疑这个世界是不是只是个梦境。
所谓文授课,分为文法、宗法。
上午的文法课程与萧阑想象差不多,先是问各自在自己学堂学了哪些,到什么程度。原来并不只是萧阑在家提前学了,基本上各家孩子都已经早早学过了,更尴尬的是,萧阑的进度是最慢的,他成了班上的“末等生”……
真是好丢脸。
这批孩子里面,有两个出类拔萃的,让萧阑如此傲气之人,都心生佩服。
一个是个小姐姐,叫冷姗姗,平阳冷氏家族族长冷谦的小孙女;另一个是个萧家小弟,萧央,也就是萧阑时常挂在嘴边的“天才弟弟”。萧央年龄比萧阑还小数月,是整个萧氏家族男孩里面唯一一个比萧阑年纪还小的同辈。
冷姗姗虽然是个女孩子,但是在文武双全的冷氏家族中,也算是极有武学天赋的一个。萧央是萧廷远的幼子,萧渊最小的孙子。论年龄,萧央在同辈里面排行老幺,但是轮能力,他是萧氏宁州一脉公认的天才少年。
真正让萧阑崩溃的是下午的宗法课程。
所谓宗法课程,其实是武学三大领域的理论课,也就是技法、真气、灵力这三个领域。
只是萧阑觉得特别神奇的是,宗法课程主要是学习一种文字,这些文字来自一本神奇的、超越当代人理解的古书,被这个时代的人称为“天机法典”。
这本书并不是孤本,几乎全天下习武之人人手一本,不过都是誊抄复制本。全书不过千余文字,却字字精要。
传说这本书上的文字,来自一颗巨大的陨石,有数丈之高,上古世纪就坠落在北部极寒之地,被发现的时候,陨石通体火红,高温鼎沸状态,即便地处冰雪之地,仍不冷却。经历数千年时间,才逐渐降温,世人才敢走进观察。
据传,第一个发现降温后的陨石上藏有文字之人,是古老的北方极地民族巴伦氏族人。但真正解开这些文字之谜的,是上古贵族轩辕氏的一位祭司,翻译成现代词汇的话,就是“皇家首席科学家”,被称为对这个世界“无所不知”的人,他的名字很闪耀,叫轩辕光烈。
他的人生,比他的名字更加闪耀,他是武学文化的开山鼻祖,是第一个用血肉之躯开发出“真气”机制的开创者,是破解人类身体能量之谜的先驱人,是《天机法典》的原作者,是这个世界神一样的存在。
——
我认为世间不存在任何“巧合”。即便是抛硬币,也都是精确计算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