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学会休闲:会“玩”的身心更健康(2) - 心态好身体就好 - 周传林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心态好身体就好 >

第26章学会休闲:会“玩”的身心更健康(2)

《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中记载:“声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阴阳。”说的是梦境产生的病理及原因,而五声中“笑”和“唱”是同样重要的,都能够产生梦境。对于健康,“笑”和“唱”的效用也一样,唱歌可以让人保持愉悦的心情,在歌声中,人们体会到的是超脱自然和生活的乐趣,能够淡忘世上的繁杂琐事。所以不要觉得自己歌唱得不好就不唱,一定要大声地将内心的感情通过歌声表达出来,这不仅能够让你将内心的不愉快发泄出来,还能发挥歌声舒心养肺的功效。

心灵维他命:女性经期别高歌

研究表明,不少女性确实有经期时嗓音不及平时悦耳等感觉。这种现象主要是经期内分泌与平时有所不同而引起的。女性在经期声带肌的毛细血管会产生充血现象,同时毛细血管的管壁也会变得较为脆弱。在这期间大声歌唱,就很可能由于声带紧张并高速振动而造成声带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并可由此引起声音嘶哑,甚至失音。如果这样的情况反复发生,就有可能造成声带劳损,使声带逐渐变粗、变厚,嗓音也就可能会变低变粗,甚至沙哑。

可见,女性经期时高歌是不适宜的,甚至在月经来潮的前两天就应注意不要高声歌唱或吊嗓子。

跳舞,让生活舞动起来

人类跳舞的历史,和直立行走一样悠久,在远古的史前时代,先祖们就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愉悦,释放感情。

跳舞是一种愉快而有节奏的活动。跳舞之时,通过肢体运动及呼吸的协调,令舞者感到身心轻快。无论男女老少,在工作、学习之余,若能适当跳跳舞,既可舒筋活络、调和气血,又可怡神畅志,达到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跳舞的养生意义在于:

1.感受欢愉

跳舞可以抒发欢娱之情,满足心理需要。每当优美和谐的乐曲伴随你翩翩起舞时,思维和心绪已完全沉浸在音乐和舞步中,正如晋代医家葛洪所说:“知音悦耳,冶姿娱心”。尤其是中老年人,适当跳些交谊舞,不仅能增加生活上的情趣,而且还能给予心理上的宽慰。

2.增进交往

跳舞可以扩大社交范围,增进人际交往和感情沟通。通过跳舞,不仅可以结交同性朋友,还可以结交异性朋友。人具有社会属性,因此具有社会交往和人际沟通的需要。跳舞是满足人们这一需要的一种有效途径。跳舞常常被称为“交谊舞”或“交际舞”,其含义即在于此。

3.运动身体

从跳舞的形式来看,运动是其主要特征之一。进入舞池,跟着音乐的节拍,或快或慢,或进或退,或侧身或旋转,高水平的还能跳出许多花样来,如“伦巴”“华尔兹”“探戈”“恰恰舞”等,这些均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体力、技能情况而加以选择。《吕氏春秋·古乐篇》云:“筋骨缩瑟不达,故作舞以宣导之。”跳舞能使人体肢节屈伸,躯体运动,气血流畅,阴阳调和,是一种很好的健身活动。

跳舞是一种音乐与运动协调结合的健身活动,可谓是男女老少皆宜。舞蹈的种类很多,个人可根据自己的年龄、爱好加以选择,试验表明,跳舞对机体的改善有积极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跳舞一定要“适度”,“适度”包括活动的强度、密度和时间。一般来说,开始时,活动的范围不宜过大,动作宜轻巧柔和,由弱到强,由缓到急,逐步适应,做到量力而行。另外,在跳舞之前,应做些必要的准备活动。如事先喝杯白开水,以维持水在体内代谢的平衡,做做肢体的屈伸练习,以防运动性损伤。这对中老年人和体弱者尤为重要。

忽视做准备活动而急于参加跳舞活动,则很容易在活动中发生关节、韧带受伤等意外事故。跳舞时,如果出现头昏、气短、局部肢体疼痛逐渐加重等不舒适的感觉时,要暂停活动,待恢复正常时,再继续跳。

酒后,特别是醉酒的人不要参加舞会。因酒精对中枢神经的强烈刺激,可导致步态不稳,容易跌倒。再者,酒醉后缺乏自制能力,常会给舞会带来不快。

心灵维他命:观赏舞蹈也能减压

观赏优美的舞蹈,也能开拓心志,陶冶性情,可以给人以美好的心理感受。我国新疆、内蒙古、西藏地区的少数民族,生活在地域广阔的大草原上,他们性格奔放热情,粗犷豪放,其舞蹈节奏鲜明,音乐旋律多热烈轻快,舞蹈动作刚劲洒脱,观赏时能令人心旷神怡,精神振奋,其乐无穷。西南地区苗、壮族等少数民族舞蹈动作又多轻柔,幅度较小,音乐旋律婉转悠扬,观赏这样的舞蹈,可娱心乐志,畅行血气,浮想联翩。著名芭蕾舞剧《天鹅湖》,其音乐优美动人,在舞台灯光、音乐旋律以及舞蹈者起伏变化的情绪之中,观赏的人们无不沉浸在艺术享受之中。交谊舞、集体舞都可称为健康而文明的体育活动,跳舞同时,扩大社交范围,促进了解和交流,既陶冶情操,又净化灵魂,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减轻了压力。

走近大自然,寄情山水中

人们在为了钱而乐此不彼地忙碌着,似乎获取金钱是人生中最大的快乐。然而也有一部分人却在向往着大自然,向往着山清水秀的地方,因为只有那里才是释放心灵、获得真正快乐的一方净土。

池鱼回归大海,倦鸟回归树林,人在疲倦的时候,也要回归大自然。因为只有在自然界,人们才能找回自己,感受生命的伟大和欢乐。能够和自己相处的人,怎么过都是快乐的;能够和别人相处的人,总能给他人带来快乐;而能够和大自然相处的人,会获得永久的快乐。

超然于名利之外,官大官小不系于心,钱多钱少无所谓,有名无名不在乎,寄情山水,笑傲林泉。一个人摆脱了外界的奴役,回到自然万物,便使得心灵获得了恬静和快乐。

宋神宗熙宁七年秋天,苏东坡由杭州通判调任密州知州,而密州属古鲁地,交通、居处、环境都没法儿和杭州相比。

苏东坡刚到密州的时候,连年收成不好,到处都是盗贼,吃的东西十分欠缺。苏东坡及其家人还时常以枸杞、菊花等野菜作口粮,人们都认为苏东坡过得肯定不快活。

谁知苏东坡在这里过了一年之后,变得神清气爽,这奥妙在哪里呢?苏东坡说,他很喜欢那里醇厚的风俗,而那里的官员百姓也都乐于接受管理。于是,他在闲暇无事时整理花园,清扫庭院,修整破漏房屋;在园子的北面,有一个旧亭台,稍加修补后,时常登高望远,放任自己的思绪,作无穷遐想,往西望是穆陵关,若隐若现像城郭一样,师尚父,齐桓公这些古人好像都还存在;往南面眺望,是马耳山和常山,这里是秦时的隐士卢敖得道成仙的地方;向北可以俯瞰淮水河,想想淮阴侯韩信过去在这里的辉煌业绩。他说那个亭台既高又安静,夏天凉爽,冬天暖和,一年四季,早早晚晚,可随时登临那个地方,自己摘园子里的蔬菜瓜果,捕池塘里的鱼儿,酿高粱酒,煮糙米饭吃,真是乐在其中。

大自然到处是生机勃勃的,走进大自然,就像走进了一个梦幻多变的世界。让人觉得轻松、愉快,让人想大声呼喊,又想高歌一曲。远远望去,大地像一块绿色的地毯,绿茵茵的。小草争先恐后地钻出来,生长着,拥挤着,给大自然增添了一份美丽。看周围,金黄色的迎春花,含笑怒放;特别是那河边的柳树,随风飘动,婀娜多姿,宛如亭亭玉立的小姑娘。抬头看,蓝蓝的天上飘着朵朵白云,那小鸟停留在电线上,真像五线谱。这一切,难道不比画中的还美吗?

放下工作的压力,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进行彻底的放松,是每个人的梦想。正因为如此,融入自然、呼吸健康的户外运动已经成为都市白领们的时尚,户外运动所倡导的挑战极限,走入自然的理念,也逐渐成了一种时尚。

走进大自然就等于走进了健康世界,到大自然中去欣赏飞瀑流泉、芳草异卉,使人心爽神怡,豁达开朗。良性的心理影响生理,机体各种生命节律与自然相和谐,无形中提高了生命的活力。同时,将身心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可以沐浴阳光和新鲜空气,获得免费的健康充电。

心灵维他命:打开自己的心锁

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的心灵疲惫不堪,有太多的人为了名利而终日拼命奔波。我们孜孜不倦,但身心已经日浙瞧悴。也许你会抱怨自己被世俗所羁,生活得唯唯诺诺;也许你会因为工作的责任,不断地给自己增加负担,到头来身心俱疲;也许无限的欲望、无尽的追求会让你深陷劳碌不得清闲。繁忙的工作、琐碎的生活让很多人忘记了自己到底在追求什么。

在一个充满名利的生活空间中你是否有所厌倦?不要再把自己的心锁在其中了,让大自然这把钥匙打开你的心头之锁。到山间听一听风入松林的声音,闻一闻花草树木的气息,看一看满目苍翠的美丽;走到海边,有波涛汹涌的壮阔,有沙鸥飞天的美景,有软软的沙滩,有自由的海风。不要再为生活中的小事烦恼了,不要再为生活中的不如意困苦了,让自己的心从牢笼中走出来,让自己寄情于山水,把心灵放逐在大自然中。别再忧郁了!抛开烦忧、抛开枷锁,义无反顾地带着自己的梦上路吧。

外出旅行,让负面情绪消失于美景之中

外出旅行是现代人度假、放松时的首选方式,现代人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方式放松心灵、缓解压力,既有其历史的渊源,也有现代的因素。在古代,旅行一直都是文人墨客、儒雅书生、皇族大臣闲暇时的首选,而现代社会科技的发达和交通的便利给更多的人提供了旅行的方便条件,现代人旅行主要是因为通过旅行可以调节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在旅行中,心灵会得到放松,身体会得到锻炼,从而让自己拥有健康的心态和健壮的身体。

健康的身体源于良好的心态,古语曰:“天学修心,人学修身,身安心乐,乃见天人。”“修身”和“修心”二者统称为“修身养心”。中医研究发现,“修身养心”和“观察物体、欣赏景色”能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修身养心”是人的主观意识作用于客观感受,引发的人心情志;“观察物体、欣赏景色”是客观物体作用于人的主观意识,从而影响人体运行的规律。旅行有很多种,不同的旅行方式对身心起到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中医理论根据阴阳五行原则将不同的旅行方式带给人的益处分为以下几种:

1.动游

动游的项目很多,如登山涉水、长途旅行、漂洋过海、探险览胜等等。这适合喜欢冒险、运动的青壮年人和体力较好者。

2.静游

静游适合于中、老年人和体质较弱者,在闲庭信步中领略自然美景,调节身心,如欣赏园林风光和小桥流水、泛舟湖泊、品茗赏月等。

3.险游

比如游览巴东的奉都鬼城,登临黄山的奇峰险景等。险游具有镇心降火之作用,能调节过度兴奋的情绪,适用于心火过旺者。

4.思游

这是指游览能引起人们思考的地方,如观看赤壁遗址,往往能激起人们思古之幽情;游览洞庭君山则有怀念忆昔。思游能让人体会深层次的情感,具有镇静作用,适用于患有恐慌症的人。

5.悲游

游览汩罗江、秦淮河,使人因凭吊屈原而生悲伤之情;因感叹六朝古都而生历史变迁之悲。秋冬万物萧条,观之大地有悲秋之感。游览这些悲伤的地方能够平息人的怒气,有制怒平肝作用。适合脾气暴躁的人。

6.怒游

怒游是指游览那些历史古迹.激起人们的愤怒情绪,这种旅游适合于思虑过度、情绪郁结之人,比如游览杭州的岳武墓、河北的卢沟桥、北京的圆明园旧址等。

古人说“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去到那些海河湖泊前,远眺水面。再怎么烦躁、杂乱的心,也都会随着温柔的水变得平静下去。有人说,大海是最能够打开人心扉的一种自然魔力。无论发生了什么样的不幸或者伤痛,面对一望无际的海洋,还有什么痛苦不能忘记呢?

中国有着太多的旅游胜地、名山大川。纵情山水,浑然忘我。在平日里喧嚣的城市、拥挤的街头,太多的精神压力捆绑住我们的心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家庭、工作、事业还有带给我们荣誉或者地位的社会责任都无时无刻不在压迫我们的神经,威胁我们的健康。心理的过度疲劳会直接带来身体的种种不适,所以,当自己感觉疲惫不堪、心情沮丧的时候,就想想自己心里梦想的那个目的地,然后大步向前地出发吧!

抛开烦忧,抛开枷锁,带着自己的梦,无牵无挂地上路。在旅行中,每一天都有新的世界向你敞开,美妙绝伦变幻多彩的沿路风光、神秘震撼的宗教文化、伟大浑厚的古老建筑、富有情调的异乡风情……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